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鸟,
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大的一种鸟,是世界许多传说中奇大无比的神鸟,由鲲变化而成。
物种简介
起源和描述
鹏,又称大鹏、大鹏鸟,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大的一种鸟,是世界许多传说中奇大无比的神鸟,由鲲变化而成。
中国的“鹏”字,根据《
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
字林》等典籍,即“凤”的古字。《说文》曰:“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朋为朋党字。”可见“鹏”左边的“朋”来自它群鸟之王的地位。就字源而论,可以推测大鹏和凤凰源自先民的同一种鸟图腾,逐渐分化,带上不同的特征。
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当属《
庄子》。
庄子在其《庄子-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而《神异经·中荒经》里描述的大鸟“希有”,也与大鹏有相当的关系:“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
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
左派覆
东王公,
右派覆
王母娘娘;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
《
水经注》引用《
神异经》又加上了“其鸟铭曰:有鸟希有,绿赤煌煌,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东,登之自通,阴阳相须,惟会益工。”此鸟有绿、红双色,不鸣叫也不进食。仅仅背上小片没羽毛的地方就有一万九千里宽广,可见它体型多么庞大。
象征意义
后世诗人以大鹏为高远志向、豪放气概的象征。如阮修《大鹏赞》中有“志存天地,不屑唐庭。鸠仰笑,尺所轻。超世高逝,莫知其情”的句子。
借大鹏来抒发蔑视官宦、抱负超远的心境。而
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邑》)更是千古传诵。直至如今,汉语中仍有“鹏举”、“鹏程”之类的词语,借喻远大的前程和抱负。
佛教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庄子影响逐渐出现了
迦楼罗这一神话形象。这主要源于古印度的神鸟迦楼罗(Garuda),也合了大鹏的特征。
在印度神话中,迦楼罗身长八千由旬,翼长四千由旬,以龙为食,能任意穿梭
宇宙,为
毗湿奴坐骑。而对大鹏金翅鸟的描绘多见于明清小说,著名的有《
西游记》中狮驼国的三大王,称为“云程万里鹏”,能够“抟风运海,振北图南”(这八个字源于《庄子》),扇一翅有九万里,和
如来佛祖有渊源(这又源于印度传说)。
《说岳全传》中,大鹏金翅鸟因在佛祖座前嫉恶如仇,啄死女士蝠,被贬往东土投胎,生为
岳飞。
《
封神演义》中大鹏称为“
羽翼仙”,贪吃好杀,后被
燃灯道人收伏。《
喻世名言》中
张道陵化为大鹏,震慑住鬼帅变的八条大龙。
少数民族传说
藏族创世歌谣《斯巴形成歌》中有这么几句:“最初斯巴形成时,天地混合在一起,分开天地是大鹏,……”而关于藏族远古象雄六大氏族“琼”的起源,在典籍中也有如下记载:“报身化身慧明王,化作三鹏空中游,栖落象雄花园内,象雄人们大惊喜,从未见过此
鸟纲,老人称其有角鹏。三鹏飞返天空时,爪地相触暖流闽,黑白黄花四蛋生,每孵幼童叫琼布。”其余版本大鹏
卵生人而为始祖的神话也在各个支系流传。
可见大鹏和藏族的创世神话有莫大的关系。而本教神话中,大鹏称为“曲”,它与恶龙相斗,在《格萨尔王传》也有出现。这与
印度以龙为食的伽楼罗到底有无联系,还有待考证。
纳西族东巴神话中,大鹏称为“休曲”,与狮、龙等作为
护法神守护含依巴达神树。在《鹏龙争斗》传说中,休曲制服了高傲的署神(纳西族的龙神)。它还出现在
