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文扬
中国年轻一代科幻作家
柳文扬(1970年7月5日—2007年7月1日),中国年轻一代科幻作家,70年代初生于北京,毕业自北京工业大学,一度旅居成都市,后来定居北京。90年代初开始在《科幻世界》等科幻杂志上发表多篇作品,曾以《外祖父悖论》《毒蛇》《去告诉她们》《一线天》等数次荣获银河奖。2000-2003年于畅销杂志《惊奇档案》担任主笔。这本集幻想、惊奇、游戏为一体的全彩版杂志,因为有柳的加盟,销量突破10万。柳文扬的处女作《黛茜救我》刊登于《科幻世界》1993年十二月刊,此后便长期成为该杂志的供稿人。从1993年到2006年,柳文扬创作了诸如《一日囚》《外祖父悖论》等短篇小说和《解咒人》等长篇小说,尤以刊登于《科幻世界》1999年七月刊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最为出名。2007年7月1日,柳文扬因罹患脑癌去世。
人物简介
柳文扬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闪光的生命》,长篇小说《神奇蚂蚁》等。近作《废楼十三层》发表于《科幻世界》2006年第十一期,并荣获2006年度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认为最有想像力的文字是“带着锁链跳舞”的文字,只有限制下的想像才能发挥想像的潜力,才更美丽。
2007年7月2日凌晨,柳文扬因患脑瘤去世,年仅37岁。
主要作品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中短篇小说
参考资料:
作品风格
温暖的感觉
柳文扬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他的故事好看,而且,让人觉得温暖。
说到柳文扬,就不得不提他为SFW写的相当数量的封面故事。写命题作文是很受限制的,作品难得出新,柳文扬却往往有出人意料之作,应该归功于他文章中深厚的文化内涵,正如1999年2期SFW的封面故事《新发现》中提到的——“文明的统一,爱情,婚姻,血缘的融洽……”文化内涵的包蕴,使得柳文扬讲述的故事就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
在柳文扬的封面故事中最初给我深刻印象的,是1999年第一期SFW上的《故事床》,刘易斯洛尤的画被他演绎成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这篇故事可以看成柳文扬短篇的一个代表作。这个故事体现的风格在他以后的封面故事中一以贯之。
快速的节奏
柳文扬的故事节奏快,构思新巧,从一个小的切入面上展开波澜起伏的故事。他的故事中很少出现什么特别艰深的科学术语,也从不在文章里抛出大段的议论去诠释什么深奥的道理。他总是极力缩短着读者与故事主人公的距离,用细节来渲染临场意识和逼真感,朴素自然,贴近生活,平实洒脱。他的故事也不会讲得很“满”,文章里宽厚的文化内涵,给读者留下很大的再创造的余地。
在文章中,柳文扬写人述事多运用白描手法,文字简单朴素,又生动鲜明,有很强的表现力,画面与色彩、声音的杰出组合,营造出不一般的效果。像《故事床》、2000年度获奖作品《一线天》,看下去就象一部很好看的电影。
幽默而温厚
柳文扬的述说风格是幽默温厚的,这应该说是他作品最大的一个特点。他善于运用细节来获取令人捧腹的效果,比如1999年第3期上的《只需一个字》,2000年8月的《一线天》,都体现了他这种幽默才能,文章里的女主角G-56是我钟爱的一个人物形象,她的话语总让人忍俊不禁,她的狡黠聪慧以及顽皮,使她成为中国原创科幻文学人物画廊中独特的“这一个”。我总以为,在众多的以虚拟现实为题材的短篇作品中,《一线天》以及《海水与火焰》是相当杰出的两篇。
乐观的精神
在柳文扬的作品中,总是透出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即使是如《去告诉她们》这样悲剧性的题材,柳文扬也不会把它写得萧索灰暗,正如天空虽有乌云,乌云却有着闪亮的金边,昭示着将至的光明。比如他的比较近的作品《一日囚》,那位时间的囚犯身上仍然有着热切的“活着”的信念。幽默乐观或者忧郁警世,只是风格的不同,并不能以此来判定文章内涵的深刻与否。柳文扬作品中的人物,多是平凡的普通人,即使那些人是以不寻常的样貌形态出现。那些人心中蕴涵着巨大的善良和真诚,他们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竭尽所能去帮助别人,尽管有时这种帮助是微不足道的,没有结果的。可以说柳文扬的作品有强烈的“非英雄”色彩,他表现着普通人的美好感情,表现普通人的伟大灵魂,他讲述的那些故事,也许发生在遥远的异星,却合情合理,有笑有泪,就象发生在我们身边,充满人世间的忧郁和温馨,让读者觉得生命的美好,以及平凡小事的美妙。
