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1951年创立的公立大学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团校)是共青团上海市委直属的以开展团青干部教育培训、青年工作和学科理论研究的政治学校。自1951年创校起,上海团校始终秉承“马背上办学”精神,立足党的青年工作大局,紧扣青年事业发展需要,曾在全国首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团队干部大专班,率先转制为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积极探索“教”“团”资源整合模式和团属院校办学路径,为本市乃至全国各级领导岗位培养了大批优秀青年工作人才。
新一轮改革全面开启了学院(校)事业发展新篇章,现主要职责是为紧密围绕上海市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需要和共青团工作大局,加强政治建设与政治引领,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核心的学科体系统领下,落实为党的青年工作广泛教育培养干部、开展围绕青年的各项科研资政、聚焦青年特色人才培养等主责主业,构建教研资一体化格局,建设一所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
历史沿革
1951年,上海团校成立。至1966年,上海团校共为上海和全国培训了60000多名青少年工作者。
文革期间,团校被迫停办。
1978年11月,上海团校复校,到1991年8月,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90多期,培训团干部20000多名。其间因无固定校址,被广大团干部称为在“马背上办学”的团校。
1980年,上海团校与上海师范大学合作,创立了全国第一个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生的全日制团队干部大专班。至1997年,学校为本市培养了近千名优秀团队干部。1998年,该专业升格为4年制本科层次,至2011年,培养了540名本科生。
1985年,上海市政府和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开展成人高等教育,至2010年,培养了6000余人专科层次成高毕业生。
1988年,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团校)进驻现西江湾路574号校址。
1993至1999年,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合作开班了“青少年教育”专业大专班(俗称“中青班”),培养了近400名青少年工作者。
2000至2006年,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顺应高校扩招需要,开展全日制大专教育,为社会培养了3500名大专学生。
2007年7月3日,共青团上海市委和上海师范大学签约共建“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
2013年10月,上海市委批准学院恢复增挂“上海团校”牌子。
2016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启动群团改革试点工作,上海团校正式开启改革转型新的征程。
简介
学院(校)有党办院办、组织人事处、财务处、总务处、网络教育与信息中心、图书馆、教研部、干部教育培训部、青年公益志愿培训部、青年创新创业培训部、对外交流与培训部、青年研究中心(科研处)共12个内设机构;另设上海青年公益人才学院、上海青年创业学院、《青年学报》编辑部、社会调查与数据中心、共青团工作研究所、青少年发展与政策研究所和青年运动史研究所;还挂牌全国团干部培训基地、全国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基地、全国青少年事务社工培训基地、上海市志愿服务培训中心、联合国上海志愿者发展项目培训基地。
学院(校)地处市中心、小而精致。校园内一座80多年历史的“青年会堂”可容纳450人,是本市唯一以“青年”命名的大礼堂。还设有各类多功能厅、报告厅、主题教室、讨论室、实训室、录课室、演播室、展览展示区和咖啡休闲阅读区。“青寓”、“青苑”宾馆可供200余名青年学员住校学习生活。3个餐厅可供千人用餐。
学院(校)自2001年起连续18年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2017年获评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基地,2018获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学基地”成为全国首批教学基地,2019年入选“沪港澳青少年交流实习基地”成为上海市首批基地成员单位。
在校生数
2010年,学院在籍学历生总数2068名,其中包括:高职学生912名,本科学生196名,成高学生960名。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学院现占地25亩,教学设施面积约3万平方米,有标准化多媒体教室32间,阶梯教室2间,语音教室3间、计算机教室4间,另有社会工作实训室、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实时模拟证券交易室、影视制作室等实训设施。学院拥有一座有80多年历史、以青年命名、可容纳450人的大会堂。整修一新的图书馆藏书18万册,各类报刊杂志300余种,并建有阳光房阅览区、学生学习中心等。学生宿舍可供900名学生住宿,3个餐厅可供1000余人同时用餐。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光纤接入每一间办公室、教室和寝室。
教学设施
学院校园占地25亩,现有建筑面积28200平方米。
教学科研设施完善。拥有一幢13层现代化教学培训大楼。内设42间标准化教室,2个阶梯教室,皆装备了“双向多媒体教学系统”。另有数码式语音室、计算机教育中心、计算机远程教育教室、学院电视台、影视制作室、分体式文科实验室,以及能够提供沪深两地股市实时交易行情并可进行模拟操作的证券与期货专业实验室、计算机实训机房和400多台计算机等。建有445座的青年会堂。学院图书馆藏书17.595万册,各类报刊杂志近300种。学院投资500多万元建设的“校园网”已进入三期工程的尾声。
生活文体设施齐备。青苑宾馆拥有42间标准客房。建有可供1400名学生居住的学生公寓。多功能活动室、乒乓房、桌球室、多功能舞厅、食堂、浴室配套设施等一应俱全。学习与生活设施配套齐全,适应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需求。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00名。其中,专任教师69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9%;专任教师中,中、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94.20%。具有博士、硕士学历学位的教师占总数的64%。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16人,其中专兼职教师90人。专兼职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19人,讲师49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合计占80%;博士12人(4人在读),硕士49人(1人在读),合计约占68%;双师型教师21人,占23%;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58人,占64%,是一支富有朝气、素质较高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科体系