东巴教的木牌画与纸牌画上。
在
满族《多龙格格》神话中,一群黑色的
大鹏给人类带来灾难。
弓箭神在神鹊的指引下,射杀大鹏,为民除害。
云南白族地区,古代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认为是龙作怪而频为水灾,使大理几成龙泽,而龙唯独只尊敬塔,畏惧大鹏,于是,建筑了著名的
崇圣寺三塔,塔顶上各铸有一只大鹏金翅鸟。
西方大鹏
西方的大鹏名为Roc或Rukh,该词来自波斯语رخ。传说体形巨硕,羽呈白色,以象为食,力大无匹。
西方的《阿波罗游记》、《一千零一夜》等书籍中,都载有大鹏鸟的事,说鹏蛋周长有五十步,鹏鸟聚集的食物是大量的一口可吐入大象的蟒蛇;阿拉伯旅行家中的日记中有“本以为那是座山,原来竟是只鹏鸟”的记录。
西方鹏鸟的来源也许可以追溯到古波斯神禽“峨姿”(Amrzs)。该鸟历经天地生灭三大劫。鸟身犬首或人面之貌,两翼伸展可遮蔽日月群星。古波斯神话中有株“知识树”,结籽化为世间万种草木,“峨姿”筑巢其上,每至果实成熟,将其摇下,播于大地山川。
另外,犹太神话中的巨鸟“栖枝”(ziz)、古埃及的“伯努”(Bennu)、
阿拉伯的“安卡”(Anka,)、
土耳其的“可克”(Kerkes)、
古希腊的“格利普”(Gryps)、
俄罗斯的“诺加”(Norka)以及北欧生命树上的智慧古禽等,均可以是大鹏鸟的异名同质
波斯思摩夫
起源
西方鹏鸟的来源也许可以追溯到古波斯神禽“峨姿”(Amrzs),又称“纳木夫”(Slnamurv)或“思摩夫”(Simurgh/Senmurv)。该鸟历经天地生灭三大劫,故知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事。其貌鸟身犬首或人面,两翼伸展可遮蔽日月群星。
古波斯神话中有株“知识树”,结籽化为世间万种草木。“思摩夫”筑巢其上,每至果实成熟,将其摇下,播于大地山川。其事多见史诗《诸王书》(The Shah Nameh)中。古印度的
迦楼罗是“峨姿”的变体。犹太神话中的巨鸟“栖枝”(ziz)可能也与大鹏有关。
另一说是大鹏源自现实生活中的象鸟(Aepyornis maximus/elephant bird)。该鸟产于马达加斯加,似鸵鸟,不能飞。最晚到约1649年已经灭绝,今天只剩骨架和卵标本。
已知最大的象鸟高305厘米,重455公斤。它们的蛋也有约30厘米长。也有说大鹏原型为恐鸟或秃鹰。
描述
大鹏攻击辛巴达的船《
马可·波罗游记》中有这样的描述:“据说(鹏鸟)状似鹰,体形硕大……它们可以扑住
大象,将其举至高空扔下,摔为肉泥,慢慢享用。人们还说大鹏
翼展三十步(约23米),翅羽长十二步(约9米),厚度也与长度相配。”
《游记》的英文版译者亨利·玉尔提到:在
中世纪鹏羽作为珍玩较为常见,其实大部分是象鼻棕的叶子。据说忽必烈汗也曾得到这样一片鹏羽,约20米长。还有书提及一位商人到过中国海,他将一枝鹏羽的根部带到了
西班牙。
《一千零一夜》的许多传说提到大鹏,以“辛巴达航海记”最为有名。辛巴达在第二次出海时被弃置孤岛,发现了巨大的鸟蛋,周长有五十步。随后大鹏回巢,他便将自己系在鸟爪上。第二天靠鹏鸟携带,逃到高崖之上,发现当地巨蟒出没,有枣树粗细,可以一口吞下
大象。而这些
蟒蛇却是大鹏的食粮。第五次航行时又在一岛上发现大鹏蛋,同行商人破壳争食。结果雄雌二鸟归来。他们扬帆逃窜,结果船被大鹏用巨石击沉。
约1375年,阿拉伯旅行家
伊本·白图泰在日记中写道:“本以为那是座山,原来竟是只鹏鸟!它若是看见我们,会把我们消灭的。”而后风向改变,伊宾的船并未靠近他所见的大鹏。
印度洋的马赫群岛一度称为“鹏鸟群岛”,也许与这段记载有关。
神话学关系
根据《一千零一夜》的译者伯顿爵士(Richard Burton)考证,大鹏在神话学上与许多神鸟有渊源,除了上面提到的峨姿、
迦楼罗、栖枝外,还有:古埃及的“伯努”(Bennu,古埃及的凤凰)、阿拉伯的“安卡”(Anka,长颈鸟)、土耳其的“可克”(Kerkes)、古希腊的“格利普”(Gryps)、俄罗斯的“诺加”(Norka)、以及北欧生命树上的智慧古禽。
国际象棋中的棋子“车”(Rook)据说源于鹏鸟,但也有说是来自
大象载着攻城高塔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