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骐(1940年2月-),江苏苏州人,中国光学仪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于1963年毕业于
哈尔滨工业大学,196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硕士学位,之后一直在该所工作。他长期从事大型光学
精密仪器设计、空间对地图像信息获取技术研究及总体误差理论分析。他研究和开发了中国重大和重点工程需求的多种型号的大型、高
集成度和高精密度的光学和光电仪器,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提高了中国有关领域的技术水平。他曾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长、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机械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务。他还担任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北京奥运圣火
长春市的首棒火炬手、
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首任馆长等职务。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王家骐长期从事大型光学
精密仪器设计、空间对地图像信息获取技术研究及总体误差理论分析。研究和开发了我国重大和重点工程需求的多种型号的大型、高
集成度和高精密度的光学和光电仪器,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提高了我国有关领域的技术水平。
神舟飞船冲天,震撼世界。作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空间分系统设计师的王家骐,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等重大工程任务,取得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光电事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要成为一名光荣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为祖国争光!”这是青少年时代王家骐的梦想。为此,他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提起王家骐,同事们都说:“王老师工作起来,有一股子钻劲,有一种忘我的拼搏精神。”就是凭着这股钻劲、韧劲和拼搏精神,他带领课题组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一项又一项科研重任。
30年来,王家骐致力于探索光学信息获取技术的研究,结合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光学
精密仪器的研制工作,对两类典型的有效载荷总体设计理论与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制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型号光电测控仪器和航天有效载荷,填补了国内空白。
上世纪60年代末,他主持研制某型号光电测控仪,仅用两年时间就研制成两台样机,并通过了鉴定,1978年获国家科技成果
三等奖。1976年,又主持光电测控仪二型研制,使其性能进一步提高并通过鉴定,1981年获中科院科技成果
二等奖。1980年,主持光电测控仪正样研制,解决了一系列技术关键,经得起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1987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
一等奖。1985年,他主持研制星敏感器和星光仿真器。经过3年的研究探索,完成研制任务,装备了有关实验室,1991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至今,他带领科研群体建立的
长春光华微电子设备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航天有效载荷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基地,目前承担了多项预研工作,在国内享有盛名。
如今,王家骐正带领他的课题组,继续致力于“
神舟七号飞船”、
神舟八号飞船应用系统性能更加卓越的航天有效载荷研制。王家骐的任务更重了,责任也更大了。
王家骐曾获得国家、省部级
科技成果奖12项以及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
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等多项荣誉。
个人成就
科研成就
长期从事大型光学
精密仪器设计、空间对地图像信息获取技术研究及总体误差理论分析,研发了中国重大和重点工程需求的多种型号的大型、高
集成度和高精密度的光学和光电仪器,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提高了中国有关领域的技术水平,取得了多项国内领先、填补国家空白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所获荣誉
曾获国防科委科技成果
三等奖、中科院科技成果
一等奖、国家发明
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
特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突出贡献奖等。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
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振兴
吉林省立功活动特等奖、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第二届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个人荣誉
王家骐是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66年,在
长春光华微电子设备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研究生毕 业留所;曾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所长、所总工程师等职;现任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国家发明
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等各种奖励。
社会任职
王家骐先后当选第八、九、十、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政府科学技术与工程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长、吉林省光学学会理事长、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长春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员。现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系统的主任设计师。
人物评价
王家骐是有名的“加班模范”。“我们没有星期六和星期天,
元旦、
春节、十一从不休息,没有这个概念。有时,实在太累了,我便和同事们比赛拿大顶、抡单杠。”伴随着“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
载人飞船的上天,王家骐的名字享誉了航天界。今年65岁的他,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 会主任、研究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系统的主任设计师。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地工作在我国航天科技领域前沿,为提高我国航天有效载荷研制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事业上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他谦逊地说:“这些成果凝结着我们
长春光华微电子设备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几代人的心血,得益于国家、省及
长春市方方面面的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和我一起苦熬了多年的课题组成员们。他们让我感动,我欠他们的太多了!”提起“神五”、“神六”飞天,提起和自己一起日夜苦战的同伴们,他的眼睛一次次地湿润了……他说:“多年来,我们没有过过星期六、星期日,每年的
元旦、
春节‘
国际劳动节’、‘十一’都不放假。在我们这群人的脑子里,压根就没有休息的概念。这么多人跟我一块干,这么累,而且还没有加班费,我真过意不去。他们真是好样的。”多年磨一剑,其中有太多的酸甜苦辣,都被成功的、喜悦的泪水冲淡了。
王家骐自称是“打铁的”出身,因为他说自己毕业于锻压专业,属于 粗加工范畴。他1940年2月生于
苏州市,1958年
苏州市第六中学校高中毕业,1963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锻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本科毕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留所工作,现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打铁的”出身的他不仅研制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型号的战略与
战术导弹瞄准的精密光学仪器,还成为航天光学方面的一位杰出专家。“这辈子,我工作了两个十七八年,就干了两件事。第一个十七八年干地面设备,光学
精密仪器,高精度的光学仪器,第二个十七八年搞空间大型高精密的光学仪器。搞一样成一样,科学项目干一项成一项。”
院士教诲
“五个会”“四个一点”和“三个要素”的体会,很想与
苏州市的学生和市民分享。五个会:第一是会学;第二是会想;第三是会讲;第四是会干;第五是会组织。四个一点:数学根底牢一 点;物理概念清一点;空间想象丰富一点;身体好一点。王家骐特别提到身体,他说搞科研身体太重要了,否则,十三年没有休息日,早就垮了。三个要素,一是刻苦;二是自信;三是一丝不苟。
王家骐说,研制工作充满酸甜苦辣,当时在经验不足、资料贫乏的情况下,就靠请专家作指导,靠工作人员刻苦钻研。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每出现一个故障,对大家来说都是一次锻炼和进步的机会。2003年10月,当大家还沉浸在“
神舟五号”成功的喜悦中时,王家骐已经带领团队开始奋战“神六”了。700多天,他们夜以继日,终于研制出了性能更加卓越的航天
遥感器,为中国航天事业树起了又一座不朽的丰碑。王家骐说:“成功了,才舒了一口气,因为这十三年没有白搞。当时的心情是没法形容的,十三年的心理压力,终于开始释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