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灰毛豆
白灰毛豆
灰毛豆(学名:Tephrosia candida),又名白花铁富豆,为豆科灰毛豆属下的一个种。原产于印度东部和马来半岛,现在已被引入到马来西亚南美洲、非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白灰毛豆在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等地有种植,并逸生于草地、矿野和山坡。白灰毛豆具有发达的根系,生长能力强,适应范围广,耐酸、耐贫瘠、耐干旱,稍耐轻霜。
形态特征
灌木状草本,高1-3.5米。茎木质化,具纵棱,与叶轴同被灰白色茸毛,毛长约0.75-1毫米。羽状复叶长15-25厘米;叶柄长1-3厘米,叶轴上面有沟;托叶三角状钻形,刚毛状直立,长4-7毫米,被毛,宿存;小叶8-12对,长圆形,长3-6厘米,宽6-1.4厘米,先端具细凸尖,上面无毛,下面密被平伏绢毛,侧脉30-50对,纤细,稍隆起;小叶柄长3-4毫米,密被茸毛。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长15-20厘米,疏散多花,下部腋生的花序较短;苞片钻形,长约3毫米,脱落;花长约2厘米;花梗长约1厘米;花萼阔钟状,长宽各约5毫米,密被茸毛,萼齿近等长,三角形,圆头,长约1毫米;花冠色、淡黄色或淡红色,旗瓣外面密被白色绢毛,翼瓣和龙骨瓣无毛;子房密被绒毛,花柱扁平,直角上弯,内侧有稀疏柔毛,柱头点状,胚珠多数。荚果直,线形,密被褐色长短混杂细绒毛,长8-10厘米,宽7.5-8.5毫米,顶端截尖,喙直,长约1厘米,有种子10-15粒;种子榄绿色,具花斑,平滑,椭圆形,长约5毫米,宽约3.5毫米,厚约2毫米,种脐稍偏,种阜环形,明显。花期10-11月,果期12月。
分布范围
原产于印度东部和马来半岛。中国福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有种植。
生长环境
白灰毛豆逸生于草地、旷野、山坡。具有发达的根系,生长能力强,适应范围广,耐酸,耐贫瘠,耐干旱,稍耐轻霜。 喜光热,阳性树种,耐旱力强,能忍受0℃左右的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层厚度20厘米的地方均能正常郁闭成林。在过分粘重的土壤和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不良。
繁殖方法
白灰毛豆可以人工播种,也可以与其他草种混合喷播,成活率高。
栽培技术
种植
坡地以等高环山带状整地较好,带距2米,宽50-60厘米,整地深20厘米。整地季节宜在秋冬进行。直播造林选在雨季来临第一场透雨前进行。沿水平带外边缘处,按50-60厘米株距挖一小穴,每穴播种10-15粒,随即回覆土盖没种子即可。每亩播种量0.25-0.5千克
抚育
主要是做好封山育林,严禁人畜践踏。郁闭前结合除草、松土、培肥,进行追肥。当年苗高一般30-50厘米,立地条件好的可达1米以上。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白灰毛豆是喜阳植物,根部含有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常与车桑子多花木蓝等一起用于公路和河岸的护坡工程,以代替银合欢进行绿化。
经济价值
白灰毛豆是优良的绿肥植物,改良土壤效果好;种子粗蛋白质含量30%,是优质饲料。叶片粗蛋白质含量15.90-21.14%,粉碎后作饲料养猪的配合饲料,可节约饲料粮约40%左右。树干可制小农具柄,作蔬菜棚架,秋冬开花,是理想的蜜源植物。其干材、枝材燃料性能较好,热值与褐煤相当。
观赏价值
该种花量大,花朵洁白,极为素雅,抗性极强,粗生,可丛植于路边、山石边、林缘观赏,也常用于公路、铁路护坡。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长环境
繁殖方法
栽培技术
种植
抚育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经济价值
观赏价值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