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胜龙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副所长
叶胜龙,男,汉族,1945年12月6日出生于浙江青田,医学博士,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副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癌复发转移的防治,以肿瘤的生物治疗(免疫与基因治疗)。
叶胜龙在1969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后,继续在该校深造,于1979至1982年间攻读硕士学位。1982年,他在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工作。1985至1992年,叶胜龙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88至1992年期间,他作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客座研究员,从事着合作研究,随后在1993年成为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副所长,并在1998年担任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主任,2000年担任教育部癌变与侵袭原理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年,叶胜龙成为上海市肝脏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2003年其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2006年担任沪港国际肝病会议的共同主席。2016年,叶胜龙发表了论文《群体性侵袭与肿瘤的研究进展》,2024年,叶胜龙在《中华肝脏病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肝细胞癌系统治疗策略:现状和前景》。
叶胜龙领导并参与了众多国家级科研项目,如“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子项目、国家高技术探索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的合作项目。他曾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叶胜龙,1945年12月6日出生于浙江青田,1969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随后在1979至1982年期间,他继续在上海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1992年他获得了上海医科大学在职博士学位。
职业经历
叶胜龙,1982年在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工作,1988至199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客座研究员。1993年,他被任命为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副所长,并在1996至2004年间连续担任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的秘书长。1998年,他担任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主任,2000年成为教育部癌变与侵袭原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次年担任上海市肝脏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2003年,他成为上海市政协委员,2006年担任沪港国际肝病会议的共同主席。
叶胜龙在2008年发表了《射频毁损术与再手术切除治疗复发性小肝癌的对照研究》,以及《肝癌转移抑制基因在8号染色体上的功能定位》等论文。2009年,他发表了《肝细胞癌细胞诱导和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基因差异表达》。2010年,他在《肿瘤》杂志上发表了《转移消失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013至2016年间,叶胜龙在多个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如《重视原发性肝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大鼠肝脏非实质细胞的分离与培养、鉴定》《群体性侵袭与肿瘤的研究进展》等。2020年,他发表了《重视中晚期肝癌的降期转化治疗》,次年在《中国临床医学》上发表了《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甲胎蛋白变化对肝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2024年,他在《中华肝脏病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肝细胞癌系统治疗策略:现状和前景》。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肝癌复发转移的防治,以肿瘤的生物治疗(免疫与基因治疗)为重点的研究方向。
主要成果
叶胜龙先后主持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子项目、国家高技术探索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项目子课题等重要课题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建设、教育部“211工程”肿瘤学重点学科建设、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肝脏肿瘤学)建设、上海市肝脏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复旦大学“985工程”肿瘤学重中之重学科建设等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学术论著
期刊论文
专利
社会任职
人才培养
叶胜龙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9名、硕士研究生7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21名。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2024-09-02
..2024-09-02
肝癌的局部区域治疗.万方数据.2024-09-03
肝细胞癌的非手术治疗.万方数据.2024-09-03
关注原发性肝癌多学科治疗.万方数据.2024-09-03
肝癌局部消融治疗概论.万方数据.2024-09-03
叶胜龙: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万方数据.2024-09-0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职业经历
研究方向
主要成果
学术论著
期刊论文
专利
社会任职
人才培养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