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佛镇位于
台安县东北部,地处
辽河西畔,距离县城东北10公里。沈盘公路、
京沈高速公路、秦沈电高速气化铁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是商贾聚集、客旅必经的主要集镇。西佛镇与
沈阳市辽中区、
达牛镇、
台安镇、
桓洞镇相邻,行政区域面积115.14平方千米。民国二年(1913年),台安置县后,一直为区、乡治所;1984年,设西佛镇。截至2018年末,西佛镇户籍人口有27994人。截至2020年6月,西佛镇下辖14个行政村。2011年,西佛镇财政总收入0.2亿元,比上年增长60%。2018年,西佛镇有工业企业16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4个。西佛镇是
台安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全镇总流域面积118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7994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以
汉族为主,有回、满、蒙古、
朝鲜和锡伯等5个少数民族。
西佛古称西佛牛录。
后金时,为抵御明兵,曾驻兵于
辽河两岸,设“牛录”为其军政合一的基层组织。“西佛”为当时的首领姓名,合称为西佛牛录。解放后,为称呼上的简便,简称西佛。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874元,连续两年位居全县第一。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工业经济规模不断状大,全镇共有工业企业108家,在台安万泰有限公司、星河肉禽有限公司、英达禽羽有限公司、台安奥科饲料有限公司等工业企业的牵动下,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形成了农业服务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良性循环。2007年全镇工业生产总值实现11亿元,带动农户4000余户,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形成了
酱菜加工、饲料加工、
鸟纲制品加工、白酒酿造、大门铁艺、手工艺品加工六大工业主导产业,主要产品有:出口酱菜、肉鸡制品、白酒、饲料、铁大门、柳编制品等80余个品种。酱菜制品已出口
韩国,柳编制品已出口至
美国等多个西欧国家。
全镇有耕地9万亩,林地4.5万亩,森林覆盖率40%,常年粮豆总产量达4万吨。西佛镇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优质米、淡水鱼、大葱、
黄牛、生猪、肉食鸡、瓜果等8大生产基地,并成功打造了小红旗棚菜,才文西甜瓜,阿拉河大葱、大红旗生猪养殖、
西北肉鸡养殖等五个农业设施专业村屯。并以专业村屯为依托,承建各类种养牧业小区13处,各类种养基地23处,全镇棚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各类生畜年出栏量达到3万头,
鸟纲出栏400万只;小红旗绿茄、西红柿、才文西甜瓜、阿拉河麦复葱已取得省级无公害食品认证,已成为该镇农产品知名品牌。
西佛镇党委、政府把目光聚集在加快
农业经济学发展、构建产业化格局上。以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促进种养加、贸工农、产供销农业产业化良性互动局面的形成。全镇有淡水鱼放养水面积2800亩。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专项等各类资金2000多万元,围绕京沈、沈盘两路建成了4万亩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各类种养基地13处、3.5万亩,其中,集约化育苗基地发展到120亩,棚菜基地、麦复葱基地经过省、市、县技术监督部门检测,产品分别达到无公害食品及绿色食品标准,麦复葱基地在全县率先进入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本着“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农民依托村两委或龙头企业建立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是成立农民经纪人协会。全镇有种植、养殖、加工等经纪人协会8个,经纪人数量达500多人。二是成立专业合作社。西佛镇于2004年9月在小红旗村成立了全县第一个“果蔬生产专业合作社”,首创了“村两委+合作社”模式,经过运作,发展态势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成功打造了小红旗棚菜、才文西
甜瓜、新立大葱、东佛铁艺、大红生猪、西佛黄牛、姜荒肉鸡、幸福毛衫、达连柳编等9个专业村屯。初步形成了棚菜、大葱、西甜瓜、出口蔬菜、养殖等五大农业主导产业。
坚持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原则,全镇共建
文化广场7处,文化大院19处,图书室19处,老年活动室19个,并新建小学、初中教学楼,完善了镇内三所小学的三校合一,全镇新“三室”普及率达到6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老师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镇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农村低保户达到提标扩面,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达到950人,为农村低保户修建房屋57户,改造了西佛敬老院,使敬老院达到省级标准,真正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