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行果(1892—1922),
广东省广州市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少年时期,随乡人赴
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地谋生。成年后,在海外受到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响,毅然回国参加民主革命。1922年6月16日
陈炯明背叛革命,炮轰
南京总统府,
孙中山幸免于难。革命党人
谢八尧异常愤慨,秘密联络华侨中的革命党人郑行果、
邓伯曜、谭振雄和
范运焜,策划暗杀陈炯明。然而义举未果,事情不幸泄露。
1922年7月16日郑行果等五人先后被捕。7月20日郑行果英勇就义。葬于
华侨五烈士墓。
郑行果(1892—1922),
广东省广州市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出身于广州市郊区的农民家庭。郑行果童年时期在
钟落潭镇私塾读书,因家境贫困,中途辍学,便帮助家庭耕种田地。少年时期,随乡人赴
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地谋生。成年后,郑行果在海外受到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响,又目睹
帝国主义的压迫,认为究其根源,知非颠覆满清政府,改造中国几千年专制政治不可,于是,郑行果毅然回国参加民主革命。
1922年
陈炯明叛变革命,6月16日凌晨三时,叛军两万人分三路将
南京总统府包围得水泄不通,欲将孙中山先生置于死地,可见陈炯明用心之恶毒。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军人
黄明堂等人先后在
江西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动起义。为策应义军,华侨革命党人
谢八尧与
邓伯曜、郑行果、谭振雄、
范运焜暗中约定,暗杀逆首陈炯明。然而义举未果,事情不幸泄露。1922年7月16日郑行果等五人先后被捕。翌日,谢八尧首先被害。三日后,即7月20日,郑行果等四位壮士亦英勇就义,郑行果牺牲时年仅30岁。事后,南洋华侨革命党人冒着危险,悄悄将五位烈士遗体收殓,安葬于广州黄花岗。因恐墓址日久被荒草湮没不彰,记名
河南省公民立石为志。1923年2月孙中山先生从
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到
广州市,第三次在
广东省组建政府。1924年广东革命政府为五烈士重修陵冢。孙中山先生亲自手书:“南洋华侨
邓伯曜、郑行果、郭家信(为
范运焜易名)、谭振雄、
谢八尧五人墓。”碑文由
胡汉民撰写。
孙中山秘书
林直勉另撰碑文立于一旁,谓五烈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