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水金睛兽
《西游记》中牛魔王坐骑
避水金睛兽(又名避水兽)是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牛魔王的坐骑,首次登场于西游记第六十回。避水金睛兽是有特定法力的灵兽,性情通灵,虽忠实,但不识气味,只能辨别容貌,貌似麒麟龙口市、狮头、鱼鳞、牛尾、虎爪、鹿角,全身赤红,能腾云驾雾,会浮水。
在西游记第六十回中,牛魔王与孙悟空武斗后赴龙精之宴,牛魔王骑乘避水金晴兽进入乱石山碧波潭,孙悟空跟随其后化为牛魔王形态,牵走了避水金晴兽。
避水金睛兽对牛魔王而言突出了牛魔王在众魔王中的王者风范。避水金睛兽是孙悟空二调芭蕉扇中的线索,也是串联故事发展的重要引线,让二调芭蕉的情节生动曲折,更为牛魔王和孙悟空的进一步矛盾作下了铺垫。碧水火眼金睛兽的作用不单是牛魔王的配物,还有着发展情节,展现人物性格的作用。避水金睛兽的形象随着《西游记》的影视化也多有登场,如《西游记》《火焰山》等作品。
形象设定
形象演变
避水金睛兽的总体形象不脱麒麟、狮子、龙或赑屃,所谓“避水”之兽实际上就是犀牛,避水金睛兽当以犀牛为原型。至迟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黄河流域还有犀牛存在。此后随着气候的变化,犀牛逐渐南迁。古人记载的犀牛多是文化、神话意义上的一种异兽,传说中犀牛角最常见、最重要的功能即“避水”,所以,牛魔王的坐骑以“避水”为名。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中,二郎神不小心射碎了锁魔宝镜,从镜中逃走了“金睛百眼鬼”和“九首牛魔罗王”,这金睛之怪与牛魔之王同进同退、携手出现,因此牛魔王的坐骑名为避水金睛兽。
角色外貌
避水金睛兽长相酷似麒麟,龙口、狮头、鱼鳞、牛尾、虎爪、鹿角,全身赤红。
能力
避水金睛兽属于有特定法力的灵兽,腾云驾雾,上天入海,无所不能达,不识气味,可辨别容貌。
角色性格
避水金睛兽在性格上表现出对主人的极高忠诚。它只认牛魔王的样子,对其他人的模样则无法辨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辨识能力,但也使得它在忠诚于主人方面更加坚定。性情通灵,能够感知主人的情绪和意图,视觉器官发达,但嗅觉器官比较迟钝。
主要经历
牛魔王跨上避水火眼金睛兽入乱石山碧波潭后,孙悟空跟随其后化为牛魔王形态,牵走避水金睛兽,来到芭蕉洞骗走了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直至牛魔王发现碧水金睛兽被偷,随即返回洞内,发现碧水金睛兽在芭蕉洞下边,才知受骗。
影响价值
避水金睛兽对牛魔王而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首先,它突出了牛魔王在众魔王中的王者风范。在《西游记》中,妖怪之多,数不胜数,魔王之貌,各有形态。其次,众魔王中拥有坐骑的仅此牛魔王一人。在法力法术上,各类魔王并没有一争高下。但众魔王中的一类本身没有坐骑且自身为神仙佛祖的坐骑,单从这点来看,牛魔王就显示出了他高人一等的地位。最后,牛魔王骑坐骑的神态也是意气风发,英气逼人。第六十回中写到“他才卸了盔甲,穿一领鸦青剪绒袄子,走出门,跨上避水火眼金睛兽,着小的们看守门庭,半云半雾,一直向西北方而去”,“好大圣,即现本象,将金睛兽解了缰绳,扑一把跨上雕鞍,径直骑出水底。到于潭外,将身变作牛王模样,打着兽,纵着云,不多时,已至翠云山芭蕉洞口,叫声'开门!”一真一假,一实一虚,即使是孙悟空假扮,也把骑兽魔王的英武之姿展现得活灵活现。此外,十分重要的一点是,避水金睛兽是孙悟空二调芭蕉扇中的线索。开始牛魔王与孙悟空罢战为始,骑兽赴宴,到孙悟空偷兽骗扇,最终牛魔王发现丢兽,再回洞寻兽,获知受骗。碧水火眼金睛兽成为了串联故事发展的重要引线,让二调芭蕉的情节生动曲折,更为牛魔王和孙悟空的进一步矛盾作下了铺垫。随后的情节中,牛魔王伪装成了猪八戒,骗回了芭蕉扇。这二调芭蕉扇,正是通过展现牛魔王和孙悟空的智斗过程而产生。综上所述碧水金睛兽的作用不单是牛魔王的配物,还有着发展情节,展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2024-07-18
西游记 (1986).豆瓣电影.2024-07-19
火焰山 (1958).豆瓣电影.2024-07-19
《西游记》第17集 三调芭蕉扇.CCTV节目官网.2024-04-01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中国哲学书电子图书馆.2024-07-18
西游记.豆瓣.2024-07-19
西游记 西遊記 (1996).豆瓣电影.2024-07-19
西游记 (1999).豆瓣电影.2024-07-19
西游记 (2010).豆瓣电影.2024-07-19
西游记 (2012).豆瓣电影.2024-07-19
目录
概述
形象设定
形象演变
角色外貌
能力
角色性格
主要经历
影响价值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