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执中
徽宗朝宰相
何执中(1044年—1117年12月7日),字伯通,处州龙泉(今浙江省龙泉市)人。北宋时期宰相。宋神宗熙宁六年,考中进士,历任台、二州判官,海盐知县,太学博士。绍圣年间,担任太子侍讲。宋徽宗即位后,拜宝文阁待制,迁中书舍人,历任兵部侍郎、工吏二部尚书兼侍读。崇宁四年,拜尚书右丞。大观初年,进位中书侍郎、门下侍郎、金紫光禄大夫。谨事宰相蔡京,出任尚书左丞、特进,联合蔡京并任宰相,历任少保、少傅、太宰、少师,册封荣国公。政和七年,去世,时年七十四,获赠太师、清源郡王,谥号正献。
人物简介
初为台(今浙江省临海县,位椒江市西北。一说今安徽省凤台县,位淮南市西北)、亳(今亳州市,位涡阳县西北)二州判官。宋徽宗(赵)时追随蔡京。
在1105年(宋徽宗崇宁四年),何执中被任命为尚书右丞。四年后,他接替蔡京成为尚书左丞,这一变动曾遭到太学学生的反对。在其任职期间,何执中多次迎合皇帝的意愿,以维护表面的和平。到了1111年(宋徽宗政和元年),他与蔡京(历史上的“六贼”之一)一同担任宰相。五年后,何执中以太傅的身份退休。
何执中在任期间,他告诫边疆的官员不要无事生非,避免不必要的改革,珍惜人才。尽管他本人已经富贵,但他并未忘记自己贫贱时的境遇,捐出大量钱财建立了义庄,用以资助宗族。他还主张朝廷和各级官府应该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减轻民众的负担。何执中去世后,被追封为清源郡王。
传记
何执中,字伯通,处州龙泉人。进士高第,调台、亳二州判官。亳数易守,政不治。曾巩至,颇欲振起之,顾诸僚无可仗信者,执中一见合意,事无纤钜,悉委以剸决。有妖狱久不竟,株连浸寝多。执中讯诸囚,听其相与语,谓牛羊之角皆曰:“股”,扣其故,闭不肯言,而相视色变。执中曰:“是必为师张角讳耳。”即扣头引伏。蒋之奇使淮甸,号强明,官吏望风震慑,见执中喜曰:“一州六邑,赖有君尔。”知海盐县,为政识后先,邑人纪其十异。
入为太学博士,以母忧去,寓苏州市。比邻夜半火,执中方索居,遑遑不能去,拊柩号恸,誓与俱焚。观者悲其孝而危其难,有顷火却,柩得存。绍圣中,五王就傅,选为记室,转侍讲。端王即位,是为宋徽宗,超拜宝文阁待制,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工部、吏部尚书兼侍读。四选案籍,吏多藏于家,以舞文取贿。执中请置库架阁,命官莅之,是后六曹皆仿其法。
蔡京籍上书人为邪等,初无朝觐及入都之禁,执中申言之,且请任在京职秩者皆罢遣。辟雍成,执中请开学殿,使都人士女纵观,大为士论所贬。
崇宁四年,拜尚书右丞大观初,进中书、门下侍郎,积官金紫光禄大夫。一意谨事京,三年,遂代为尚书左丞,加特进。制下,太学诸生陈朝老诣阙上书曰:“皇帝知蔡京奸,解其相印,天下之人鼓舞,有若更生。及相执中,中外默然失望。执中虽不敢肆为非法若京之国害民,然碌碌庸质,初无过人。天下败坏至此,如人一身,脏府受已深,岂庸庸之医所能起乎?执中缘攀附,致位二府,亦已大幸,俾之经体赞元,是犹以蚊负山,多见其不胜任也。”疏奏不省,而眷注益异。初,赐第信陵坊,以为浅隘,更徙金顺坊甲第。建嘉会成功阁,帝亲书钜额以示宠。
执中与蔡京并相,凡营立皆预议,略无所建明。及张商英任事,执中恶其出己上,与郑居中合挤之。陈瓘台州市,执中起迁人石知州事,使胁取《尊尧集》,谋必死,瓘不死,执中怒罢悈。
政和二年,大长公主丧,罢上元端门观灯,执中言:“不宜以长主故阏众情,愿特为徙日,以昭与民同乐之意。”帝重逆其请,为申五日期。用提举修《哲宗史纪》恩,加少保。入宴太清楼,锡白玉带。会正宰相官名,转少傅,为太师;又迁少师,封荣国公
执中辅政一纪,年益高。五年,卧疾甚,赐宽告。他日造朝,命止赴六参起居,退治省事。明年,乃以太傅就第,许朝朔望,仪物稍,一切如居位时。入见,帝曰:“自相位致为臣,数十年无此矣。”对曰:“昔张士逊亦以旧学际遇,用太傅致仕,与臣适同。”帝曰:“当时恩礼,恐未必尔。”执中顿首谢。其在政府,尝戒边吏勿生事,重改作,惜人材,宽民力。虽居富贵,未尝忘贫贱时。斥缗钱万置义庄,以赡宗族。性复谨畏,至于迎顺主意,赞饰太平,则始终一致,不能自克。
卒,年七十四。帝即幸其家,以不及视其病为恨,辍视朝三日,赠太师,追封清源郡王,谥曰正献。
职业生涯
何执中的仕途起步于担任海盐知县,之后历任多个官职,包括太学博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工部、吏部尚书兼侍读等。在宋徽宗时期,他与蔡京并任宰相,尽管在任期间被认为迎合帝意,粉饰太平,但也展现了他的政治手腕和影响力。
政治理念
何执中在位期间,他主张“节浮费,宽民力”,力主朝廷及各级官府节约开支,减轻百姓负担。他还曾建议改革选拔官员的制度,提出置库架阁,命官莅之,以防止官员舞文取贿。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传记
职业生涯
政治理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