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亨顺,男,享年86岁,是
重庆大学教授、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
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以及巴字战略的发明者。他在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环境保护以及库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雷亨顺提出了“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等一系列关系
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对策建议。他的著作《
中国三峡移民》和《
可持续:中国三峡库区》等关于三峡库区的著作,为人们了解和研究三峡库区提供了重要参考。雷亨顺是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他的贡献在三峡库区的发展和改善中具有重要意义。
人物语录
湖北汉川人,1926年12月生,大学文化,1951年加入民盟。有人说我是“小钢炮”,我对这个外号比较感兴趣。只要能为人民代言、为百姓说话、为国家谋利,我愿意做“小钢炮”。
三峡水库工程自上马以来,从不曾离开雷亨顺的视线。每年,他都要以人大代表或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学者身份,提出有关的建议议案。连续4年,他和一些专家就三峡工程给国家最高领导写信。
1996年,雷亨顺与妻子双双患了癌症,雷亨顺患了
胃癌,确诊时已必须手术。不久妻子过世,痛心之余,雷老自觉肩头还有人民赋予的责任,必须坚强活下去。
在手术后,他向医生提出免去放疗化疗环节,并说,他要做另一个“放疗化疗”———放宽与社会的接触面,更加广泛地了解
三峡库区;更深入地调查研究,与平民百姓更多地聊天拉话。
1997年起,雷老的身影又出现在库区山间的小路上,撰写了《可持续发展移民初探》、《开发性移民与可持续发展移民》、《三峡移民外迁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义》等论文。
在雷亨顺77岁高龄时,他仍心系百万库区移民,曾3次下库区调研;
长江的污染问题也无时无刻不牵动着雷教授的心。
三峡库区“消落带”一直以来都是威胁库区生态环境安全的一大隐患。雷亨顺教授在三峡库区调研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雷亨顺上书中央疾呼治理“消落带”问题。温家宝总理对此作出专门批示,国家环保总局采取相应措施。现在,“消落带”问题已列为库区防治的重点之一。本报记者 周睿
雷亨顺:八旬教授“超期服役”
身份:重庆大学教授、市政府参事
业绩:长期关注三峡工程,提出了“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等一系列关系
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对策建议,在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环境保护以及库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敢给移民试点泼冷水
新加坡某媒体来渝报道三峡问题时,经过大量走访,找到了雷亨顺。“雷教授,请一定让我们占用您十分钟时间,因为我们想做一次公正的报道。只有您才能给我们真相。”
雷亨顺“敢讲真话”可谓由来已久。早在1992年,那时对三峡工程前期移民试点是一片赞美,雷亨顺却泼来一盆冷水:重庆即将面临的塌方、淤积、污染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70个亿的资金!”在那年的第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雷老与其他人大代表一起,联名写出紧急提案,引起高度重视。
当时有人感叹,“雷亨顺胆子太大了!”
为“消落带”奔走13年
从此,三峡工程不曾离开雷亨顺的视线。
早在1994年,雷亨顺调研时发现“消落带”生态环境脆弱,可能威胁
开州区新县城30万人的健康,为此多方奔走呼吁,并提出了筑坝建库的治理方案,为此苦苦奔走了13年,仅2006年,已是80岁高龄的他就为此先后四次去了北京,温家宝总理对此作出专门批示。
现在,“消落带”问题已列为库区防治的重点之一。
83岁坐大巴去调研
2007年1月,雷亨顺正式退休,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已经超期服役20年。
重庆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华告诉记者,雷老几乎是十年一个坎:1996年做了胃癌手术,并顽强地活了下来;前不久,83岁的雷老又刚刚做了胆囊方面的大手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刚出院不久的雷老最近又去库区做了调研。
“说真话得有根据。”雷老告诉记者,17年来,他每年多次跑到库区调查,了解最真实的情况。现在,雷老最大的心愿,是在今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出自己的第二本书《中国三峡库区》,作为给新中国60周年的献礼。
“脑子里的东西写出来,就带不走了。”他笑道。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