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明山
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县下辖村
据1983年12月编印的《抚宁县地名志》记载,后明山为碣石山深山区的一个片村,由昌黎县两山乡长峪山村北去的山沟散落的几个小山村组成。后明山一带有一个绝妙而有神秘色彩的去处,这就是位于后明山村东南300米的大同山。此外,在后明山村西的山上还有一个面积约有8平方米的“天台”,山项的石壁上刻凿有“天台”两字,落款有“天启元年”字样。
正文
后明山,位于昌黎县城北10.8公里处,在碣石山主峰仙台顶的北偏东6.3公里处,是紧邻昌黎县境的抚宁区的一个山村(在抚宁县城西南偏东10.5公里处)。其中与长峪山村紧连的西夹子由清代乾隆由其东北数公里处的山外宋庄迁来的周姓人家建立,因位于山间的两条河道中间,又在沟中偏西,得称“西夹子”,后写成“西甲子”;1981年地名普查时,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子村有110口人,土地50亩。在西甲子西南1.3公里处,亦有一个紧贴长峪山村的小山村,叫“黑沟”(以山村所在山沟较深,一天之中很少见到阳光得名),为明朝时由宋庄迁来的刘姓人家和卢龙县杨家台迁来的杨姓人家建立;1981年地名普查时,黑沟村有150口人,土地150亩。在西甲子村北不远处分布有老牛口、白石佛、后北山等几个小山村,分别由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由宋庄迁徙来的周、宋等姓人家先后建立,以地形、地物特点得村名;1981年地名普查时,这几个村有880口人,土地579亩。1941年,老牛口、白石佛、后北山等村与西甲子、黑沟合并成一个行政村,当以“后北山”之名所改,以位于昌黎县境的正明山之后,统称“后明山”。后明山一带盛产板栗,在上世纪80年代之初的产量就已达到10万公斤;当然,杏、桃、梨等水果也是那里的特产了。抗日战争中、后期,后明山一带是东八路军经常驻扎的地方,八路军的滦东军分区领导机关和后方医院、电台、报社等都曾驻扎和活动在黑沟等村。后明山东南有村名“黄宝峪”,亦与长峪山村毗连,其处有黄宝峪水库。
后明山一带有一个绝妙而有神秘色彩的去处,这就是位于后明山村东南300米的大同山。海拔241米的大同市山顶有一座神密的古城——西老城。西老城为一座建于山巅的辽金石城遗址,其地以石筑墙,城墙为南北走向,长有50米,两端尽处为悬崖;墙体厚有2米,高达三四米,中部开有一个拱券顶门。城墙西部为城内,约有一个足球场大小,中间有3间房基(以往曾建有石屋),留有几处大小不一的石臼、石碾盘等;其东南凿一井,井口长3米,宽1米,深1米,水常满盈,井后石上镌“太平年造天井”字样。东老城与西老城之间为抚宁区至昌黎的道路,在西老城可以望到渤海海面。对于大同山,旧时的《抚宁县志》和《昌黎县志》均有记载。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版《昌黎县志》记:“大同山在县北十八里,张各庄西。上有石城,东南隅有石井,径数尺,深二三尺,虽冬不冻,石上镌‘太平年造天井’六字,大如掌。‘太平’,耶律隆绪年号也。”其城址当为辽时修建的山寨。
民国版《昌黎县志》之所以记载大同山,是因其山之东南的黄宝峪在解放以前属于昌黎县管辖,原属昌黎县第七区(记为“黄白峪”;那时,大同山是昌黎与抚宁区两县之间的界山。
后明山,是到碣石山区进行山村游的一个好去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正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