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疾病是指昆虫感染的疾病。为了成功饲养特定种类的昆虫,首要任务是防止疾病的发生,因为一旦昆虫患病,可能会造成大规模死亡。在饲养昆虫之前,应对引入的虫源进行1至2代的预饲,以确保虫源没有携带
病原体。同时,饲养员应该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防昆虫在饲养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正式饲养开始后,饲养员需要仔细观察昆虫的行为,包括任何异常行为、生长异常、发育与蜕皮异常、生殖异常、消化排泄系统失调、虫体有特殊气味、虫体外表的改变、体躯上的伤口、
肿胀以及其他可观察到的病症。
感染真菌病的昆虫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其体内或体表出现菌丝。在感染初期,昆虫表现出停食、虚弱和迷失方向等症状,寄主体色发生变化,在真菌入侵部位的表皮上形成暗色斑块。随后,寄主逐渐死亡,死后不久的虫体内充满了产孢菌丝,或者体表被菌丝覆盖。例如,若昆虫体表覆盖白色孢子粉,则可能是
白僵菌感染;绿色孢子覆盖的昆虫可能是
绿僵菌感染;浅黄绿色孢子对应黄曲霉,而浅黄色孢子对应的则是粉状拟
青霉。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真菌菌株可能不具有这些颜色特征,而且在
琼脂培养基上也可能不产生色素。除了颜色之外,寄主死亡状态也是鉴别特征之一。例如,
苍蝇或
蚱蜢被虫
霉菌感染后,会牢固地附着在基质上,或者散落在地上。此外,虫体质地的均匀程度也可以作为鉴定特征,比如是否存在孔洞,是否呈现出乳酪状或硬化等变化。
感染细菌病的昆虫通常首先表现为与食物和营养吸收相关的症状,如食欲下降、停食、
腹泻、肠道麻痹和呕吐。随着时间推移,病虫可能出现迟钝、
肌肉痉挛、运动障碍、全身麻痹,并伴有
败血症而死亡。一些昆虫在感染后还会表现出向高处移动或躲在叶子下方等行为变化。某些细菌会使虫尸呈现出独特的颜色,如虫体呈红色表明可能存在赛氏黏质菌。
蜂王胎感染蜂疫
芽孢杆菌后,会变成黄色或灰色,而感染幼虫芽孢杆菌的蜜蜂幼虫则变成深褐色。
日本金龟子幼虫尾部感染乳状芽孢杆菌后,会变成白色,而其他细菌感染后,寄主通常会变成黑色。这些颜色变化是由细菌分解虫体所致。
受到病毒感染的昆虫可能会表现出形态学、生理学和行为学方面的一系列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取决于病毒和宿主的不同。例如,
鳞翅目幼虫感染核多角体病毒后,可能会表现出向植物顶端迁徙并在那里停止进食并变得虚弱的行为,最终虫体组织解体并死亡,血腔内包含体大量释放。老熟病虫化蛹后,蛹体会显示出类似症状。叶蜂
美国白灯蛾感染NPV后,可能会出现暗白色或黄色的褪色反应,尤其是在第三到第四节背板区域,食欲丧失,变得迟钝,并经常排出褐色或奶状液体。沼泽
大蚊的幼虫随着病情恶化会变得更明亮,最终变成白色。鳞翅目幼虫感染胞质多角体病毒后,通常生长缓慢。随着病情进展,受影响的中肠会导致体壁呈灰黄白色或微白色。继续发展下去,多角体可能会被吐出或随粪便排出。感染幼虫的外皮不会破裂,这与核多角体病的症状相似。颗粒体病毒的相关症状并不明显,且不同种类的昆虫症状也各不相同。通常一开始的症状是颜色变白,接着失去食欲,体壁出现斑驳化,多数情况下腹部表面逐渐变成灰白色或奶黄色,这是因为脂肪体受到了感染。当感染组织分解时,会产生大量荚膜,血淋巴变得混浊和奶状。有些昆虫死后,体内组织液化,当真皮受到感染时,外皮变得非常脆弱,类似于核多角体病的症状。然而,如果真皮未受感染,外皮就会保持相对坚硬。感染虹彩病毒的幼虫可以通过感病组织的乳白色、彩虹色、蓝色、绿色或褐色来进行识别。其他非包涵体病毒的症状似乎仅限于其宿主和病毒类型。例如,遗传给
果蝇的“西格马病毒”会使果蝇对
二氧化碳敏感。慢性或急性瘫痪病毒感染的
蜜蜂属表现出颤抖症状,以及功能协调能力丧失。
蜂王胎因囊胞病毒死亡时,
细胞沿着底部延伸,头部比身体其他部分更黑。
昆虫感染原生动物病后,通常会表现出一系列普遍症状,包括体型缩小、畸形、迟钝、蜕皮困难、摄食能力减弱、平衡失调以及产生白色粪便。寄主体表透明,上表皮常有白色不透明的或膨胀区。另外,一些昆虫在感染原生动物病后,体壁上会出现黑斑。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衰弱或死亡是昆虫感染原生动物病的基本特征,需要通过
显微镜进一步确认。
虱子感染普氏立克次氏体和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后,通常不会立即出现症状,但在感染过程中,肠道会受到无法逆转的损害。在死亡前几个小时内,由于吸入人体血液进入虱子的血腔,虱子会变成微红色。
跳蚤感染
麻疹伤寒立克次氏体后,活动迟缓并最终死亡,但不会变红。在饲养过程中,由饥饿、窒息、高温、溺水、受伤、中毒或其他化学品引起的一些症状属于非传染性疾病,应通过具体分析确定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