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哈恩(Otto Hahn,1879~1968),于1879年3月8日出生于
法兰克福,毕业于
马尔堡大学,是
德国著名的化学家、物理学家。
他以研究元素
同位素和放射
化学著称。1904年从镭盐中分离出一种新的放射性物质射(228Th),并随后发现了射(227Th)、新钍1(228Ra)、核裂变新钍2(228Ac)、Z(234Pa)、(231Pa)和一些被称为放射性淀质的
核素。奥托·哈恩弗合在实验中发现并承认实验中出现了核裂变反应。奥托·哈恩曾获得1944年度
诺贝尔化学奖(1945年颁发)。他于1968年7月28日逝于
哥廷根市。
后人为纪念奥托·哈恩,还设立了 多奖项,这其中包括:(1)“
奥托·哈恩奖”——授 予
化学、物理学和应用工程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2)“奥托·哈恩化学和物理 学奖”——授予在化学或物理学领域做出纯理论研究或应用发展的德国人;(3)法 兰克福市奥托·哈恩奖——为了纪念奥托·哈恩90周年诞辰而于1969年设立 。
奥托·哈恩(Otto Hahn,1879—1968),
德国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879年3月8日生于
法兰克福。1897年入
马尔堡大学,1901年获博士学位。1904—1905年,曾先后在W.
威廉·拉姆齐和E.
欧内斯特·卢瑟福指导下进修。在拉姆赛的劝导下,他放弃了进入化学工业界的念头,投身放射化学这一新的领域作深入的探索。1905年哈恩专程前往
蒙特利尔的
麦吉尔大学,向当时公认的镭的研究权威卢瑟福教授求教,并且得以与鲍尔伍德等著名放射化学家一起讨论问题。在卢瑟福这位一生培养出12位
诺贝尔化学奖的化学大师身边,哈恩学到了许多东西。卢瑟福对科学研究的热忱和充沛的精力,激励了哈恩和他的同事们。
纳粹德国时期,他曾在用
中子轰击铀核的过程中,使铀核发生裂变,为德国
原子弹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哈恩的重大发现是“重核裂变反应”。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
正电子、
中子、重氢的发现,使放射
化学迅速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科学家纷纷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用人工方法来实现核嬗度。正当哈恩和
莉泽·迈特纳一起致力于这一研究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德军占领
奥地利后,莉泽·迈特纳因是犹太人、为躲避纳粹的疯狂迫害,只得逃离
柏林到
斯德哥尔摩避难。哈恩如失膀臂,但未放弃这方面的努力,他与另一位
德国物理学家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合作,又开始了新的尝试和探索。1938年末,当他们用一种慢中子来轰击铀核时,竟出人意料地发生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情况:反应不仅迅速强烈、释放出很高的能量,而且铀核分裂成为一些原子序数小得多的、更轻的物质成分。难道这就是核裂变?起初哈恩虽然意识到这不是一般的放射性嬗变,但也不敢肯定这就是裂变。他把实验结果和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
莉泽·迈特纳,却得到了她的有力支持。她在复信中明确指出:“这种现象可能就是我们当初曾设想过的铀核的一种分裂。”后来,哈恩经过多次试验验证,终于肯定了这种反应就是铀235的裂变。核裂变的意义不仅在于
中子可以把一个重核打破,关键的是在中子打破重核的过程中,同时释放出能量。核裂变的发现无疑是释放
核能的一声春雷。在此之前的人们对释放原子能的争议中,怀疑论者还占上风,不少人以为要打破
原子核,需要额外供给强大的能量,根本不可能在打破的过程中还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而铀核裂变的发现,当时就被认为“以这项发现为基础的科学成就是十分惊人的,那是因为它是在没有任何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用纯
化学的方法取得的。”
尽管当时奥托·哈恩发现核裂变还没有他的同胞
威廉·伦琴教授发现X射线的影响大,但就其对于改变人类生活与发展所产生的后果而言,核裂变的意义更为重要,同为人工核裂变的试验成功,是近代科学史上的一项伟大突破,它开创了人类利用
核能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深远历史意义。奥托·哈恩也因此荣获1944年
诺贝尔化学奖。
哈恩1904年从镭盐中分离出一种新的放射性物质射钍(228Th)。以后又发现射锕(227Th)、新钍1(228Ra)、新钍2(228Ac)、铀Z(234Pa)、镤(231Pa)和一些被称为放射性淀质的
核素,为阐明天然放射系各核素间的关系起了重要作用。放射化学中常用的反冲分离法和研究固态物质结构的射气法都是哈恩提出的。他还在同晶共沉淀方面提出了哈恩定律。1917年发现
放射性元素镤。1921年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同质异能现象。
哈恩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1938年和F.斯特拉斯曼一起发现核裂变现象,揭示了利用
核能的可能性。铀经
中子照射后产生了一些β-放射性核素,开始不少科学家认为是超
铀。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在仔细鉴定
核反应产物后,肯定其中之一是放射性,当时在
瑞典的L.
莉泽·迈特纳和O.R.弗里施认为这是铀核被中子击中后分裂成的质量相近的碎片。哈恩因发现核裂变现象获得1944年
诺贝尔化学奖。他的主要著作有《应用放射化学》和《新原子》等。
对于发现核裂变的哈恩,无论是上层的当权者,还是科学家,都知道他不是
纳粹主义的拥护者。哈恩曾讲过这样的话:“我对你们物理学家们,唯一的希望就是,任何时候也不要制造铀弹。如果有那么一天,
阿道夫·希特勒得到了这类武器,我一定自杀。”哈恩不愿让纳粹政权掌握原子能技术,拒绝参与任何研究。1945年春他和
海森伯格等几位
原子科学家被送往
英国拘禁。1946年初获释回
德国后,担任威廉皇帝协会(1948年改名为马克斯·普朗克协会)会长,1960年后任荣誉会长。1968年7月28日病逝于
哥廷根市。核裂变的发现使世界开始进入
核能时代。
1906年哈恩返回
柏林后,在凯撒·威廉化学研究所任化学教授。1907年秋天,他遇到了来柏林进行短暂访问的
奥地利女物理学家
莉泽·迈特纳,从此两人开始了长达30年卓有成效的合作,共同发表了多篇有关放射化学方面的论文,在科学史上开创了由两个不同国籍、不同学科特长和不同性别的科学家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范例。但是哈恩可耻的背叛了莉泽·迈特纳,在发现核裂变这件事上,两人的功绩是一样大的,但哈恩自己独吞了
诺贝尔奖,而对于莉泽·迈特纳的贡献只字不提。而且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哈恩也没有向大众澄清事实。
马尔堡大学为于
德国中部的
黑森州,它成立于1527年,是德国历史最长的大学之一。该校有学生1万7千多人,包括外国学生1千5百人,教授368人。马堡大学的特点是为学生提供了选择范围很广的专业,使跨专业学习成为可能。经济合作更是成为
欧洲唯一一个研究
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专业。
该校的研究重点是:分子和肿瘤生物学研究;金属
化学和材料科技方面。1991年建立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从事地球微生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