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
米奇·阿尔博姆创作的长篇小说
《相约星期二》是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创作的自传式长篇纪实小说。
《相约星期二》讲述了作者的恩师莫里·施瓦茨教授在辞世前的14个星期的每个星期二给米奇所讲授的最后一门人生哲理课。它内容涉及了人生的许多组成部分,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还有莫里老人的葬礼。死亡既作为该作品的主题,又作为该小说的线索,传递了作者对于人生更深入、更透彻地思考,使《相约星期二》作品本身散发出浓郁的哲学意蕴。
《相约星期二》连续四年进入全美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三十一种文字,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一千一百万册。同名电视电影于1999年12月5日在美国上映。
内容简介
米奇·阿尔博姆在书中采用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回忆了1979年春天他在布兰戴斯大学毕业时的情景。一拿到毕业证书,米奇就去找他最喜欢的教授——莫里·施瓦茨,送给教授一个印有字母的皮包。在布兰戴斯上学时,米奇在莫里教授的社会学课程上几乎节节必到。面对喜极而泣的莫里教授,米奇许诺要跟他保持联系,但是后来米奇食言了。米奇从布兰戴斯毕业几年后,莫里教授被诊断患上了ALS症,不得不放弃了最热衷的爱好——跳舞。这种病让人逐渐无力,使其“灵魂清醒无比,却被禁在脆弱的躯壳里”。莫里的妻子夏洛特也是大学教授,她对丈夫关怀备至,然而在莫里的的坚持下,她还是继续在麻省理工学院教书。
从布兰戴斯大学毕业后的第16个年头,米老鼠感觉很沮丧,觉得自己选择的生活了无生趣。在叔父因患胰脏癌去世后,米奇放弃了做音乐家的梦想,成为底特律一家报社的记者,收入颇丰。他答应妻子珍妮他们总会有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报道任务繁忙,终日劳顿不已。一天晚上,米奇正在调换电视频道,无意间听到了莫里教授的声音。莫里正参加一档名为“夜线"的电视节目,接受泰德·科佩尔的三场访谈,那天正好是第一场。莫里和科佩尔很快成了朋友。在同意接受访谈前,莫里教授就让这位著名的新闻评论员大受震撼并被深深触动,因为他问了科佩尔“什么离你的心最近”。在电视上见到昔日师长,米奇一时不知所措。
看过莫里的电视访谈,米奇跟这位自己最崇敬的教授联系上了,并且专门从底特律来到马萨诸塞州西纽顿市,准备登门拜访。可是在开车去教授家的路上,米奇接到了制片人的电话,于是不得不推迟会面,这个决定令他日后后悔不已。
与教授重逢后又过了些日子,米奇到伦敦去采访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忙得心力交。工作间隙,他把通俗小报都丢在一边,认真思考着莫里的话,他发现自己找到了更多人生的意义而那是无法从名人行踪和小道消息中悟到的。成群的记者疯狂地追踪着安德鲁·阿加西及其女友波姬·小丝,米奇差点被撞倒,这时他发觉自己真是舍本逐末,人生找错了方向。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结束后他回到了底特律的家中,却得知连日来苦心撰写的文章甚至不能发表,因为他所在的工会正在抵制这家报社。于是,米老鼠又一次前往波士顿拜访莫里。
与莫里共同度过了第一个星期二后,米奇每周的星期二都去聆听教授关于“人生意义”的课程”。每周米奇都给莫里买吃的,然而莫里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不能吃固体食品了。在科佩尔三期“夜线”访谈的首次亮相中,莫里说面对日渐衰弱的身体,他最担心的是不知哪天上完洗手间,自己都无法弄干净身体。最终,这种担心变成了现实。每次米奇到访,两人总是回忆起在布兰戴斯共同度过的岁月。米奇觉得那时自己是个行为粗鲁的学生,却总是试图学会像莫里一样举止优雅。在布兰戴斯时,米老鼠和莫里情同父子,而非一般的师生情谊。弥留之际,已经极度衰弱的莫里呼吸困难,动弹不得;此时,他说出了心声:如果自己还能有个儿子,非米奇莫属。
