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氏拟鲉(学名:Scorpaenopsis possi),俗名博氏石狗公、石狮子、
虎鱼等,为
辐鳍鱼纲鲉形目鲉亚目鲉科拟鲉属下的一个种。
波氏拟鲉体延长,略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6-3.05倍。头部较大,标准体长为头长之2.3-2.35倍,棘棱具明显的锯齿状。眼睛较大,头长为眼径之4.7-5.8倍(体形较大标本:4.45-5.0倍),上侧位,眼球高达头背缘。头长为眼间距之5.8-7.1倍。口大,端位,斜裂,腭骨延伸至眼眶后侧下方。头长为吻部之2.95-3.2倍,吻比其他拟鲉物种短。眶下脊具4棘,第一棘位于泪骨上,短小,其角度较其他棘还直立。眼上棘及眼后棘不向侧面延长。鼓棘位于1额外小棘(前鼓棘;pretympanicspine)之前且由1脊与眼后棘连结。眼间脊突起,延伸至枕骨凹陷处前方。眼眶下具凹陷,不深。鳃盖棘不分岔。体大部分为
栉鳞;腹部、胸部与
胸鳍前下缘为小圆鳞。眼上要么没有触角,要么触须明显较小,长度不超过眼后棘(幼鱼触角较明显,与眼径等长)。颏部具指状皮瓣。侧线上侧位,斜直,后半部平直,末端延伸至
尾鳍基部。侧线纵鳞列:43-50。背鳍低矮,硬棘与鳍条有鳍膜相连,硬棘部的基底长于软条部的基底,通常第三至第四棘最长,具硬棘XII,软条9;臀鳍具硬棘III,软条5;胸鳍圆宽,无鳍条分离,软条17-18;腹鳍胸位,延伸至肛门,具硬棘I,软条5;体色多变,通常为灰褐色或褐红色且带斑驳杂斑。
波氏拟鲉主要栖息于岩礁或
珊瑚礁环境,水深1-40m,但也可在深度2至55米的岩石或珊瑚底质海域发现。具有伪装能力,时常隐藏身体而不容易被发现,借以守株待兔般快速捕捉过往之小鱼与
甲壳亚门为食。背鳍鳍棘下具毒腺,是海中危险生物,是一种伏击捕食者,通常独居。
除学术研究外,波氏拟鲉经济价值不大,但偶尔会出现在
水族贸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