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1835-1880),
波兰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教育家。以其卓越的演奏技巧和深情的音乐作品而闻名,创作了包括两部小提琴协奏曲、《莫斯科的回忆》《浮士德幻想曲》《传奇》以及两首辉煌波兰舞曲等在内的多部经典作品。他的持弓法被称为“维尼亚夫斯基持弓法”,对后世小提琴演奏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物经历
维尼亚夫斯基1835年7月10日出生于波兰的卢布林,父亲是医生,母亲善弹钢琴。他的音乐天份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被发掘,当他八岁时有位
捷克小提琴家听了他演奏后,马上表示:“He will make his name for himself。”他六岁起便爱上
小提琴,八岁已能参加四重奏的演奏。1843年,他八岁时母亲带他投考巴黎音乐学院,这所世界闻名的音乐学院有一条清规戒律,不收12岁以下的外籍学生,在此之前他们曾经拒绝过少年
弗朗茨·李斯特的入学请求,但是这次院长奥柏破例收下了维尼亚夫斯基。他被巴黎音乐学院接受,进去J.Clavel的小提琴班, 一年后他转到Lambert Massart的门下,1846年毕业时,他以辉煌的技巧和深刻的理解力演奏了
乔望尼·维奥蒂《第17小提琴协奏曲》,获毕业比赛第一名,这时他只有11岁,尚不到巴黎音乐学院的入学年龄。
毕业于该校之后他私下 还与Massart学了两年。1848年他与他的弟弟(弹钢琴)一起于
巴黎开了一场音乐会之后,他们更前往
圣彼得堡开了五场非常成功的音乐会,甚至当时已在宫廷中担任独奏家的
比利时小提琴家Henri Vieuxtemps也称赞不已。
同年秋天他回到
波兰,结识了一位波兰作曲家Stanislaw Moniuszko(1819-1872),他开始尝试作曲,同时也感到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有些不足,隔年15岁的他又回到巴黎音乐院学和声,一年后他便毕业。
当他学生的日子一结束,他便以一位旅行演奏家的身份到处表演。1851-1853年光在俄国他就与他的弟弟举行了200场的音乐会。如此频繁的演出,除了为他们带来好评外,也遭致一些负面的批评,其中包括有位
俄罗斯作曲家也是乐评家的Alexander Serov便警告大家不要吹捧这些天才,并认为这两兄弟仅能炫耀技巧而已。然而Henryk很快便证明他不只是位炫技者。到1853年他已创作并出版了有14首作品。
1858年维尼亚夫斯基与
安东·鲁宾斯坦在巴黎合作演出。后来
鲁宾斯坦便极力邀请维尼亚夫斯基与他前往俄国
圣彼得堡一同推动音乐发展。从1862年到1868年维尼亚夫斯基便在圣彼得堡新成立的音乐院中任教。
四年后,也就是1872年,维尼亚夫斯基再度展开他的世界巡回演奏工作。头两年是在
北美洲表演,第一年与鲁宾斯坦共举行215场表演,结束后二人皆疲累不已,然而维尼亚夫斯基却与Paulina Lucca合作继续次年的演出。如此虽然为他获得财富,却也危害到他的健康。1875年他回到
欧洲,随即继任Vieuxtemps在
布鲁塞尔 Conservatory的教职到1877年止,然而期间仍不断举行音乐会。1876年在
德国的巡回表演,更让人将他与Sarasate(
巴勃罗·德·萨拉萨蒂,
西班牙小提琴家与作曲家)相比较。之后维尼亚夫斯基虽然身体状况每下愈况,甚至在演出中不支倒地,但为了经济需求,他仍不断巡回表演,最后于1880年死在莫斯科。
维尼亚夫斯基的一生与
俄罗斯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因为19世纪中叶以后俄罗斯的文化逐渐发达,文学、美术、音乐都有很大发展,
圣彼得堡已成为
欧洲的文化艺术名城。从1851年到1859年间维尼亚夫斯基多次到俄罗斯演出,在俄国他与钢琴家
鲁宾斯坦兄弟二人结成毕生好友,他病重时就住在
彼得·柴可夫斯基的赞助人
梅克夫人家里,他最终病逝在莫斯科。和一些早慧的天才音乐家一样,维尼亚夫斯基也未能尽享天年,不满45岁就离开了人世。在
尼科罗·帕格尼尼之后的众多
小提琴家中,维尼亚夫斯基可说是最接近顶尖的一位。他的演奏融合了
法国学派的技巧以及
斯拉夫民族的气质。他不仅能轻松地炫耀过人的技巧,更能另听众感动得落泪。他以强烈的
抖音(Vibrato)加强他优美动人且富有情感的音质。
安东·鲁宾斯坦称赞他为:“当代无庸置疑最伟大的小提琴家”。维尼亚夫斯基的握弓方式与当时的习惯大不相同:他将右手肘抬得相当高,并且以食指第二关节以上部分压紧弓。后来许多小提琴家采用此种方式,尤其是
俄罗斯学派。Carl Flesch [傅雷胥(1873-1944),