童年时,莫里家境贫寒。其父查理为人冷漠,不近人情,对莫里兄弟冷淡至极,甚至毫无抚育之情。8岁那年,莫里不得不念写着母亲去世噩耗的电报,因为他是家里唯一认字的人。查理续弦娶了伊娃,这个好心肠的女人给莫里和他弟弟带来了渴望已久的爱。伊娃也慢慢培养莫里爱读书和爱学习的好习惯。然而查理坚持让莫里保守其生母去世的消息,因为他想让莫里的弟弟以以为伊娃就是生身之母。对于小莫里而言,将母亲已经不在人间的事深藏心底无疑是对情感的的摧残;他一直保留着那封电报,以证明母亲确有其人。由于幼年极渴望亲情和爱,莫里长大后一直追求着家庭的幸福,并广交朋友。行将就木之际,莫里感觉就像重回童年,一定要尽力“重温婴儿时光”。和米老鼠在一起时时两人总是紧紧地握着手。
在星期二的课上,莫里启发米奇建立一种新型的自己的文化,以杜绝流行文化的影响。莫里鼓励米奇创造的个性文化是建立在爱、容忍和善念基础之上的,是包含着一套伦理道德观德观念的文化,而不是像流行文化那样离经叛道。至于流行文化,莫里觉得那是贪欲、自私和浅薄的产物,他希望米奇能洁身自好。莫里也强调两人都要坦然面对衰老和死亡,因为这都是人生必经之路。
某个星期二,珍妮和米老鼠一起去探望莫里。珍妮是个职业歌手,莫里盛邀她高歌一曲。平时珍妮是不接受点唱的但这次她欣然应允。听罢一曲,莫里不禁流下热泪。莫里很容易落泪,而且他鼓励米老鼠不要强忍感动的泪水。莫里的身体状态不断恶化,他书房窗台上的那株粉色木槿也日渐枯萎。米奇越来越看透媒体丑恶的一面,版面上充斥的都是凶杀和仇恨。例如辛普森杀妻案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案子导致南非白人和黑人之间不可调和的巨大种族分歧。
米奇将他与莫里的讨论录成盒式录音磁带以便能够编辑记录,从而整理成一本书。《相约星期二》,米奇和莫里都把它看做是“他们最后的合作论文”。莫里不断告诉米奇他想与全世界分享他的故事,而该书正好能满足他的愿望。
在此期间,在莫里的反复劝说下,米老鼠试着和住在西班牙的兄弟彼得重归于好。这些年来,身患胰脏癌的彼得一直拒绝家人的援手,坚持自己求诊问药。米奇给彼得打了无数电话,发了无数信息,只换来他坚持说他很好这样简短的回复,而且彼得提醒米奇他不想谈论他的病症。莫里预见米老鼠兄弟将一笑泯恩仇。果然,在老教授辞世后不久,预言成真了。在莫里的葬礼上,米奇想起自己要跟老师保持联系的承诺,于是一场心灵对话开始了。以前,米奇总觉得这样阴阳两隔的对话令人无法自持,然而他发现实际上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悲痛欲绝。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米奇·阿尔博姆1959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并在费城度过了大部分青年时代。1979年,他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市的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获得了文学学士。在学期间,阿尔博姆有幸师从莫里·施瓦茨先生,即《相约星期二》一书的主角。1982年阿尔博姆从纽约州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他曾经是一名业余拳击手,还还想到夜总会当个音乐家,但都没能如愿。此后他成了一名体育记者,专门为《费城观察家报》和《底特律自由报》这类报刊撰稿。《底特律自由报》从1985年开始聘用他,直到1995年阿尔博姆与莫里重逢。阿尔博姆也有自己的广播节目,在全美联播,叫《阿尔博姆周一体育》。1995年,他开始为《相约星期二》一书收集资料,该书记录了每周的星期二他和莫里在莫里家里关于生命意义的种种讨论。阿尔博姆希望该书的稿酬能用来支付莫里高昂的医药费。在接受访问时,他也表示,这本热销两年的畅销书的稿酬要与施瓦茨先生的家人平分。
