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选择》是
美国作家
威廉·斯泰伦创作的长篇小说,首版于1979年。1980年,该作获得首届
美国国家图书奖。
小说以
波兰籍移氏、女王人公苏菲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交织描写了她同美国犹太人纳森的深切的、热烈的、畸形的、
变态的、大吵大闹的爱情悲剧,以及同小说的叙述者、南方青年作家斯汀戈的爱情纠葛,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精神和肉体带来的灾难性的摧残,无情地暴露了德国
法西斯主义集中营的令人发指的内幕,控诉了纳粹残杀无辜的罪行。
小说除了描写苏菲的一生外,还以相当多的篇幅探讨历史和现代文化问题,从不同人物的眼光和角度出发来争论犹太民族问题,以及对南方生活传统的深刻反思,从而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相当广阔、丰富而又复杂的社会历史生活画面。
内容简介
故事的叙述者是一个叫斯汀戈的青年,他辞退了一家出版公司的工作,搬进一个租金便宜的旅馆潜心写作。住在他楼上的是一对情人,苏菲和纳森。斯汀戈被苏菲的美丽所吸引,很快成了她和纳森的密友。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斯汀戈发现纳森不断折磨苏菲,而苏菲却不由自主地被一种奇异的力量拉向纳森。她虽然把斯汀戈视为知己,向他倾吐自己痛苦的历史,甚至做了他一夜的情妇,但最后还是回到了纳森身边去,选择了他而不是斯汀戈。这实际上是对死亡的选择。故事用倒叙的手法,通过苏菲和斯汀戈的交谈,一点儿一点儿地展示了苏菲的历史。笃信
天主教的
波兰姑娘苏菲在父亲和丈夫被纳粹杀害之后,被关进了奥茨维辛集中营。在厄运面前,她先后做过几次自由的或被迫的“选择”,但却无法摆脱灾难。第一次是在集中营之前,她拒绝参加地下抵抗组织的活动,她这样做的唯一目的是保住自己的孩子。第一次是在到达集中营的列车上,一个纳粹医生强迫她在两个孩子中选择一个,另一个交出来立即送到毒气室去。她在疯狂中选择了儿子简,女儿伊娃被带走了。最后,在集中营里,为了保住最后一个孩子简,她勤恳地为
德国人工作,并且向德国军官出示她父亲写的她一向引以为耻的反犹小册子,指望获得德国人的另眼相待,但是简还是失去了。这种惨痛的经验摧毁了她的宗教信仰。后来,她虽然活着出了集中营,却不能象以前那样信奉上帝了。她明白了,无论她做出怎样的选择,都一样要失去,一洋落在他人手里,被邪恶势力玩弄,落得一个既是牺牲品又是同谋者的下场。因此,她最后一次选择是死亡。为了报复没有怜悯心的上帝,她打算在教堂的圣坛前自杀,只是因为想到那些纳粹仇人还活在世上,她才暂时打消了死的念头。她把纳森——一个乖僻但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视为拯救者,这不仅因为他曾在他们相识之初把她从濒死的虚弱中拯救出来,也因为他能给她强烈的性的刺激,使她摆脱空虚的折磨。但是纳森是个精神病人,每逢犯病时就拼命折磨苏菲;除了殴打以外,还在精神上刺激她,强迫她说出是用什么手段活着出了集中营的,一再揭开苏菲心灵上的创口。最后,苏菲和纳森——这对用内心的秘密制造出痛苦的情人,听着巴赫的一张唱片,在一种殉情的状态中一起走向了死亡。
创作背景
20世纪科学技术空前发展,但是对于人最基本的思想道德却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技术的革命可以给人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样也可以让人的生活变得充满硝烟。技术责任代替了道德责任,科技让战争带来了更大的伤亡。
美国作家
威廉·斯泰伦深受美国南方文学传统的熏陶。处女作《躺在黑暗中》斩获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大奖,适时年仅26岁。之后,其“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观发生变化,转而更多关注入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变化。
斯泰伦尤其关注探讨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一个无法破解之迷,即生活于
地球的人类本该是一个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的大家庭,但人类却无时不生活在互相迫害和残杀之中。
斯泰伦在其作品中着力于再现人类历史中重要的历史时期或重大历史事件,试图破解这个谜团。他认为,奴隶制和奥所威辛是人类生存的两种
范式,通过再现这两种范式,可以获得对人类生存状态、人性、理性、道德等问题的深入了解。
威廉·斯泰伦在写作品《苏菲的选择》之前,梦到了一个名叫“苏菲”的女子。据他自述,在梦境中,这女子来到他住宿地方的走廊里,腋下夹着书本,手臂上有文身。当时作者一直在想如何写出自己对
