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酶标
免疫酶标
免疫酶技术是一种利用酶的高效催化作用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的结合来实现物质测定的方法。这一技术自1966年起开始应用于抗原定位,随着1971年Engvall和Perlmann发表的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文章,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适用于液态样本中微量物质测定的技术。
原理
免疫酶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用酶作为标记物,将其与抗体或抗原相结合。当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与其对应的抗原或抗体发生作用后,可通过底物颜色的变化来进行抗原抗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组织中抗原或抗体的定位研究,即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其中,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最常见的免疫酶技术之一,它能够简化分离步骤,提高灵敏度,既可以检测抗原,也可以检测抗体。
试剂
实施免疫酶技术所需的试剂主要包括三种:固相的抗原或抗体,即"免疫吸附剂";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称为"结合物";以及酶反应的底物。这些试剂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实验的目的和条件而定。
分类
双抗体夹心法
双抗体夹心法主要用于检测抗原。首先将特异性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上,待被测溶液中含有相应抗原时,抗原就会与固相上的抗体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经过洗涤后,加入酶标记的特异性抗体,该抗体也会通过抗原结合到载体表面。再次洗涤后,加入酶的底物,经过一段时间的酶催化,所产生的有色产物的数量与溶液中抗原的含量成正比,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
双位点一步法
双位点一步法是在双抗体夹心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它可以将标本的加入和酶标抗体的加入这两步合并为一步。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操作过程,还缩短了反应时间。如果使用具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测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会得到显著提升。
间接法测抗体
间接法主要用来检测抗体。在这种方法中,抗原会被吸附在载体上,之后加入被测血清。如果有抗体存在,那么它们就会与抗原在载体上形成配位化合物。清洗后,加入酶标记的抗球蛋白(抗抗体)与之反应。再次清洗后,加入底物显色,所得有色产物的数量与抗体的量成正比。
竞争法
竞争法可以用于测定抗原,也可以用于测定抗体。对于测定抗原而言,受检抗原和酶标抗原会竞争性地与固相抗体结合,因此结合在固相上的酶标抗原量与受检抗原的量呈反比关系。
捕获法测IgM抗体
捕获法通常用于测定血清中的特异性IgM抗体。由于血清中可能同时存在特异性IgM和特异性IgG,后者可能会干扰IgM抗体的测定,因此捕获法会先将所有的血清IgM(包括异性IgM和非特异性IgM)固定在固相上,然后再去除IgG,以便更精确地测定特异性IgM。
应用
免疫酶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等领域。在医学领域,ELISA等免疫酶技术被用于检测人体内的病原体、病毒、肿瘤标志物等多种生物指标。在食品安全方面,免疫酶技术则被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原理
试剂
分类
双抗体夹心法
双位点一步法
间接法测抗体
竞争法
捕获法测IgM抗体
应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