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箫,是
布依族、
苗族的传统吹口气鸣乐器,
布依语称为乌里乌鲁,
苗语则称之为占得息、力布、咪咪。汉语普遍将其称为姊妹箫。这种乐器主要流行于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安顺市等地区的多个县市,包括
兴义市、惠水、
平塘县、
荔波县、
平坝区、清镇、
贵定县、
龙里县和
花溪区等地。
姊妹箫的历史传说源于贵州
南盘江北岸的一个古老故事。据说,在那里居住的一户布依人家拥有七个聪明美丽的女儿,她们自幼便热爱纺织和刺绣。一年秋天,当这些姐妹们在竹楼上纺纱织布时,发现晾晒纱线的新竹竿散发出的香气吸引了许多
蜜蜂属。一天,其中一根竹竿被黄蜂蜇出了一个小洞,随后连续七天,每一根晾纱的
水竹都出现了这样的小洞。在这期间,突然刮起的一阵秋风吹动了这些竹竿,使得它们发出了悠扬的“乌里乌鲁”之声。受到启发,七位姐妹决定模仿这一现象,她们一起上山砍下一截水竹,然后像黄蜂一样在竹管上钻孔,最终制作出一支能够吹奏美妙音乐的七孔箫。这支乐器不仅为
布依族人民带来了欢乐,而且其名称——乌里乌鲁,也被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姊妹箫的管身为竹制,通常由两支长度、直径和音高一致的
六孔箫管并排捆绑而成。这些箫管大多选用当地的
水竹制成,尺寸各异,管长范围在25至40厘米之间,上端内径介于1.3至1.5厘米。管子的两端开口通畅。箫管内部采用了内塞式的进气通道设计,即在上端管口中插入一个木塞,木塞一侧切出宽度和深度均为0.2厘米的凹槽,与管壁共同构成进气孔道。在距离上端管口约3厘米的位置,对着进气孔道开设了一个发音孔,孔长1厘米,宽0.3厘米,多数情况下设置在管身背面。管身上方还设有六个圆形的按音孔,孔间距
相等。此外,
布依族地区还有八孔(前七后一)的姊妹箫,而
苗族地区则常见七孔(前六后一)的版本。有些地方甚至会使用
竹簧作为发声部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中,珍藏着一对来自布依族的姊妹箫,这两支箫均由
水竹制成,全长41厘米,共有六孔,是由民间工匠于1958年制作的。这些乐器的照片已收录于《
中国乐器图鉴》中。
演奏姊妹箫时,应将管身竖直放置,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同时按下两支箫管上方的三个音孔,右手的相应手指则负责按下下方的三个音孔。吹奏者将箫管上端放在嘴唇之间,气息从进气孔道进入,冲击发音孔边缘,从而引起管内空气柱的震动,进而产生声音。通过超吹技巧,姊妹箫可以达到c1至g2的音域,跨度约为十二度。还有一些特殊的姊妹箫,左右两支箫管的基频不同,通常相差四个音程,左侧的箫管基频为宫音,被称为姊箫,右侧的箫管基频为徵音,则被称为妹箫。当两支箫管一同演奏时,就形成了所谓的姊妹箫。这种乐器的声音特点表现为轻柔抒情,高音明亮,低音柔和。姊妹箫既可以单独演奏,也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或者为
民俗音乐提供伴奏。常见的乐曲类型包括
唢呐曲牌,如《迎亲调》《接客调》以及《离娘调》(新娘出嫁时)。在青年男女之间的恋爱过程中,姊妹箫常常扮演重要的角色,成为传递情感的重要媒介。相关的乐曲作品还包括《喊娘调》和《陈情小调》,这些曲目都有相应的歌词,旋律优美动人,充满深情。在姊妹箫的艺术领域,有一些著名的民间艺人,如黄寿昌和陈明时等人,他们的技艺和贡献为这种传统乐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