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树(学名:Altingia obovata)是
金缕梅科蕈树属植物,
常绿乔木,高达30米,树干直径达1米。花期3月,果期10月。该种为中国海南特有,分布于中国
海南岛中部及南部,
广东省等地有栽培。生长于海拔800-1400米的山地常绿林,在
尖峰岭的局部林段占有很大的优势,甚至组成单优群落。木材散孔材,暗榇色,硬重,干燥后稍开裂,也稍变形,颇耐腐,供建筑、地板、桥梁、车辆、器材、家具等用材。大径材更佳,多作船板,为
海南省重要商品材之一。海南蕈树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
海南蕈树
常绿乔木,高达30米,树干直径达1米;树皮粗糙;嫩枝,芽体卵圆,长约1厘米,略有短柔毛,外侧有多数鳞状苞片。叶革质,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5-11厘米,宽2-4.5厘米;先端圆形或钝,基部窄楔形;上面干后橄榄绿色,有光泽,下面无毛;侧脉7-9对,在上面很明显,在下面突起;网脉在上下两面均明显;边缘有小
钝齿蟳;叶柄长4-10毫米;托叶细小,早落。
雄花短
穗状花序椭圆形,常多个排成
总状花序,苞片卵形,有
褐色柔毛;
雄蕊多数,花丝极短,近于无柄,花药倒卵圆形,长1.5毫米,红色。
雌花头状花序通常单生,有花16-28朵;萼齿不明显,常为鳞片状;花柱长3毫米,有毛,先端弯曲;花序柄长约3厘米。头状果序近于圆球形,直径2厘米,基底平截,无宿存花柱。种子多数,细小,多角形,褐色,种皮坚硬。花期3月,果期10月。
该种和
蕈树(A. chinensis)非常接近,只是叶片先端圆形。树皮较厚呈暗褐色,在一些萌蘖枝上的幼态叶往往可找到尖锐的叶尖。
为中国海南
热带常绿季
雨林的常见树种,最适年平均气温21-23℃,最冷月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800-2000毫米,土壤属砖黄壤。在海拔800-1400米的有
针叶树混生的山地雨林中有散生,但数量较少。常与
橄榄、小叶达里木、
细子龙、
青梅、荔枝、
海南紫荆木、陆均松、
海南杨桐、
乌心楠等树种混生。喜生于
海南岛中部和南部的山地,海拔400米以上,湿度大的地方。在
尖峰岭林区的适生范围内为优势树种或组成纯林。喜光树种。喜湿度较高的山谷、山腹和多雾山区的生态环境。不耐干旱和高温。
该种为中国海南特有,分布于中国海南岛中部及南部。在
海南省主要分布于
定安县、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三亚、
乐东黎族自治县、
东方市、
昌江黎族自治县等地;
广东省(
广州市)等地有栽培。
果实采回后,摊开在阴凉、通风处阴干,至
蒴果逐渐开裂,即将果实翻动或木棍打果实,种子即脱落,种子纯度66.5-90%,含水率10%左右,出种率0.9%左右,千粒重7.5-11克,每千克种子9-13万粒,种子装入袋内,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备用,但存放时间不能超过次年2月,否则易失去发芽力。若需贮藏,则采用密封干燥贮藏法。
播种前用清水浸种24小时,种子小有翅,播种时用细沙土混种,撒播在砂壤土床面上,用筛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盖稻草或用遮光阿搭荫棚遮光,早晚淋水。约10天左右开始发芽出土,发芽率达60-80%,发芽后及时揭开稻草,并遮荫小苗高3-4厘米时,移入营养杯或分床,分床苗一般按20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要适当遮荫,加强苗圃常规管理,早晚淋水。1年生苗高达40-50厘米,就可出圃造林。
造林地应选择海拔高500米以上的山谷溪旁、山腰中下部,湿度大,雾多、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红黄壤性质立地环境种植为宜。炼山后采用穴状整地、植穴规格50厘米×50厘米×50厘米,株行距3米×3米或3米×4米,雨季造林为佳。
蚜虫、
夜蛾科等危害嫩枝叶、顶芽,用2.5%敌杀死5000倍液、40%
氧化乐果溶液1500-2000倍液喷酒。
木材散孔材,暗榇色,纹理局部交错,结构细致,硬重,干燥后稍开裂,也稍变形,颇耐腐,
切面平滑,略有光泽,供建筑、地板、桥梁、车辆、机被、器材、家具等用材。大径材更佳,多作船板,为
海南省重要商品材之一。
海南蕈树由于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和利用价值,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这意味着该物种面临着较高的灭绝风险,在自然保护和人工栽培方面需要给予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