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安(1824年-1911年),字钦安,
爱新觉罗·旻宁四年生、
宣统三年卒,四川邛州人,清末著名
伤寒学家,人称“姜附先生”和“郑火神”,后世学者推郑钦安为中医“火神派”开山鼻祖。
郑钦安深入研究《
周易》和《
黄帝内经》,并领悟了《
伤寒论》的核心治疗方法,他还广泛阅读了历代医家的著作,因此在医理和医术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郑钦安撰成《
医理真传》《
医法圆通》《
伤寒恒论》三部著作,均流传于后世,《医理真传》四卷,刊行于1869年,《伤寒恒论》十卷,刊行于1869年,《医法圆通》四卷,刊行于1874年,以上三部著作发展了《伤寒论》
经方的圆通运用,对明代温补学派的温阳学说也是批判的继承和发挥,郑钦安三部著作皆流传至今,为后世学者所珍视。郑钦安1911年去世,享年87岁。
原籍安徽,其祖游宦四川,遂寓居邛崃。幼习经史,后从
刘沅学医。
爱新觉罗·旻宁中叶行医于成都。学本《
黄帝内经》《
周易》
太极、
张仲景之奥旨,谓“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强调元阳真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治病立法重在扶阳,用药多为大剂姜、附、桂等辛温之品,人称“姜附先生”、“郑火神”。精研《
伤寒论》,谓六经辨证可愈外感,亦可治内伤。
弟子甚众,门人
卢铸之,颇得其传。后世学者推郑钦安为中医“火神派”开山鼻祖,传人及私淑者遍及川滇两省乃至全国,声名卓著者如卢铸之、祝味菊、
吴佩衡、补晓岚、范中林等。
郑钦安在中医学术上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重视
阴阳辨证。他在《
医理真传》叙中说:“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证。亦不难于识证,而难于识阴阳。阴阳
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万变万化,岂易窥测。”在学术上重视人身一气之根,他认为真阳一气的生理运行是否正常,为人身发病与否的关键。因此,临证之中处处重视人身一气运行,提出了“万病一气说”的学术见解。
他将
太阳病分作经证、腑证和变证,阳明、
少阳病皆分经腑,太阴有阴化、阳化,少阴有水化、火化,厥阴有寒化、热化,并融人六经气化之说。
其三部著作发展了《
伤寒论》
经方的圆通运用,对明代温补学派的温阳学说也是批判的继承和发挥。其中扶阳思想,是学者研究温阳学说的重要内容,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郑钦安三部著作皆流传至今,为后世学者所珍视。
《医理真传》四卷,刊行于1869年,论乾坤坎离、阴阳五行之理,主医易汇通,结合易理阐述医理,以阴阳坎离为纲,强调真阴真阳为性命之本,讨论
阳气亏虚证、
阴虚证及杂病的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