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显山
位于商洛市洛南县的山
文显山,位于县城东南60余公里高耀镇鸡头关之东,横峙天表,为县东南屏障。文显传,翠屏灿,白云齐,青玉案。巍峨一列障鸡头,古松老柏交枝干。旭日朝霞相映鲜,晨星夜月染银河系;悬岩时有麋鹿游,紫藤千条断案,颠米落笔画难成,好鸟一声山水青。
此山之上的文显翠屏系洛南八景之一。
基本简介
文显山横亘于秦岭莽岭之中,纵横百丈,山崖突兀,怪石嶙峋,犹如斧削锦屏,刀分翠障。山上岩石错落斑驳,似一幅天然画屏。与商州区“仙娥削壁”险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山名由来
据《洛南县志》载:“文显山,坐落于高耀乡西南,主脊海拔1709米。山上林木成荫。每晓岚气上腾,形如城垛、阁楼,旌旗飞扬,万马驰骋,日升方晴,故亦称‘云架山’。《范志》载:‘横峙天表,为县东屏障’。‘文显翠屏’为‘洛南八景’之一。”商山四皓研究会几位同仁,为寻访“商山四皓”在本市区的隐居地;在洛南县、乡、村有关人员的带引下,登上了文显山。文显山南面是悬崖绝壁,只有从东北坡登山。车行至农舍前,我们沿着豫陕界山脊灌木丛攀藤而上,进东乡寨石门,拐了几个弯方临山顶平台。平台四周用板石砌的寨墙高约5米左右,寨墙修有垛口和东、西、北三门,寨内有大小古庙数座,其中玉皇庙正在维修。庙周有多块古碑,“文革”中被破坏得横七竖八,字迹风化脱落,难以辨认。站在山巅,一揽众山小,四望云遮掩。文显山南侧悬崖上开凿了约300米长1米宽的栈道,十分险要。借山穴修有“祖师”等数座小庙和道民食宿小舍。山岩缝隙有一山泉,清澈见底,饮之甘甜爽口。
据清乾隆十一年(1746)洛南知县范启源编《洛南县志》“寓贤”载:“四皓者,一曰东园公,二曰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烨烨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乃共入商洛市,隐终南山,以待天下定。及秦败,刘知远闻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终南山,不能屈也(《高士传》)。元孟文昌《梯霞观碑略》云:‘东望文显之山,四老仙去,遗迹犹在,永怀高风。南面老君之,白云出没,想像圣义,幢盖飘扬。西走城邑,禾麻懞懞,居民行旅,络绎道路。北瞰温洛,灵源浩瀚,龟书发秘,滔滔东注。四时之间,朝气夕霭,千汇万状,使览之者心旷神怡。可以蝉蜕纷,遗世独立。’四皓盖先寓於文显山,后徙入商山。”
据考察,四老因始皇暴政而深匿商洛市时,分别隐于多处。其中有洛南县“文显山”,亦属事实。另有商南县“双峰”,因甪里先生周术隐居而改名“甪山”;洛南“四壑山”,因四皓隐居过,已改称“四皓山”;商州区秦王山“花水峰”,亦名“莲花峰”。汉灭秦后,天下大定,四位博士同隐于丹凤县商洛镇南面山阿,世称“商山四皓”,传名于世。
文显山又称终南山,俗名云驾山,主脊海拔1709米,横亘于秦岭莽岭之中,纵横百丈,山崖突兀,怪石嶙峋,犹如斧削锦屏,刀分翠障。山上岩石错落斑驳,似一幅天然画屏。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山名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