匈牙利小提琴家,教育家] 所称的‘俄国式握弓’应该正是源自维尼亚夫斯基。在作曲方面,维尼亚夫斯基结合了自
尼科罗·帕格尼尼之后的崭新技法,并融入浪漫思想及
斯拉夫民族色彩。从他的马祖卡舞曲及
波兰舞曲便可证明他深具波兰民族主义的思想。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二首小提琴协奏曲。另外则是在
练习曲的创作上(L'ecole moderne与Etudes-caprices),可说是仅次于帕格尼尼的24首Caprices而最富有音乐性与挑战性的
小提琴练习作品。
对于维尼亚夫斯基的诱惑只有一个,就是他的夫人依莎贝儿。在他25岁时到
伦敦举行演奏会,认识了
爱尔兰籍的依莎贝儿,他们是一见钟情,可是依莎贝儿出身名门,家中极力反对他们的恋情,维尼亚夫斯基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娶到她,所以马上写了这首《传奇曲》,且在下一场音乐会上立刻演出,并当场发誓表达他对依莎贝儿忠贞不二的爱意,就这样感动了依莎贝儿的父母,让他顺利的娶到了美娇娘。
当然故事是要在结婚之后才开始。因为音乐这个工作在当时社会不是很稳定的,几乎所有独奏家都是自由职业者,有演奏才有收入,后来他接受了一份在
布鲁塞尔皇家音乐院的教职,但演奏家一辈子都是演奏家,他仍然马不停蹄的接受巡回演奏的邀请,只是主要的原因还是那首《传奇曲》的誓言,他要依莎贝儿过安定舒适的生活。
不过人的精力还是有限的,他在20年的奔波之下,终于在俄国巡回演出时病倒了,原来依莎贝儿当时又怀孕了,维尼亚夫斯基深怕婴儿出生时经济不宽裕,所以在身体微恙的状况之下还是拼命演出,结果他最小的女儿爱琳出生时,维尼亚夫斯基已经病故过世两个月了。
《传奇曲》的前奏是以
小提琴哀怨的演奏出孤独的小调旋律,乐曲中间转成大调的
舞曲音乐,以双音来演奏,而在最后一段,小提琴再回到孤独的旋律,向世人告别。传奇真爱,尽在音符中。
维尼亚夫斯基的音乐遗产和对小提琴演奏技术的贡献被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所铭记。在波兰
琴斯托霍瓦河谷有“维尼亚夫斯卡镇”纪念他。他的音乐和生平故事激励了后世无数的小提琴演奏家,他的作品至今仍然是小提琴家们演奏和比赛的重要曲目。他的生活和艺术成就,以及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奉献,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音乐界。
个人生活
亨利克·维尼亚夫斯基的家庭生活同样多姿多彩。他的弟弟约瑟夫·维尼亚夫斯基和侄子亚当·泰德乌什·维尼亚夫斯基也是杰出的音乐家。他的女儿雷吉娜嫁入贵族后成为英国公民,并以Poldowski的名义创作音乐。另一个女儿亨丽埃特于1904年嫁给了约瑟夫·荷兰·洛林,他是
泰坦尼克号灾难的受害者之一。维尼亚夫斯基的女儿雷吉娜·维尼亚夫斯基在他去世前一年在
布鲁塞尔出生,也成为了一名作曲家。她将她的早期作品出版为“Irène Wieniawska”,但在嫁给奥布雷·迪恩·保罗爵士并成为英国公民后,她使用了化名“Poldowski”。
音乐成就
维尼亚夫斯基不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
小提琴家,他还创作了一些在小提琴曲目中非常重要的作品,包括两部技术要求很高的小提琴协奏曲,其中第二部(D小调,1862年)比第一部(F#小调,1853年)更常演奏。他的
练习曲《现代学校:10个练习幻想》被评为仅次于
尼科罗·帕格尼尼练习曲的难度。他还是伦敦贝多芬四重奏协会的成员,在那里他也演奏
中提琴。
人物影响
维尼亚夫斯基获得了许多死后荣誉。他的肖像出现在1952年和1957年的
波兰邮票上。1979年发行了一枚印有他肖像的100
兹罗提纪念币。通常所说的“
俄罗斯弓握法”有时被称为“维尼亚夫斯基弓握法”,因为维尼亚夫斯基教给他的学生自己非常严格的弓技术(就像俄罗斯弓握法),使他能够轻松地演奏他所说的“魔鬼颤音”。这种“魔鬼颤音”被用来训练学生的技术。
第一届以维尼亚夫斯基命名的
小提琴比赛于1935年在
华沙举行。吉内特·涅夫获得
一等奖,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获得
二等奖,亨利·泰米安卡获得
三等奖。国际亨利克·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比赛自1952年以来每五年举办一次,成为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比赛之一。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