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廷(1796年-1861年),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广东顺德人,
清代学者、史学家。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父、叔都是当地的名士,家中收藏有不少图书,廷枬从小好学,“成童时即尽读父书,下笔有奇气”。由于他年少时即丧父,家境很是困难,靠他母亲抚养长大。他在科举上并不得意,直至1834年三十九岁时才考中个副榜贡生,以后历任
澄海区训导、广州越华书院、粤秀书院的监院、学海堂的堂长和广东海防书局总等职。
梁廷枬由于受父亲的影响,自少就对书画金石之道甚嗜好。其后由于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均落第,遂转而致力于训考据,撰写了《金石称例》等十多部著述,涉及文学、历史、词章、戏剧、音律等领域,其中不乏振聋发聩之见,颇为时人所推崇。
梁廷枬在青壮年时对整理历史故籍很有兴趣,常不乏眼光独到之作,钻在故纸堆里进行考订。西方
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促使他关心起时事,注意研究西方国家的政治和历史、地理情况。1836年,粤海关监督豫坤聘他总修《粤海关志》和主持广东海防书局总纂《广东海防汇览》,得以浏览了有关中西方经贸与文化交往的大量资料,由此开始了解到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加深了对民族危机的警觉,进而孜孜不倦地学习从西方传播来的新知识,寻求御侮救国之路。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编成《粤海关志》三十卷,分十四个门类,辑存了大量鸦片战前中外贸易情况的珍贵资料,记载了西方
殖民主义者日益加剧的侵华活动,并汇集了
清朝对外政策的有关文件,为当时和后人研究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关系提供了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罂粟战争前夕,梁廷枬在广州越华书院任监院,
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赴粤查办鸦片,首先就会见了他。早在十多年前,当林则徐任
杭嘉湖平原道时,就已读到梁廷枬所著书,对梁的才识很赏识。到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赴
广州市前,又托人请梁廷枬将他前在海防书局编纂的“所有诸国禀件、禁令及沿海要隘、诸营县界域道里、墩营炮械”等资料“摘其切要有关海事,畅为图说”,以供参考。梁廷枬乃“就局中录为巨”,托人呈献给林则徐。林则徐抵达广州后,下车伊始,就亲自登门拜访,向梁廷枬请教关于筹防战守的问题。两人“谈极畅”,梁廷枬尽其所知,“为规画形势,给海防图以进",梁廷枬所在的越华书院也成为
林则徐钦差大臣的行辕。林则徐依靠梁廷枬等爱国知识分子的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帮助,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梁廷枬则利用他对当地情况熟悉的有利条件,出谋划策,积极支持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和抗击
英国侵略者的斗争。林则徐被遣戍新疆后,梁廷枬继续受聘于后任两广总督
祁贡、
徐广缙幕中,帮同筹办团练。
以前
中原地区对西方国家的情况了解得甚少或者沿袭旧说,以讹传讹。梁廷枬开始对西方世界也是知道得很不准确,例如在《
粤海关志》中,他和时人(包括
林则徐、
魏源等在内)把
北美洲和非洲混为一谈,认为
加拿大和美利坚都在非洲。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他在《合省国说》中作了纠正。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梁廷枬并未因中方战事失利而消沉,而是痛定思痛,倾注于对西方列强的史地、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系统研究,撰写了中国第一部介绍美国国情的专著《合众国说》三卷。
1844 年编写成了《耶稣教难入中国说》、《粤道贡图说》、《合省国说》三书,随后又编成《兰仑偶说》一书(所谓兰仑即
伦敦,系用以泛指
英国)。这四部书于1846年正月合编一起,名曰《海国四说》。这些书补充了
林则徐编译的《
四洲志》的记载,虽不如
魏源所编的《
海国图志》包罗的范围那么广泛,但在当时也是了解西方国家政治和地理、历史的很有价值的参考书。与此同时,1845年,他又另编著有《英吉利国记》一书,“录其治革世次,因及其积年争据之由”,特别对英国商业贸易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
1848年,梁参与了
广州市士民反对英国外交官擅入
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的斗争。1854年,他写了《
夷氛闻记》一书,真实地记叙了两次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广东省军民反击列强入侵的全程,是研究鸦片战争的重要史料。
梁廷枬的主要著述尚有《
南汉书》、《东坡事类》、《论语古解》、《藤花亭曲话》等共38种。
梁廷枬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倡导“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先驱之一。他在推介西方文化之时,充分肯定了其进步的政治制度,流露出对西方先进国家的法治制度与民主制度的朦胧向往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