莫里·施瓦茨生于1916年。从纽约城市大学毕业后,他申请到了芝加哥大学的奖学金,并取得了该校的社会学博士学位。1959年,莫里开始在布兰戴斯大学教授社会学。这所犹太人资助的无教派大学建校于1948年。莫里教授一直工作到1995年生命垂危之际,此时他已经罹患ALS症,即“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种病是肌肉神经方面的绝症,症状是肌肉逐渐萎缩,最终导致患者瘫痪。ALS通常也被称为“卢·伽雷氏症",得名于1941年因该病去世的年仅40岁的著名棒球运动员卢·伽雷。
阿尔博姆从1995年中期开始连续拜访莫里教授,当时正是辛普森杀妻案审理的关键时刻。O·辛普森美国大名鼎鼎的橄榄球球星,他被指控在1994年6月杀害了前妻妮科尔·布朗·辛普森和她的朋友罗纳德·高曼。辛普森对双重命案矢口否认,辩称自己“绝对清白";案发前他曾暴力虐妻,被起诉后又与警方飞车追逐。有很多的争论围绕着陪审团人员,全部争议都是其以人种优势偏袒辛普森的。1995年10月,陪审团宣布针对辛普森的杀人指控无效,从而引发了美国国内严重的种族分歧,南非白人敌视黑人。《相约星期二》一书中的康妮对陪审团“无罪”宣判感到深深忧虑。
在《相约星期二》中,米奇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的政治风云,他和莫里教授当时都在布兰迪斯大学,生活深受政治所扰。1973年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越南撤军;1974年前总统尼克松引咎辞职,于是全国的大学校园都迅速成为政治辩论和抗议活动的温床,布兰戴斯大学当然也不例外。《相约星期二》一书也谈到了对种族紧张局势的担忧。书中莫里教授讲了一个故事:一群黑人学生认为被校方压制,莫里则扮演了校长和学生之间调解人的角色。那些学生们将学校的一所科研楼当成了抗议地点,并从一扇窗子里挂出这样的横幅:“马尔科姆·艾克斯大学”。横幅是为了向马尔科姆·艾克斯致敬的——他是著名的黑人领袖和黑人独立运动的积极倡导者,1965年被人暗杀。
人物介绍
这位《相约星期二》一书的主角在布兰迪斯大学社会学教授度过了人生大部分光阴,而他觉得这个职位是“不经意间”获得的。他是位优秀的老师,只是由于罹患ALS症——即“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亦称“卢·伽雷氏症”,身体无法自控才退休的。这种病毁了他的肢体,可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的思想依旧犀利如昔。莫里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他必须将自己关于“人生意义”的思想留在世间,以免大道随人而去,悔之晚矣。米老鼠就充当了这样一种媒介:他不仅自己理解了这种思想,而且在教授辞世后,通过该书来间接地将其思想广为传扬。莫里在弥留之际和米奇共同策划了这本书,并视之为他们“最后的合作论文”。通过泰德·科佩尔在ABC播出的访谈节目“夜线”,他也和全美广大观众见了面。
莫里有种令人叹服的能力,他能看透人心,直达对方心灵深处。科佩尔是风靡全国的知名人士,情感深藏不露,可是莫里竟能一语直达其心。莫里当时问他,“离你的心最近的”是什么?爱是莫里与别人交流时的重要话题。正如他能触及科佩尔那在名人外表之下掩藏的情感一样,他可以透过米老鼠极其职业化的外表看到蕴含着怎样的实质和欲望。他认为米奇丧失了自己理性的一面,过多地专注于流行文化。他希望米奇能回归本性,重拾其在布兰戴斯校园里那种热情而善良的状态。教授讲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个人信仰并教导米奇不要受到世俗文化的侵扰,而应树立自己的道德标准。他自己就不像大多数美国观众那样沉溺于媒体,而是热心帮助他人,唤醒大家对爱的渴望。
即使病体日渐衰弱,时日无多,莫里教授也选择了异于常人的态度来面对疾病和死亡。面对人生,他积极乐观;面对情感,他敢爱敢恨。即使在其身后,这种态度也在影响着世界。他一直无拘无束地生活,所以当失去了自理能力,饮食起居不得不靠人照顾时,他颇感失落。即便如此,他也不因身体不适而悲观,而是尝试着享受这种“重回婴儿时代的感觉”。虽然童年时莫里缺乏家人的关爱,但是如今重病在床,却得到亲友们对待婴儿般地照料和呵护。
米奇·阿尔博姆
