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政策(
英语:Good Neighbor policy;
西班牙语:Política de buena vecindad;
葡萄牙语:Política de Boa Vizinhança)是
美国第32届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新政时期对
拉丁美洲推行的外交政策。该政策的核心原则是不干涉拉丁美洲国家内政,同时强化美国作为“好邻居”的形象。睦邻政策的目标包括保证拉美国家加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不与
轴心国或
共产主义有任何联系;将拉美转变为美国原材料的供应地与商品,包括电影的出口地。罗斯福政府希望通过这个新政策带来新的双边经济发展机会并重申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
美国第32届总统F.D.罗斯福执行新政时期,对拉丁美洲推行的外交政策。早在C.柯立芝政府后期,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主张改善对
拉丁美洲的政策。H.C.胡佛政府对拉美虽仍然实行武装干涉政策,但不得不做些睦邻的姿态。罗斯福就任后正式提出:“在对外政策方面,我认为我国应该奉行睦邻政策。”1936年底在泛美特别会议上,
美国正式承认放弃武装干涉政策。其内容包括:不干涉拉美国家内政;撤回在拉美各国驻军;订立互惠贸易协定;对拉美各国实行经济援助。同时,罗斯福政府先后废除了干涉
古巴的普拉特修正案;取消派军队去
墨西哥的权利;从
海地撤军;放弃干涉
巴拿马共和国和
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权利;同古巴等10多个
拉丁美洲国家订立了互惠贸易协定等。
美国基本上放弃直接武装干涉,主要是拉美人民长期斗争的胜利,有利于他们后来的反美斗争。而美国和拉美关系的改善,也有利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半球国家反
法西斯主义统一战线的形成和美国在
政治经济学上控制拉丁美洲。事实上,
美国并未停止对拉美各国的控制、干涉和颠覆活动,不过手段更为隐蔽而已。
睦邻政策是美国从以传统方式干涉拉丁美洲转移的一步,它依然是保证美国在西半球政治
霸权的工具。与
西奥多·罗斯福武力干涉不同,
富兰克林·罗斯福依靠经济手段和外交方法对
拉丁美洲国家进行干涉。一些与美国合作的国家,像
墨西哥,
哥伦比亚和
委内瑞拉,很快加入了二战盟军,并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
为了缓和与拉美国家的紧张关系,睦邻政策表达了美国对于拉美国家“平等”“不干涉”的意愿。这一政策的提出是因为从20世纪以来,
美国的外交政策如“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逐渐招致了拉美国家的反对情绪。大棒政策是美国第26任总统老罗斯福于就职期间(1901-1909)提出的外交政策,依靠大棒政策,美国在
拉丁美洲地区逐渐获得了的掌控权。为了平息这种反对情绪,睦邻政策强调了美国对于拉美国家的尊重。
由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睦邻政策从修复美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关系转变为保护西半球团结与和平、对抗纳粹影响、保证南美地区战时物质和资源的安全。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3年3月4号就职
宣誓上说:“至于外交政策方面,我会尽本国所能,来做一个好邻居,尊重自己也尊重其他国家的权利,尊重他与世界其他邻居许下的诺言。”
睦邻政策终结了
美国海军对
尼加拉瓜和
海地的占领与许多协议的诞生。同时它还试图重新定义美国人对
拉丁美洲人的看法,保证西半球团结。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小罗斯福在1940年8月建立了美洲事务协调办公室(OCIAA)并任命
纳尔逊·洛克菲勒为领导。实质上,OCIAA是美国政府的宣传工具,用来按照美国人的视角定义拉丁美洲社会。他们认为,好莱坞电影的力量可以赢得拉丁美洲人民的心与思想,进而促进
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友谊。于是他们鼓励电影公司雇佣拉丁美洲人,制作展现拉美正面形象的影片。进而,他们要求影片制造商克制传播负面信息影片的制作。这催生了许多影片,像卡门·米兰达主演的The Gang's all here(黑帮都在这里),
迪士尼公司电影致候吾友、三骑士等。睦邻政策的文化影响还包括CBS电台推出的“你好 美洲”等节目。
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
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最支持美国的地区。然而,由于
阿根廷并不归从于盟军而选择中立,
美国决定对其实施
经济制裁。在当时拉丁美洲地区最盈利最先进的阿根廷电影产业逐步丧失它在
西班牙语市场的份额。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将自己的邻居重新定位,从地缘的角度转变为政治层面,努力帮助
欧洲和
日本恢复战后经济。这一决定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拉丁美洲。由于二战的结束,
美苏冷战时代的开始,美国感到保护西半球免受
苏联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政治形式,以及
计划经济的影响的重要性,这与睦邻政策不干涉内政的宗旨矛盾,所以开启了新一轮美国干涉拉丁美洲政治的篇章。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冷战结束,为了减少并终结苏联对
拉丁美洲地区的影响,
美国间接或直接的干预了多次疑似社会主义或者民族主义的运动,并自1960年代
古巴导弹危机后以间接和直接的形式在拉美国家推翻多个具亲苏联和社会主义的
左派政府,建立
右派军政府独裁政权,直至1980年代后期才开始
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