髑髅赋
东汉辞赋家张衡创作的赋
《髅赋》是东汉辞赋家张衡创作的一篇赋。此赋虚设张平子周游四方时遇见了庄子髑髅后与之对话的故事,对话中,髑髅讲了一番“生为劳役,死为休息”,死了就能“与道逍遥”的道理。全赋言简约而意显直,寓意深,曲折流畅,在浓郁的情感中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写得真切感人。
作品原文
髑髅赋
张平子将游目于九野,观化乎八方。星回日运,凤举龙骧。南游赤岸,北陟幽乡。西经昧谷,东极扶桑。于是季秋之辰,微风起凉。聊回轩驾,左翔右昂。步马于畴阜,逍遥乎陵冈。顾见髑髅,委于路旁。下居淤壤,上负玄霜。
平子怅然而问之曰:“子将并粮推命,以夭逝乎?本丧此土,流迁来乎?为是上智,为是下愚?为是女人,为是丈夫?”
于是肃然有灵,但闻神响,不见其形。答曰:“吾,宋人也,姓庄名周。游心方外,不能自修。寿命终极,来此玄幽。公子何以问之?”
对曰:“我欲告之于五岳,祷之于神。起子素骨,反子四支。取耳北坎,求目南离;使东震献足,西坤受腹。五内皆还,六神尽复。子欲之不乎?”
髑髅曰:“公子之言殊难也。死为休息,生为役劳。冬水之凝,何如春冰之消?荣位在身,不亦轻于尘毛?飞锋曜景,秉尺持刀。巢许所耻,伯成所逃。况我已化,与道逍遥。离朱不能见,子野不能听。尧舜不能赏,桀纣不能刑。虎豹不能害,剑戟不能伤。与阴阳同其流,与元气合其朴。以造化为父母,以天地为床褥。以雷电为鼓扇,以日月为灯烛。以云汉为川池,以星宿为珠玉。合体自然,无情无欲。澄之不清,浑之不浊。不行而至,不疾而速。”
于是言卒响绝,神光除灭。顾盼发,乃命仆夫,假之以巾,衾之以玄尘,为之伤涕,于路滨。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髑髅(dú lóu):死人头骨
张平子:即此赋作者张衡
化:指万物的生息变化。
骧(xiāng):马昂首奔驰
赤岸:传说中的极南之地,一作“赤野”。《吴越春秋》:“禹……南逾赤岸。”一作“赤野”。
幽乡:指幽都,传说中的极北之地。《尚书·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昧谷:传说中的极西之地,为日落之处。《尚书·尧典》:“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极:至。扶桑:相传生长于东方极远之地的神树。《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步马:指松弛缰绳使马缓步慢行。畴阜(chóu fù):田野和高地。
逍遥:安闲自得貌。
玄霜:严冬的寒霜。
并粮推命:缺粮而死。并粮,即并日而食,因缺少粮食,不得不几日一餐。推,通“摧”。
夭逝:短命早死。
肃然:风动之声,此指神灵前来而产生的声响。
方外:世俗之外。《庄子·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
玄幽:阴冷的隐暗处。
起:义近“生”。《国语·吴语》:“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反:同“返”。支:通“肢”。
五内:指脾、肺、肾、肝、心五脏。
六神:古人认为人的五官及心脏都有神明主宰,称为六神。
秉尺持刀:比喻承受各种劳役。尺、刀,本指女工裁制衣裳的工具。
巢许:巢父许由,传说为尧时的隐士,尧让天下于二人,二人以居官掌政为耻而不接受。
伯成:指伯成子高,相传尧时立为诸侯,舜传位于禹,伯成辞官归耕,事见《庄子·天地》。
化:死亡。
道:古人认为有一种主宰宇宙的永恒的力量,并把它称为道。逍遥:形容闲放不拘,怡然自得。
离朱:即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视力极佳,能在百步之外看见秋毫之末。
张先:即师旷春秋晋国的乐师,善辨音律以测吉凶。
阴阳:古人心目中的两种形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流:移动游荡。
元气:指天地未分之前的混一之气。
造化:指自然界的创造化育。
地:一作“坠”。
鼓扇:鼓风和扇风。动橐扇风为鼓,以扇扇风为扇。
云汉:天河。池:护城河
轸(zhěn):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这里代指车。
假:借,这里指铺垫。缟巾:用细白的生丝做的佩巾。
衾:覆盖。
酹(lèi)动词,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
1.