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团队工作)”1个师范类本科专业,以及“青少年工作与管理”、“心理咨询”、“社会工作”、“文秘(涉外文秘)”、“证券与期货”等5个高职专业。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现设有“经济管理”、“证券与期货”、“社会工作与管理”、“文化事业管理”、“公共关系”和“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6个成高专业。
学院现辖青少年工作系、社会工作系和管理系等3个系,设置有“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工作方向)”本科专业1个,“青少年工作与管理、社会工作、心理咨询、文秘(涉外秘书)、证券与期货”等高职专业5个,在校全日制大学生1078人。同时,学院还有成高学生571人,每年培训上海市和全国的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逾10000名。毕业的校友中涌现出局级以上领导干部20余人,处级领导干部70余人,还有一批中小学校校长(书记)。
科学研究
学院不断加强上海市青运史研究会、上海青年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努力构建以“青”字号科学研究为主体、多学科共同发展的科研工作格局。学院教师在青少年问题和青少年工作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学院教师的着作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图书。2010年,学院教师圆满完成了市哲社规划课题《上海民间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状态》。2007年以来,学院教师连续4年圆满完成了年度《上海青年发展报告》的撰着任务。
2010年,学院教师出版了《2006-2009年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蓝皮书》。青年研究中心教师发布的数十个青少年问题和青少年工作的专题研究报告被重要媒体发布后,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强烈反响。学院教师出版的“证券”等专业的专着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学院10多名教师先后荣获团中央、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上海市社科联等机构颁发的十几项科研成果奖。
科研平台
机构设置
学院设有党办院办、教务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人事处、财务处、青少年工作系、社会工作系、管理系、电教网管中心、总务处、公共教学部、图书馆和培训中心,共13个部门。学院还设有上海青年研究中心、应用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计算机教育中心、网络中心。学院同时还是世博志愿者培训市级基地、全国团干部上海培训基地、全国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基地和全国计算机考试中心考点和上海市英语四六级中心考点。
厅各类培训
学院设有培训中心,专业开展团队干部教育培训,形成了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龙头、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为重要依托的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学院从师资、课程、教材、机制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团校自身建设。学院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改进团队干部培训的条件。学院拥有多种规格的培训场地,以及具有86个床位、设施比较齐备的住宿条件。学院建立了网上团校,不断丰富团干部培训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学院团干部培训工作稳步发展。2009-2010年间,学院举办各类班110余次,培训各地各级团干部近10000人次。学院还对近6000人次的各级各类世博志愿者进行教育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学院开展了专升本自学考试辅导、助理社工师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等工作,继续教育工作不断加强。
科研成就
2000年以来,历年高职招生指标都供不应求,均在第三志愿之前录满;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超过95%。学院办学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1998年以来,在教委等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历次办学情况、教学质量检查评估中,学院连年获得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学院2门课程被评为团中央首届精品课程,3个培训项目被评为团中央精品培训项目。获奖数和比例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1998年、2010年,学院分别荣获上海市成人教育“先进集体”称号;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学院连续4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2010年,学院荣获“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工作优秀集体”称号。
未来数年,学院将着力打造“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一流青年学院,努力实现青年学科、青年研究特色化,教学理念、设施、师资队伍现代化,专业、课程建设精品化,交流合作国际化。
获得荣誉
1997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该院连续数次接受市教委组织的办学、教学工作评估,均获得专家和教委领导的好评,评估成绩在全市同类院校中,均名列前茅。
1998年,学院荣获上海市成人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2000年,学院荣获上海市市级机关文明单位称号。
2002年9月,学院在市教委组织的高职高专教学质量检查中,名列全市64所院校前15位,成绩优异。
2003年8月,学院荣获上海市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2005年5月,学院荣获上海市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2007年4月,学院荣获上海市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2009年4月,学院荣获上海市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2010年,学院荣获上海市成人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2010年,学院荣获“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工作优秀集体”称号。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简介
在校生数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体系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厅各类培训
科研成就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