台湾前卫文件展
台湾前卫文件展
台湾前卫文件展始于2002年,目前已举办两届。第一届展览名为C02,没有预先设定的主题,而是通过发起人的推荐和公开征集,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替代空间、年轻艺术创作者(大专院校在校或毕业生)以及新兴艺术团体的作品。
展览特点
每一届台湾前卫文件展都采用了独特的操作策略,包括推行委员会的平等对话和决策机制,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具备台湾经验的艺术行政策划和执行人才。由于展览规模庞大,且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专业挑战,它成为了培训和锻炼相关人员的理想平台。展览的精神在于探讨“变异”,而非追求“永续”。
Co6展览
第六届台湾前卫文件展(Co6)在推行委员会的指导下,以速度作为主题,选择在台中举行。展览涉及跨领域策划团队的公开选拔、海外策展人对公开征集作品的选择和策划等多个方面。这些集体讨论的结果展现了台湾前卫文件展的基本精神和特征,即高度的自我反省和不断寻求变革的性格。这种特质不仅构成了展览的基础和哲学,还推动了每一届展览的转型和在体制内外的活力。
策划理念
Co6展览遵循了推行委员会的决议,考虑到本届展览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以及涉及到的地域价值转变、族群迁移、品牌认知差异等问题,展览采用了“强”、“弱”并行的策划模式。对于策划执行团队来说,如何将公开征集的跨领域策划方案和作品等异质元素以适当的方式结合起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命题。这种外部或物理的结合并非真正的内部质变,但它允许主要元素的并置而不必牺牲某些细微的生态化学反应。例如,“海马体”展览在20号仓库中采用了一种总体艺术的剧场形式,展现了形式跨界的浪漫气质。其他展览如“蜜糖蓝激队”和“东海建筑团队”本身就体现了跨领域的多样性。相比之下,“南方制药”则更注重媒体跨界的概念。
论坛活动
与展览配套的“创艺跨域”论坛系列,通过“电影”、“建筑”、“声音”、“诊问”等议题,促进了不同领域人士之间的交流和评论。尽管展览空间的并置并未引发生态的化学反应,但我们试图将不同学科和地区背景的异质团队引入视觉艺术圈子,从而增加了生态刺激。特别是东海建筑团队的“都市揭面”和主题制作“动?物”的参与,使观众有机会了解建筑师的感知思维,并促使他们在内部重新审视“什么是建筑?”、“什么是都市?”、“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展览?”等基本问题。他们通过展览而非建筑设计的方式来扰乱自身的生态系统,并通过不同的生产行为构建新的建筑硕士毕业评审标准。评估跨领域的影响时,我们通常依赖展览现场的视觉结果,但实际上,跨领域是否成功,现场的视觉结果可能只是生态变化的表面指标,而过程中的新奇刺激、惯性挑战、最终质疑和寻找替代出口可能是更重要的衡量标准。
空间策略
Co6展览有意将美术馆作为主秀场所,使其成为新一代实验艺术的试金石。美术馆也在努力转向跨领域、挑战传统的展览美学。因此,Co6展览在国家美术馆、地方文化机构、替代性空间以及商业画廊的会外展机制中设置了适当的策展议题,涵盖了声音、电影、建筑、行为、新媒体等多种跨领域策划,以及批判、质疑、陈述、经验、倾诉、疗愈、娱乐等多种创作态度。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决定是将“回光?告解/室”展览置于具有黑箱剧场风格、充满时间感的20号仓库。然而,最具争议的变化是“公开征件展”和“炼丹:乱雨?出神?杂音”这两个展览。最初的设想是将“南方制药厂”置于美术馆,以体现草根进入体制的形象挑战,而将征件作品放置在未确定的台中旧酒厂。然而,协调的结果是前者保持了边缘地位,选择了未确定的空间,但却采用了白盒子空间的理念。后者则是策展人的白盒子偏好选择了白盒子,这种理所当然的做法缺乏挑战性。不幸的是,台中声音艺术家陈史蒂(Noise Steve)精心打造的另类跨年派对《...推(((((( 派对》(PUSH Party)未能在美术馆的体制灵活性下在前门广场举行,不得不离开声音艺术的主要展示框架,转移到台中旧酒厂,使得渴望年轻的美术馆无法接触到体制边缘的地方氛围。
基本命题
Co6的基本命题是为了回应Co4指定策划所形成的生态保守倾向,强调通过公开征集案例、跨领域两人以上合作的方式,让一些具有实验性质的策划新人出现。这是一个冒险的尝试,因为策展案需要集体作战,缺乏经验的领导者是最大风险。然而,前卫文件展一贯乐观,认为没有哪位将领是天生就有经验的。在整个战役中,最有纪律的是“都市揭面”,最有趣的是“复音马赛克”,最受关注的是“动?物”,而最新人和缺乏经验的策展人“回光?告解/室”据说做出了最精彩的展览。相比之下,华安瑞是本届前卫文件展策划结构中最受推行委员会委托的经验丰富的策展人。他的展览位于美术馆封闭区域之外的开放街区,完成了四平八稳的展览,在评论文章中对艺术界不够尖锐。
评论
本次展览的作品大多以科技媒介为创作工具,但不以高科技为导向。展览以痉挛为主题,坚持拒绝煽情和媚俗。换句话说,一切都回到了起点,从所谓的“前卫”开始,努力回归。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展览特点
Co6展览
策划理念
论坛活动
空间策略
基本命题
评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