髑髅(dú lóu):死人头骨
2.
张平子:即此赋作者张衡
3.
化:指万物的生息变化。
4.
骧(xiāng):马昂首奔驰
5.
赤岸:传说中的极南之地,一作“赤野”。《吴越春秋》:“禹……南逾赤岸。”一作“赤野”。
6.
幽乡:指幽都,传说中的极北之地。《尚书·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7.
昧谷:传说中的极西之地,为日落之处。《尚书·尧典》:“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8.
极:至。扶桑:相传生长于东方极远之地的神树。《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9.
步马:指松弛缰绳使马缓步慢行。畴阜(chóu fù):田野和高地。
10.
逍遥:安闲自得貌。
11.
玄霜:严冬的寒霜。
12.
并粮推命:缺粮而死。并粮,即并日而食,因缺少粮食,不得不几日一餐。推,通“摧”。
13.
夭逝:短命早死。
14.
肃然:风动之声,此指神灵前来而产生的声响。
15.
方外:世俗之外。《庄子·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
16.
玄幽:阴冷的隐暗处。
17.
起:义近“生”。《国语·吴语》:“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18.
反:同“返”。支:通“肢”。
19.
北坎、南离、东震、西坤:古人以八卦分配八方,其中以北方为坎,南方为离,东方为震,西方为坤。《周易·说卦》:“坤为腹,震为足……坎为耳,离为目。”受:同“授”。
20.
五内:指脾、肺、肾、肝、心五脏。
21.
六神:古人认为人的五官及心脏都有神明主宰,称为六神。
22.
秉尺持刀:比喻承受各种劳役。尺、刀,本指女工裁制衣裳的工具。
23.
巢许:巢父许由,传说为尧时的隐士,尧让天下于二人,二人以居官掌政为耻而不接受。
24.
伯成:指伯成子高,相传尧时立为诸侯,舜传位于禹,伯成辞官归耕,事见《庄子·天地》。
25.
化:死亡。
26.
道:古人认为有一种主宰宇宙的永恒的力量,并把它称为道。逍遥:形容闲放不拘,怡然自得。
27.
离朱:即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视力极佳,能在百步之外看见秋毫之末。
28.
张先:即师旷春秋晋国的乐师,善辨音律以测吉凶。
29.
阴阳:古人心目中的两种形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流:移动游荡。
30.
元气:指天地未分之前的混一之气。
31.
造化:指自然界的创造化育。
32.
地:一作“坠”。
33.
鼓扇:鼓风和扇风。动橐扇风为鼓,以扇扇风为扇。
34.
云汉:天河。池:护城河
35.
轸(zhěn):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这里代指车。
36.
假:借,这里指铺垫。缟巾:用细白的生丝做的佩巾。
37.
衾:覆盖。
38.
酹(lèi)动词,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
白话译文
张平子将要周游遍览九州之野,观看万物风情于四面八方。应合着众星的回旋和白日的运转,如凤飞举,如龙腾骧。往南游至赤岸,向北登临幽都,朝西经过昧谷,赴东来到神树扶桑。这时恰逢深秋时节,微风轻动,便觉阵阵寒凉。聊且回转轻轩车驾,左马翔驰,右马奋昂。松弛马缰慢步在田野和高地上,逍遥逸娱在丘陵和山冈。回头看见一具髑髅,委弃在道路之旁。下边居于淤泥朽壤,上边负载寒凉的白霜。
平子深怀感叹而询问髑髅说:“您是因缺食受饿摧折了性命,而早离人世的吗?是原来就死于此地,还是流徙迁移而来?是高等的智者,还是下等的愚民?是女人,还是男子汉?”
于是风声响动而有神灵,只听见神灵的声响,却不见神灵的身形。神灵回答说:“我是宋国人,姓庄名周。长年游娱心志于世俗之外,不能自我修戒身行。寿命终尽,便来到这阴暗之地。公子您为什么要加以询问?’’
张平子对髑髅说:“我打算求告五岳之神,祈祷天地神灵。还您的生命,归返您的四肢;向北坎取回双耳,向南离求得双目,命令东震献上双足,命令西坤奉授腹身;五种内脏全部还体,六类神明尽数恢复。您希望这样吗?”