米老鼠生性善良,一直向往着成为著名的音乐家,从而享誉全球,腰缠万贯。可是这个愿望破灭了。生活中,他过于看重金钱,却忽视了情感。工作中,他废寝忘食,无暇顾及自己的妻子珍妮。他在一家底特律报社供职,由于所属工会进行大罢工,米奇第一次无所事事,而且收入也成了问题。罢工期间,他渐渐发现自己在选择职业生涯和生活模式时极为失败,领悟到自己正面临着选择未来道路的关键时刻。他想要寻求一个自我救赎、重选人生要务的机会。所以,米奇觉得要想不枉此生,须交友但求有志之士,行事谨防浅薄无益。
在莫里教授的鼓励下,米奇终于发觉多年以来自己沉溺于职场,却忽略了生活的真谛。每个星期他都去拜访莫里教授,聆听其教诲,由此逐步看清自己的错误,确立了改变人生态度的决心。莫里去世后,他觉得自己要向莫里学习,让人生充满意义,于人于己都要敢于表达情感,能够宽容地面对每个人。他将莫里视为自己的楷模―—看重情感,漠视钱财,不屑世俗小报,远离无聊传言。在教授的影响下,米奇立志改变自己的生活,期望成为像他的教授,更是他的人生导师那样的人。遥想当年徜徉在大学校园时,自己只是表面看似坚忍,却一直有幸得到莫里教授的谆谆教导,学做热情善良的人。只有莫里才能洞悉他貌似坚强的外表,从而给他指明真理。
彼得
米老鼠的弟弟,高中毕业后即前往欧洲,并定居在西班牙。他罹患胰脏癌,辗转于欧洲各地求医问诊。然而自从离开美国后,他一直极力疏远家人——特别是米奇,拒绝接受来自家庭的任何帮助。彼得不愿接受兄长或其他亲戚的援手,想来是由于他内心过于骄傲。从小他就是家里出名的捣乱大王,而米奇却眉清目秀,成绩全优。既然不曾受到家人的重视,彼得索性拒之千里之外,决心通过独立来证明自己。
同在布兰迪斯大学时的米老鼠一样:彼得也给自己蒙上了坚忍的保护色。高中毕业以后,他就从未向家里寻求过帮助,即使成年后也依旧如此。虽然米老鼠几次联系他,彼得却断然拒绝与兄长再续骨肉之情,仅仅用只言片语答复说自己近况很好,无须他人帮忙云云。他还再次向米奇强调说不愿再讨论自己的病情。然而米奇从莫里那里学到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他人才能生存下去,这正如莫里在课上无数次背诵的那句奥登的名言:“没有爱,毋宁死。”虽然彼得强烈寻求自立,拒绝获得帮助,但是面对绝症,他也需要亲友的关怀帮他战胜病魔。正是因为米老鼠不断尝试与之联系,彼得才最终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米老鼠联系弟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身染绝症而怜悯或疼惜他,而是想重新找回童年时两人之间的那种手足情谊。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相约星期二》主题思想:面对死亡时进行人生思考:改写死亡定义,强调生的责任。
海德格尔认为,死亡作为生存着的人的“此在”的终结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在《相约星期二》现代主义作品中,死亡的意义不只是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是渗透在所有人的生命过程之中。《相约星期二》贯穿着死亡、生命的价值、爱与救赎的叙事主题。主题之间相互关联:借助死亡诠释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在于爱与奉献;心灵救赎能让人超越死亡,实现生命在形而上意义上的不朽和永生。如果死是结束,那么生就是开始。所以学会死亡,就是学会生活。文本中,对死亡的关注是为了凸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在该小说中,主人公莫里说:“爱是唯一理性的行为。要么爱,要么死亡。”有意义地生活是“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与他人目标和意义的创造”。爱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检查修复游乐场的设施,认为自己一生受困于此,毫无价值。塔拉却告诉他在游乐场当维修工人,保证了孩子们的安全,无形中已经拯救了千千万万的孩子。爱迪最终领悟到,他在人世间自认为毫无意义的生活,其实正是他生命的价值所在。活着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某种宏伟的事业中,还体现在平淡的生活中,默默的爱与付出中。