纳粹大屠杀的看法,他需要催化剂将这些片断连接在一起,好让故事有大纲和故事,于是作者立即走到书房,坐下来写出《苏菲的选择》的第一页:一个
波兰的妇女在集中营中被迫作出抉择——救两个孩子中的一个。
人物介绍
苏菲
苏菲是小说的女人公,她的痛苦的回忆以及同拿坦的爱情悲剧构成了该书的主要情节。她是一个年轻、漂亮、温柔、善良、多才多艺的波兰女子。战争爆发前,她在故乡
克拉科夫生活了20年。那是波兰也是她仅有过的自由的20年,是波兰阳光明媚的时代。她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和虔诚的天主教徒,良好的家窟救养和浓郁的宗教气氛,塑成了她温柔、善良的性格,给予她以多方面的才能。她不仅精通
德语、俄文、会速记,而且在音乐上的造诣也很高。战争爆发的前二年,她结了婚,丈夫是数学教师。正当他们准备到
维也纳留学的时候,
德国联邦国防军开进了克拉科夫。从此,灾难便接二连三地降临到她的头上。首先是父亲和丈夫的被害,毁掉了她对生活的幻想。这是
德国法西斯主义残杀知识分子的血泪见证。其次是她本人的无辜被捕,造成了她终生的悲剧。为了挽救奄奄一息的母亲的生命,为了能让母亲吃上一点好的,她违反了德国人的禁令,偷偷地把一只猪腿带进
华沙。然而正赶上大搜捕,她的物品被德国人发现,因而被关进了集中营。然后便是母亲的离去和儿女的惨死,在她的心头刻下了一道永不愈合的伤痕。就在她被关进集中营后的几个月,母亲便死去了。同她一道被关进集中营的儿子和女儿也相继被残忍地杀害了。而她本人之所以能侥幸存活,全凭她的美貌,她的聪颖、她的速记本领、她对
德语的精通。虽然她九死一生地活下来了,但已只剩下一把骨头和一颗破碎的心。
纳森
纳森是个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病人,又是在二次大战中饱受苦难的那个犹太民族的成员之一。所以,他时冷时热、反复无常。高兴时与苏菲相亲相爱,病发时便对苏菲大吵大闹。尤其是他还要不时地揭起苏菲心头上那块最为痛苦的伤疤——她在集中营的生活,从而使苏菲处于痛苦的折磨之中。
作品鉴赏
作品思想
反思纳粹暴行
美国作家
威廉·斯泰伦的《苏菲的选择》(1979)被认为是以
纳粹大屠杀为题材的大屠杀反思文学作品,小说兼具虚构与纪实两种风格,叙事技巧高超,主题蕴涵深。作品以
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苏菲的悲惨命运为轴心,言说了20世纪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纳粹大屠杀事件,使读者不得不对人类历史中践踏人性的恶行进行沉痛反思。
毫无疑问,苏菲是纳粹暴行的受害者,但同时地也是帮凶,参与了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苏菲在被纳粹分子关进集中营之前,对她父亲超前的排犹屠犹思想保持缄默;在集中营时,她拒绝加入和帮助当时
波兰的地下抵抗组织;后来,苏菲以自己对
波兰语和
德语的精通以及用两种语言打字和速记的熟练操作,得以提升为
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舀斯的打字员兼速记员,享受特殊待遇。她为此感到无比幸运,虔诚地认为这是“靠上帝的恩赐”。在为霍斯工作的同时,苏菲了解她所记录的东西是关于如何最后、有效解决犹太人,但她更关注的是霍斯对她的态度。当
霍斯冷冰冰的态度有所减轻时,苏菲感到“一丝满足甚至愉快”。
这种叙事显然有悖于传统的纳粹集中营幸存者无辜的受难者形象,尤其是幸存者回忆录中受害者的形象。但是斯泰伦从另一个视角来塑造纳粹受害者,旨在批判人性之恶的冷漠以唤起世人对历史的反思。更重要的是,这种解释模式的选择取消了大屠杀内在的悲剧创伤性,颇具反讽性地否定了那些坐视
纳粹大屠杀事件发生的人的无辜和清白。
因此,斯泰伦通过苏菲呈现出的受害者与帮凶的两面性,旨在警示人们人性之恶的普遍性。而这种恶不仅存在于处于非常时期的人们身上,在和平时期,它同样无处不在。《苏菲的选择》中的另一层叙事中,叙述者斯汀戈所体现出来的自私和冷漠与苏菲相呼应。因而作品从这个角度与现实紧密相联,从而对大屠杀进行反思,对人性进行反思。
技术责任
由于现代社会细致的劳动分工,迅速导致了恶果的出现:以技术的责任代替道德的责任。“技术责任与道德责任的不同之处在于:技术责任忘记了行动是达到行动本身以外的目的的一个手段。”这也就是道德盲视的直接恶果。对纳粹分子来说,他们不需要评判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远端道德后果,筛选囚犯,这只是工作,而且把这个工作做得“出色”是他们的“份内事”。《苏菲的选择》中集中营司令官霍斯发现用一种
氢氧化物可以大大提高解决囚犯的效率,他发明了用来防止囚犯逃跑的布雷装置和高压电网,受到上司艾希曼的高度赞扬。所以,“一旦与他们遥远的后果相分离,大多数功能专门化的行为要么在道德考验上掉以轻心,要么就是对道德漠不关心”。对此,斯泰伦提出了批判。
