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守政曾守政:生活于
北宋时期,
临川区县城香楠峰人,著名的冶铸专家,曾家冶铸业的代表人物。而临川的冶铸业主要操纵在香楠峰曾家人的手中,临川香南峰曾家人是南丰曾家的迁徙之地。遗憾的是曾家冶铸业匠人的名字基本上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曾守政一人了。
当时的
抚州市刺史是南城人
危全讽,他大力倡导佛教,扩建寺院,网罗了一批著名高僧到抚州传经讲佛,因此曹山寺、宝应寺、
疏山寺、崇寿院等寺庙的香火很旺。同时在新建或修缮寺庙的过程中,离不开冶铸佛像、寺钟、香炉等寺庙必需品的活动,从而带动了冶铸的发展。今天我们熟悉的宝应寺
铜钟、福山寺危全讽铁像以及南昌大安寺铁香炉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据《宋史/食货》记载:“
临川区、兴隆、
桂林市之铜工,尤多于诸器。”,《
江西通志》也讲:“宋代,洪抚信三州铜匠多,制造的铜器也多。”。可见,这个冶铸业一直延续到宋代,并且在宋代达到昌盛的局面。临川也因此成为江南冶铸业的中心之一。
而临川的冶铸业主要操纵在香楠峰曾家人的手中,临川香南峰曾家人是南丰曾家的迁徙之地。
南丰县曾家是
抚州市的旺族,初祖曾略为抚州
节度使,迁居临川,子孙再迁南城,至曾洪立这一代正式迁居于南丰,临川香南峰曾家园最初只是南丰曾氏的一个别墅,主要用于和抚州官员交往,以及子孙科考时临时居住的屋子。但到了曾仁旺这一辈却改为在此常住,
曾巩祖父青少年就是在
临川区度过的,而曾巩父亲
曾易占这辈人,以及曾巩那辈人多是在临川出生成长的。
曾洪立与
危全讽世家相好,危全讽任抚州
刺史时,就得益于同乡钟传部下时任镇南节度使私兵总领曾洪立的鼎力相助,因此曾家在抚州有着特殊地位。曾洪立的两个兄弟曾游立、曾宏立都在抚州担任重要职务,宝应寺大铜钟镌刻着100多名捐助者的名字,其中能在显要位置找到曾洪立三兄弟的名字。曾家很可能与危家主导了
抚州市相当多寺庙的建设,而寺庙的冶铸也少不了曾家人参加。后来,宋代闻名于当时的抚州曾家镜就是他们的品牌之一,该铜镜的特点是,呈六弧葵花形,圆纽,素缘,镜身平薄,镜面光亮,镜背平素无纹,直径一般约为15.7厘米。而镜背面铸有长方形框双行铭曰“抚州宝应寺岭上曾家青铜镜”。这里的岭上就是指
香润楠峰的岭上,因
宝应寺在香楠峰下。
遗憾的是曾家冶铸业匠人的名字基本上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曾守政一人了。曾守政于
北宋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为广州光孝寺铸造了一口大铁钟,该铁钟高1.8米,厚0.02米,顶径0.63米,口径1.2米,重约1000公斤,生铁铸造,横截面呈
梯形,间饰竖线纹、心形纹和莲瓣纹。传说,因它慕
贵港市南山风景优美,香火兴旺,故在一夜之间从广州光孝寺飞到南山,自挂于大洞一根横木之上,长鸣七天七夜而止。还能卜吉凶,知祸福,来人拜之、求之,都逢凶化吉。因此被目为神钟,俗称“飞来钟”,现今存于南山寺石佛洞内。该钟无残缺、无裂缝,虽锈迹斑斑,仍坚固如初。现在它还是南山寺僧人报时、做佛事功课的用具,用槌击之,发出巨响,山鸣谷应,声播十里。“飞来钟”历时近千年,为贵港市尚存16个铁钟之最,是全国十大名钟之一,被列为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
我们虽然很难知道曾守政更多的材料了,但他能为
广州市铸造如此沉重的大钟,说明当时他已经声播远扬,具备相当的知名度了。“飞来钟”如今成为研究宋代铸造工艺技术的重要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