社会学家莫里·施瓦茨在最后14个星期中濒临死亡的过程是作品中最重要的死亡情节,作为线性时间线索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他在得知自己患上ALS(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必须同平日里的爱好、工作的教室,甚至正常的日常生活告别时,莫里教授决定为自己的学生进行最后一门课的讲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每个星期二与作者见面时,莫里教授的病情都逐渐恶化,从刚开始能够倚着身子在轮椅里与作者拥抱,到之后的呼吸困难、无法进食,作者用亲眼所见细致地描绘了莫里教授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过程。面对死亡,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没有选择自怨自艾,而是用自己强大的人格与坚韧的意志走过这座连接生与死的桥梁,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段旅程。对于教授而言,死亡的过程并不意味着消减,而是对身心的一次洗礼,将人们原本认为合理的追逐金钱、名誉、地位和物质生活的各种污浊原则尽数洗去。莫里教授站在自己生命的终点,通过与作者对人生的本质与人类精神家园中诸多要素——社会、文化、金钱、情感等的讨论,俯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将自己最后的体验与这个世界分享。
作者弟弟身上所体现的面对死亡的精神可以说是对莫里教授死亡过程的重复。他从小受尽家人疼爱,在作者眼里是个玩世不恭的散漫分子。但面对癌症时,他选择了死亡的挑战,竭尽全力寻找治疗疾病的良药。为了减少家人的担心和忧虑,他拒绝了家人的帮助,切断了与家人的联系。弟弟的这种行为使作者无法理解,既为不能施以援手而内疚,又为弟弟摆脱家人、独自面对而怨恨。与莫里教授的探讨使作者明白了弟弟的良苦用心和面临死亡时的痛苦挣扎,因此他选择了尊重弟弟的意愿,用真诚的爱来与弟弟进行精神上的交流。正是莫里教授这位老师用自己的经历作为明灯,帮助作者解开了心结,照亮了作者迷失的方向。
作者舅舅的死亡过程与莫里教授的死亡过程在精神层面上正好相反,舅舅死亡前心灵上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悲哀,改变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看法。他逐渐放弃了精神上的追求,夜以继日地辛劳,以取得工作上的成就,用以满足自己所谓的幸福。作者相信死亡终有一天会悄然而至,他只能像囚犯一样等待着它的到来。莫里母亲的死亡同样给小莫里带来了心灵上的裂痕。母亲去世前的痛苦使家庭失去了原有的温馨,让小莫里的内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另外,作者还在文中穿插了很多简洁的死亡意象:一个女子为了保护丈夫和女儿不受坏人的影响,开枪打死他们;一名失去母亲的英国男子请求莫里帮助他在冥界寻找母亲;一个研究生在给莫里的信中唠唠叨叨讲述自己身边可怕的死亡事件;三名男子扔下的墓碑石块砸死了同家人去朝圣的女孩,这些死亡意象展示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悲剧人生观,即与死亡相对抗时,人们只能以失败告终,因此人类悲剧的命运不可逆转。这里所体现的悲剧色彩充分反衬了莫里教授以超然的姿态对生命极限进行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死亡主题的现实意义