同样,作家还质疑了作为现代性基石之一的法律和秩序。霍斯便是一个严格的守法者,他从不怀疑上司的命令:“我没有什么考虑,我接到命令,我将要执行它。”霍斯的举动是完全符合纳粹官僚体系工作要求的。官僚体系的显著特征是专业分工和命令系列。前者意味着每一个行动者都从事着专门的工作,发挥着有限的功能,从而使他们很难知晓或不思考他们的行动所带来的后果;后者则意味着下属要服从上司的命令,不应对其命令的合法性产生怀疑。也就是说,他不应去判断上司的行为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他只是官僚体系中一个相对微不足道的“
齿轮”。尽管大屠杀的实现需要诸多条件,然而,如果没有现代官僚体系的配合这个任务是不可想象的。
不仅如此,在小说的开始部分,斯泰伦借叙述者斯汀戈之口竭尽讽刺挖苦之能事,揄了
美国著名的麦克格雷公司的管理作风,因为公司要求对员工的着装、政治倾向等都有整齐划一的规定。这表明作家对在美国盛行的官僚主义之风甚感忧虑,在此以示警示。
男权囚笼
苏菲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逃出男权制的囚笼,她绝对地服从父亲,又用身体引诱纳粹分子,无自我地依赖纳森,她是男性的猎物、性欲对象。她一生从来没有找到自由的自我,一直都深陷在男人的第二性、他者、附属物里。她一生中没有一次自己真正的选择,一直是服从,屈服于男人,就算是仅有的一点唤醒的女性意识.她也只是想想而巳,并没有付诸实际的行动。当她对之惟命是从的父亲让她死,她用身体引诱的霍斯夺走了她的孩子的生命,把她的心变成了石头,她无自我地依赖的救星纳森也引颈她死亡时,她彻底绝望了,最终选择了死亡,成为彻底的男权制的牺牲品。
艺术手法
小说中,苏菲常常以第一人称向叙述者斯汀戈讲述自己的过去。此时叙述者的故事退居背景,苏菲的故事被置于前景,得以凸现。这种叙事技巧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苏菲的故事的悲惨和
纳粹大屠杀事件的野蛮。但是,小说的主体却始终是聚焦于叙述者的成长。换句话说,就叙事策略而言,《苏菲的选择》既言说了惨绝人寰的纳粹大屠杀事件,更追溯了叙述者的成长历程,二者表现出此消彼长、相互依存的关系。然而,从人物刻画和主题展示方面考察,大屠杀幸存者苏菲只有静止的性格和个性,居于
爱德华·福斯特所定义的“扁形人物”,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功能性人物,而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的斯汀戈则通过苏菲,体验了性、了解了人类的暴行、遭遇了死亡、升华了艺术创作的美学观,探索了罪恶的根源,从而由一个文学爱好者成长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严肃作家,因此,他属于“圆形人物”,在小说故事的推进中处于突显的位置,是主题蕴涵得以彰显的关键所在。鉴于此,该作品更是一部书写成长的小说。
在《苏菲的选择》中,在小说故事层面上,作者借助虚构人物苏菲讲述她无人理解也无人可以倾诉的隐衷,还原了一段无法言说的历史;并将之于叙述者的成长故事井置来反思这段历史,探讨人性之恶。与此同时,作家又借助叙述者成熟的回顾性视角,自由地穿梭于虚构的故事世界和现实的写作世界,对叙述方式、小说人物的塑造以及整部小说创作的构思以及小说家自己的文学创作等进行公开评论,亦即,作家使用了元叙述文本策略建立了一个评论世界。
这部小说结构复杂,风格奇特,富于戏剧性的放事情节穿插安排得十分巧妙,并且以生动的语富和幽默的插曲来增强叙事和描述的效果,这些都显示了作者卓越的才华。其中,最精彩的是结构和语言特色。在结构上,五十万字的长篇几乎一气啊成,穿插中对苏菲身世的介绍丝丝入扣,自然合理,使苏菲的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情节的演绎中水到渠成地形成。并使整部小说在结构的合理安排中达到高潮,在语言方面,作者熟练地把握了由人物性格决定的特色语言,使人物在语言的装饰下更呼之欲出。尤其是苏菲的语言,既坦率真挚,激情奔放,又缠绵又绯测,柔情如水,充分体现了苏菲人物性格的立体感和复杂性。她对拿坦与斯丁戈两人不同的语言叙述方式,充分体现可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对拿坦是哀求,是疯狂,是没有理智的间断语气;而对斯丁戈,则是迷茫,是回忆,是温柔的女性的细腻。可以说,苏菲是作者笔下最具华彩的人物,她集中体现了女性的温情与野性,母爱与性爱,理智与任性。
作品影响
《苏菲的选择》是美国大学生的必读书目,获1980年
美国国家图书奖。位列美国
兰登书屋“20世纪100部经典
英语小说”名单。1981年该作被改编成电影《
苏菲的抉择》,获当年
美国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作者简介
威廉·斯泰伦,
普利策奖获得者,著有长篇小说《漫长的行程》、《躺在黑暗中》、《纵火焚屋》、《纳特·特那的自白》以及《苏菲的选择》。他还发表过《看得见的黑暗》、故事集《静静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