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佑新乐图记》是由宋代阮逸、胡瑗共同撰写的音乐著作,共计三卷。阮逸,字天隐,福建建阳人,天圣年间进士,曾任多个官职。胡瑗,北宋初期的著名学者,对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部作品是在仁宗景祐三年(1036)二月,由于李照《乐》的争议,朝廷特别下令校正钟律之后完成的。书中详细记载了律吕、黍尺、四量、权衡等方法,以及钟磬、晋鼓等乐器的制作规范。该书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阮逸
阮逸,字天隐,福建建阳人,天圣年间进士。他的职业生涯始于担任镇江军节度推官,后来晋升为太子中允。他在康定元年(1040)提出了《钟律制议》。庆历三年(1043)开始设立武学,阮逸被任命为武学教授,随后转任国子监丞,升迁至屯田员外郎、睦亲宅教授。到了皇祐五年(1053),他被特别提升为户部员外郎。
胡瑗
胡瑗,北宋初期的著名学者,对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他的生平事迹详见《周易口义》。
创作背景
仁宗景祐三年(1036)二月,因为李照《乐》的内容被认为存在问题,朝廷特别下令校正钟律,依照《周礼》及历代史志的规定制定标准。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皇祐五年(1053),最终完成了新的乐曲并呈报给皇帝。《皇佑新乐图记》就是记录这一过程的作品。
内容特点
《皇佑新乐图记》上卷主要记载了律吕、黍尺、四量、权衡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横向测量黍粒来确定长度单位。因此,书中描述的音调偏高。中下两卷则详细考察了钟磬、晋鼓以及其他乐器如三牲鼎、鸾刀的制造规格,这部分内容非常精确且有价值。这本书是现存最早的、最为完整的乐类著作之一,对于研究中国古典音乐理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版本流传
《皇佑新乐图记》的版本流传广泛,包括《四库全书》本和《学津讨原》本。其中,明代文渊阁的抄本曾被借用,宋朝陈振孙、元朝吴寿民以及明朝赵开美的跋语都对此书的来源和历史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参考资料
皇佑新乐图记.ChineseTextProject.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