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堂前,可以清楚地看到穿过栗溪镇的两条小河,在百子堂后交汇于一处。因水源充足,堂前堂后树木繁茂。在临河的亭角处凭栏远眺,春风拂面,天蓝蓝,云似锦,又见田野远山,小河潺潺流淌,令人心旷神怡。
百子堂始建于
明朝末年,迄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据传,当年栗溪街上一
杨姓秀才,看到山区无学堂,学童要到百里之外去读书,遂萌生了建起学堂,改变山区教育落后面貌的想法,这秀才在家人的支持下将其建起,并且招收了100名学童,故而取名“百子堂”。
相传在革命战争时期,百子堂曾改名为“立达小学”,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联络点。1939年冬,共产党人张葆仁先生认为此堂是个私塾,又在山区,便于开展地下活动,遂在当地的民主进步人士刘文轩先生的资助下,将我党设在
子陵镇南桥集镇的荆北联络站——立达小学迁来,使百子堂成为了我党一个隐蔽的联络中心。根据革命需要,共产党员刘真、张清华、黄柏青、柳元一、马云、周芳琳先后来到这里,以教书作掩护,从事革命宣传和党的地下联络工作,并且培养了章惠民、胡传汉、叶云、王展等一大批革命骨干。后因革命形势的变化,百子堂又先后成为中共鄂西北区委的联络处及中共荆(门)当(阳)远(安)中心县委、荆(门)钟(祥)京(山)中心县委、荆(门)南(漳)宜(城)工委的地下活动中心。许多重要会议,都是在百子堂秘密举行的。中共鄂西北区委的各项指令,也都是从此堂传往
钟祥市、
京山市、
远安县、
南漳县及
荆门市各地的地下党组织。
1985年9月,该堂因年久失修已破损严重。栗溪镇委、镇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资助下将其依原貌重修,除了再现“百子堂”雕梁画栋、古杉参天的古风古韵外,更使其成为了党史教育的重要基地。1990年4月5日,曾在该堂从事过革命工作的老同志陈明、谢威、胡恒山专程赶来参加廖学道烈士(廖学道同志参加过
长征、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1947年,在栗溪木马岭遭敌包围牺牲)陵墓揭墓仪式后,特意前来观瞻。原省政协副主席谢威欣然为该堂题写了“百子堂亭”堂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