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巴戟
须弥巴戟
须弥巴戟(学名:Morinda villosa),属于茜草科巴戟天属的一种木质藤本植物。
形态特征
须弥巴戟是一种木质藤本植物,有时也呈现灌木状。其幼枝略呈四棱形,密被锈色长柔毛覆盖。叶片对生,纸质质地,形状多样,包括狭长圆形、倒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度一般在8-12厘米之间。叶片表面疏被糙硬伏毛,脉处较密集,背面则密被锈色柔毛,脉处同样密集。基部通常为圆形,稍斜形,有时略呈心形,顶端呈现出尾状渐尖或短渐尖的形态。侧脉每边有10-13条,上面明显可见,下面突出。叶柄长度变化较大,从0.5-1.5厘米不等,随着距离枝顶的距离增加而逐渐缩短,且密被锈色柔毛包裹。花序位于植株顶部,以伞形排列,具有短总轴,总苞片位于顶叶托叶位置,每侧1-2片,呈半圆形或阔卵形,顶部带有两个硬尖,同样密被柔毛。花序梗长0.9-2.2厘米,密被锈色柔毛。头状花序包含4-8朵花,下部花朵通常带有一至两片线形苞片。
花朵本身没有梗,花萼下部合生,上部环状,外部被柔毛覆盖,向外翻转,顶部具有4-5个大小不一的波状齿,萼齿呈半圆形或钝三角形。花冠绿白色,长约5毫米,整个外部被微柔毛覆盖,喉部至冠口区域密生长髯毛。冠管长约1.2毫米,檐部裂片4-5枚,长圆形,顶部外凸并内折呈钩状。雄蕊4-5枚,着生于花冠裂片侧基部,向外伸出,花丝长2-3毫米,花药长圆形,与花丝大致等长,自基部至中部着生,朝内方向,二室,纵向分裂,成熟时间较早。花柱长约3毫米,内部隐藏,上部两裂,裂片倒卵形或披针形,长约1.2毫米。子房4(-3)室,每室含有1颗胚珠。胚珠呈半圆形、长圆形或略三角形,侧向压扁,横生,斜升或下垂。果实为聚花核果,扁球形,由4-8个核果组成,核果顶部被4-5个宿存的萼片包围。分核4(-3),黑三棱形,坚硬,内部含有一粒种子,种皮颜色为棕黑色,胚直立。花期主要集中在5月至6月,果期则在7月至9月。
栖息环境
须弥巴戟主要生长在海拔850-900米的山谷、水旁以及道路旁边的林下或灌丛环境中。
分布范围
这种植物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地区是中国云南省南部,同时也见于印度北部。
参考资料
须弥巴戟.植物智.2024-11-15
须弥巴戟 Morinda villosa|iPlant .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4-11-1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分布范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