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是一首由徐叔华作词,唐璧光原作曲,朱立奇、齐芝田编配的湖南民歌。歌曲创作于1951年,原湖南花鼓戏院演员
龚业珩使其首唱者,后收录在音乐专辑《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中。
《浏阳河》最初是
湖南省花鼓戏《双送粮》中的一个唱段,1959年在
阿尔巴尼亚艺术家代表团到湖南访问演出中开始作为独立歌曲传唱。1974年,歌唱家
李谷一被调至中央乐团担任独唱演员时《浏阳河》也被作为经典曲目搬上了 世界舞台。歌曲《浏阳河》描写的是农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表达了对毛主席的爱戴之情。歌词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对唱,贯穿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整首歌曲旋律起伏较小,曲式结构为单部曲式,演唱时要求气息平稳、吐字清晰、运腔婉转,塑造一种轻快、明朗的感觉。
2019年,《浏阳河》获得“唱响70年﹒我喜爱的
湖南省金曲”评选活动金曲奖。2019年12月,《浏阳河》入选最美城市音乐名片十佳歌曲。
《浏阳河》这一曲脍炙人口的经典
民俗音乐多年来一直为人传唱,熟悉的旋律穿透几代人的岁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首传世之歌诞生之初却仅仅只是湖南花鼓戏中的唱段,曲调旋律也和大家所熟知的不一样。
故事追溯到1950年,湖南土改运动开始,当时湘江文工团一批搞文艺工作的年轻人被分成几个工作队下到田头采风,那种热腾腾的生活激情感染了他们中间的每个人,尤其是
徐叔华。一天,
徐叔华正在田间转悠,听着独轮车碾过泥土时那欢快的咿呀声,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丰收时农民在田埂上推送粮车的那一幕。那一刻灵感击中了他,于是他连夜创作了花鼓戏《推土车》(后改名为《双送粮》),《双送粮》一共分三段,反映农民翻身分得土地的喜悦心情,今天的《浏阳河》便是其中第三段。
1959年,
阿尔巴尼亚艺术家代表团到
湖南省访问演出,提出联欢时唱一曲湖南民歌,经过接待方再三斟酌,决定把《双送粮》的第三段单独分出来唱,并以第三段的第一句歌词“浏阳河”作为歌曲名,于是乎,《浏阳河》开始被作为独立的歌曲传唱开来。
《浏阳河》中熟悉的旋律经过数代人的传唱,穿透了数代人的岁月,回荡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该曲就像一个载体,用音乐的旋律跨越了国界、语言、文化,让全世界都听懂了它。该曲的曲调优美婉转,带着浓郁的湖湘风情,已经成为浏阳的一种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