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旭,1967年7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以及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所所长。程旭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微处理器的研究与开发上,他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2004年5月4日,程旭荣获第十八届北京市五四奖章。
生在
乌鲁木齐市,回到老家
襄阳市一中上中学,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从大学读到博士毕业,1994年以后一直在北京大学工作。2010年7月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
2003年12月8日,北京大学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中国芯,心系中国—北京大学微处理器开放周”活动,标志着他们研制的、受到国家“863”计划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转向重点支持的“北大众志—863CPU系统芯片” 已经成功批量生产,进入市场推广阶段。“中国芯”的成功对于保障我国信息安全、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效益的意义不言而喻。
作为这支研发队伍的领军人物,北大微处理器中心主任程旭教授感到无比的自豪。“要让更多更好的中国 ‘芯’跳动在国防现代会的前沿、跳动在国民经建设的主战场!”他代表攻关小组说出了心声。
程旭教授1996年开始率领北大的科研小组从事CPU研发工作。和想象中的一样,苦难在研发过程中一 直如影相随,让他们在不断前进的同时深感疲惫。1999年12月的一天,夜深了,程旭和研发组的两个老师骑车回家,大家一路无语,心情郁闷。当时,他们为之奋斗多年的国内第一套支持微处理器正向设计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环境和自主指令系统的16位微处理器研制工作已接近尾声,但系统中仍有一些错误需要调试。已经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的程旭,脑子里去还在思考着,“我们整天拼命工作为了什么?”。想着想着,脑子里忽然出现一句话,“支撑着自己的那精神就是‘我的中国芯’”。第二天,程旭把这句话写在了牌匾上。10多天后,他们的科研成果通过了鉴定,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记者们慕名而来,看到了这块牌匾,于是,“中国芯”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了大江南北。
同来自外界的压力相比,起步时简陋的工作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留给他们的印象更为深刻。条件虽差,但研究人员报效祖国的信念和拼搏精神成为克服困难的利器。程旭说,“那时很多同学老师经常一夜一夜不睡觉,也没有现在这么好的科研和办公条件。一年基本上都是连轴转。自1999年至今,我除了今年
元旦没有在实验室熬通宵,其它4年我都是带着一些学生在工作中迎来新年的曙光。”
2000年底,32位CPU和配套软件开发完毕,但如何将它进一步产业化,让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成了摆在这些北大人面前的新难题。在863计划信息领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专项、软件专项、
计算机软硬件主题的联合支持下,他们开始研发面向网络计算机的CPU系统芯片及配套系统软件。2002年12月26日,第一个整机系统就工作起来了。2003年开始大批量生产,进入市场推广阶段。
程旭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成功实现了中国第一片同时支持16位/32位指令的处理器,并自主开发了一系列北大-众志的CPU。在他的领导下,使用UniCore体系结构的一系列CPU已经达到了商用标准。这些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国芯”的产品线,也为国家信息安全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