髑髅说:“公子的话实在让我难以从命。人的死亡实为长久休息,而生存实为服役辛劳。冬季众水的凝结,哪里像春天坚冰的消融那样自由自在?瓜尔佳·荣禄官位在自己身上,不是轻于尘土羽毛吗?疾飞的箭锋闪耀寒影,尺刀之类的劳役缠绕在身,这就是巢父许由所以感到耻辱,伯成子高所以要逃官的原因。何况我已亡化为异物,与大道一起逍遥自在。善视的离朱看不见我的身形,善听的师旷听不到我的声音;唐尧、虞舜不能对我施以奖赏,夏桀、殷纣不能对我施加严刑;虎豹猛兽不能加害于我,剑戟利刃不能使我受到伤损。我与阴阳之气一同游行,与混沌之气同样淳朴。以神圣的造化为父母,以广阔的大地为床褥;以雷鸣电闪为鼓风助力,以红日皓月为灯烛;以无际的天河为川流城池,以众星列宿为珍珠美玉。与宇宙自然合为一体,没有七情,没有六欲。再加澄定也不会变得清明节,再加浑荡也不会变得混浊。不用行走便可到达各处,不须疾驰而行却显得十分迅速。”
这时髑髅言语结束,音响灭绝,神异的灵光也熄灭。张平子左顾右盼,发车而行,因而命令仆从车夫,为髑髅垫上洁白的丝巾,再覆盖上玄黑的泥土。为这髑髅感伤流涕,庄敬地酬祭在大路旁边。
创作背景
此赋应是永和三年(138年)作者上书乞骸骨前后所作,情节从《庄子·至乐》中的“庄子之楚,见空髑髅,然有形,檄以马捶,因而问之”一段化出,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据《后汉书》,作者任侍中之后,刘保“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恐其毁己,皆共目之。……阉竖恐终为己患,遂共谗之’’。在黑暗政治下有话不能说,正义不能伸张,作者内心又隐含有空虚和彷徨,于是创作此赋,借骷髅之口表达其对荣位和政治的厌倦。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赋以散文笔法,用对话的形式,伸展庄子《至乐》篇中庄子以马捶击髑髅而与之相问答之意。似真似幻,令读者渐入境界。以先扬后抑之笔,始写游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观化八方,遍赏人间美景之悠哉乐哉,反衬后文。转而绘晚秋荒凉之景,又为髑髅出现烘托渲染。哀其不幸而愿为之起死复生,进一层铺垫。紧接笔意逆转,髑髅所言将作者所欲抒写之要旨和盘托出:“荣位在身,不亦轻于尘毛?”世人碌碌追逐,实在是累。死则“尧舜不能赏,桀纣不能刑,虎豹不能言,剑戟不能伤。”于上无君,于下无臣,天人合一,自由无限,亦是极乐。同髑髅对话的情节本身已给人以悲凉恐惧之感,加以髑髅所说的到只有死后才得休息,更显出作者悲苦的心境。结尾写对髑髅“假之以缟巾,衾之以玄尘”,并且“为之伤涕,酬于路滨”,表示了作者对髑髅深切的同情。然而,作为缜密群科的科学家,作者并不会相信虚无之存在,亦不似老庄之遁世消沉,而是于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忠贤受谗遭逐之现实间极含蓄蕴藉的激愤呐喊。
全赋言简约而意显直,寓意深邃,曲折流畅,语少洋洋洒洒的铺叙描写,无丽句腴辞的堆砌雕饰在浓郁的情感中,包含着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写得真切感人。
名家点评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逵夫:这篇赋可以说是东汉中期黑暗的社会现实在作者心灵上的投影。(《汉魏六朝赋点评》)
湖南文学会副会长马积高:此篇则从《庄子·至乐篇》中化出,对死亡发出了赞叹,表现了严重的悲观厌世思想。……这是社会矛盾激化时期封建士大夫精神极端苦闷的一种反映。从这一角度看,他的这篇赋同《思玄》、《归田》的精神是相通的,它们都从一个侧面表现东汉正在腐朽、沉落,只是这篇赋中作者的情绪更为颓唐和激愤罢了。(《赋史》)
作者简介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市西鄂(今卧龙区石桥镇)人。曾在京师洛阳市就读于太学。后两度担任掌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即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首次解释月食的成因。著有天文著作《灵宪》,又有诗赋,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名家点评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