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乡隶属于
达州市宣汉县,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最初在清朝
乾隆末年建立,1932年改为镇,1941年撤销镇并设立七里乡,1958年改制为公社,1984年恢复乡制。七里乡地理位置处于宣汉县西南部,距离县城大约17公里。总面积约为47.5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1.6万人。交通方面,宣汉至
柏树的公路穿境而过,梁平至双河的公路连接210国道。行政区域包括新芽、断桥、染沟、马蹄、民主、石滩、木渔、乱石、塔坝、峨城共10个村委会以及1个居委会。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乡镇企业和农业生产,其中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和
油菜籽,畜牧业则以饲养猪和家禽为主。此外,七里乡还因拥有著名的“七里水晶宫”
溶洞而知名。
七里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清代乾隆末年,当时建立了场。1932年,场被改建为镇。然而,在1941年,镇被废除,随后设立了七里乡。1958年,随着社会变革,
七里乡转变为公社。到了1984年,又重新恢复了乡的行政级别。
七里乡属于
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
平均海拔的影响,形成了明显的立体气候。低海拔地区春季来得较早,夏季炎热,降雨集中,旱涝交替频繁,秋季多风,冬季温暖且降雪较少,这些特征体现了
四川盆地典型的
亚热带气候。而在高海拔地区,则表现出春天延迟到来,夏天短暂,冬天漫长的特点,具有边缘山地
温带气候的特征。四季分明,传统上以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作为季节划分的起点。冬季受到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天气通常干燥寒冷,而夏季则受到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常常潮湿闷热。
七里乡辖区包括新芽、断桥、染沟、马蹄、民主、石滩、木渔、乱石、塔坝、峨城共10个村委会以及1个居委会。
七里乡的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和
油菜籽为主。同时,也注重发展畜牧业,主要养殖品种为猪和家禽。
“七里水晶宫”
溶洞位于
宣汉县七里乡南部,靠近七里峡口的龙神岩下方。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
石灰岩溶洞,于“八五”时期被七里灰矿厂在勘探过程中发现。溶洞分为前厅和后厅,前厅面积约600平方米,顶部和墙壁上布满了各种形态的
钟乳石图案。后厅分为上洞和下洞,上洞入口有一块巨大的石钟,钟内有泉水滴落,形成一个小池塘。上洞右侧是母子洞,长约120米,通往更深的地方。下洞由多个大小不同的洞穴组成,其中包括一些形状独特的钟乳石。整个溶洞系统错综复杂,洞内环境多样,既有湿润的溪流也有干燥的空间。
溶洞内部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旅游开发,包括修建了石阶步道、牌坊和亭阁,并安装了照明设施,以便游客参观。目前,七里水晶宫已经接待了众多游客。
传说中,龙神洞是由古代神话故事中的龙王所留下的遗迹。这个洞穴历史悠久,有许多神秘的故事和民间传说围绕着它。洞穴内部有两个相连的大型圆厅,总面积超过500平方米,高度在10至20米之间。天花板和墙壁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
钟乳石,构成了许多奇妙的景象。洞穴内还有三个清澈见底的地下河流,水流缓慢,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深潭。这些深潭周围分布着各种形态的钟乳石,如石佛、石笋、龙鼓、神钟等等,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