创作特点
柳文扬以其温情脉脉的笔触、幽默动人的文字、灵动飞扬的文采,吸引了无数读者。柳文扬在作品中一以贯之的理念是“好玩”。他把每一篇文章都写得很有意思,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阅读乐趣。在柳文扬的笔下,枯燥、晦涩难懂的科学问题、科学研究都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类比表达出来。作为一个科幻小说家,他总是从人文方面去观察科学,总是带着一种人文的关怀。柳文扬好友、科幻小说作家星河说:“科学在文扬眼中不那么遥远和古板,成为一种可以直白叙述和通俗解释的东西。”柳文扬之所以做得那么好,是由于“他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自身的智慧、飞扬的文采以及他人难以企及的幽默感”。
轻松幽默的语言是柳文扬的科学随笔最显著的特色,“平常的科普作品通常都是对科学知识一般性的论述,而柳文扬却用很有文采的语言把科普写得非常具有趣味性。解构、调侃西游记,我们觉得很容易,并且这样的语言在网上随处可见,然而能够把这种轻松幽默的语言运用到科普作品中,实属不易。”这种把幽默融入写作的方式成为柳文扬作品的显著特色。
相较同时代的那批科幻作家,柳文扬珍贵的特质是行文中不用刻意设置包袱就自然流露的幽默感和温暖。不过,他相当一部分的短篇是类似半命题作文形式的《科幻世界》封面故事,篇幅和主题的限制本就束缚了作者的创想。另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就是时代的局限。他的部分短篇还有明显的期刊文章特点。但他更多的文章则剥离了匠气,在他平日轻快幽默文笔之下也有冷峻压抑的风格存在。然而,相比他的短篇小说本身,更珍贵的是那些仍然闪亮的、可以延展出无限可能的科幻点子。
获得奖项
《戴茜救我》获得1993年第五届中国科幻小说奖三等奖
《圣诞礼物》获得1994年第五届中国科幻小说奖二等奖
《毒蛇》获得1997年第九届中国科幻小说奖三等奖。
《一线天》获得2000年第十二届中国科幻小说奖三等奖。
《是谁长眠在此》获得2001年度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一日囚》获得2002年度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废楼13层》获得2006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人物评价
柳文扬擅长运用白描手法,文字简单朴素,又生动鲜明,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新世纪读者的阅读口味完全接轨。构思新巧,能从一个小的切入面展开波澜起伏的故事,对场面极强的把握能力,故事的电影感觉强烈,他的小说有改编成影视剧本的潜质。文字风格幽默,同时兼具温和的特点,在细节上的妥善运用,使得作品有了令人捧腹的效果。《只需一个字》(《科幻世界》1999年3期),《一线天》(《科幻世界》2000年8月)都是很好的例子。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柳文扬.豆瓣.2024-10-02
柳文扬.豆瓣.2024-07-27
戴茜救我(上).喜马拉雅.2024-07-28
七月上,柳文扬.中国数字科技馆.2024-07-10
外祖父悖论.白鹿书院公益图书馆.2024-07-28
柳文扬.晋江文学城.2024-07-28
废楼十三层.中国数字科技馆.2024-07-28
柳文扬短篇集.晋江文学城.2024-07-27
37.豆瓣.2024-08-25
37.本本书屋.2024-08-25
冰冷的科幻需要一个诗人——柳文扬.北京科学传播融媒体平台.2024-08-25
当科普遇到柳文扬.中国科普作家网.2024-07-10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主要作品
出版图书
中短篇小说
作品风格
温暖的感觉
快速的节奏
幽默而温厚
乐观的精神
创作特点
获得奖项
人物评价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