作品的现实意义来源于莫里教授在去世前14个星期中与作者进行的人生探讨。通过每一次见面时对莫里教授本人、他的妻子夏洛特、护理人员的态度甚至于季节变化的描写,作者细节化地展示了莫里教授的病情及其心理变化,使得他对死亡的态度和阐释更加真实可信,令读者仿佛与作者置身同一空间中体验这个过程。他不停地接见来访者,认真地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回信,倾听他们的疾苦,帮助救赎他们的心灵。对于莫里教授而言,死亡既是生命的终点,也是灵魂重新构建的过程,正因为死亡,才更加促使他对人生的价值进行思考。他指出人们要学会接受自然所赋予人类的一切,衰老和疾病都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学会了怎样理解死亡,才能明白怎样生活;在带有浓重商品色彩的世界里,应该摆正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认清金钱、权力和声望不能替代精神生活;爱并不是一条单行线,人们应该学会付出爱和接受爱,它不仅代表怜悯和同情,更是对人生奉献的领悟;原谅别人可以帮助自己放下包袱,从遗憾的情感中得以解脱;友情、家庭、爱情和婚姻中都需要双方相互尊重、相互妥协、平等交流并拥有共同的价值观,莫里教授在面对死亡时所进行的思考为正行走于世间的人们提出了生的责任。
死亡主题的美学意义
《相约星期二》中所描绘的死亡主题具有反传统色彩,死亡在这里并没有充满痛苦的呻吟和无尽的忧思,而是赋予人们动力和勇气来挑战现实的强大力量。通过对死亡主题的描述,作品展现出一种崇高的美学形态。
文学作品《相约星期二》中,主人公莫里教授从一开始给读者的印象就是一位头发稀疏、面容憔悴的老人,他身上散发出病人特有的长期服药的味道,连呼吸都显得吃力。当莫里教授试图几次用叉子叉起一块番茄而失败时,作者给予他更多的是同情和哀悯。但是当与莫里教授开始最后一课,展开有关人生的讨论时,他身上所流露出的自信和乐观让作者从悲哀中释然。随着时光的流逝,莫里教授的病情日渐严重,常常夜晚无法入睡,他却能够坦然地向作者讲述如何直面恐惧,超脱痛苦与悲伤;当他无法再打理自己的生活,一切都要依赖别人时,他以幽默的方式开解自己,把这种世俗文化所认为的羞耻转变为一种婴儿式的享受,一种依赖他人的乐趣;他并不为自己所遭受的痛苦而自哀自怜,却能够为半个地球以外的无辜受害者而流泪。对莫里教授病情和身体状况的描写,正好反衬了他面对死亡的坚强意志。莫里教授并没有在与死亡的对抗中取得具体的胜利,但是他改写了死亡的定义,淡化了死亡给人们的压力,使读者在面对作品中的死亡场景时摆脱了以往心灵上的折磨和不安,体会到了死亡中美的境界。
除此之外,作者通过对空间和场景的描写增加了死亡主题的美感。从相遇之初的和煦阳光,到莫里教授家门前种的山月桂和日本槭树、蓝砂岩台阶、白色的雨檐、低矮的灌木丛和山体状的房屋,这些对于周遭景物的描写为读者建立了一个美的视觉空间,使死亡的气氛得以缓解。之后,与莫里教授的病情恶化相比,对于场景的描写越发显得美好而珍贵。从窗户射入的柔和日光,落在木槿的淡红叶子上;林间的树叶将骑马道染成了金色的图画;教授葬礼上人们所见的湿润草地、乳白色天空和抖动羽毛的鸭子。
这些意境反衬了现实社会中人们为争名逐利而不惜活在精神残破的躯壳中的麻木与不堪;同时,场景的描写也映衬了莫里教授对抗死亡时宁静与祥和的心态,为作品创造了一种更为醒目的空间美感。通过对死亡主题的描写,《相约星期二》该作品探寻了生命本质这一具有更深层次含义的问题,推动大众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从迷惘与混乱中获得解脱,重新确立价值观念和生存目标。
艺术特色
叙述方式
该文本的前三个星期的课程采用交叉叙述的方式,将现实与回忆结合起来,让读者随着现在事件的发展回忆过往的事情,分阶段地让我们感受一个真实而饱满的莫里教授。将文本前三个星期的课程分成两部分看,一、三、五,七节等奇数章节叙述现在,二、四、六、八节等偶数章节叙述过往。这种构思有新意,可让读者在现实与回忆中来回穿梭。
词语意象
1、粉色木槿
在莫里的身体日渐衰弱时,他种的木槿也日渐枯萎。植物粉色的花瓣片片凋零,它的主人也越来越依赖护工的帮助,越来越离不开氧气瓶。莫里教授离开人世的时候,木槿花也死去了。植物自始至终都用来比喻莫里的生命以及生命之本身。同这株植物一样,人类(此处尤指莫里)都逃不脱大自然的生命轮回,最终都要归于死寂。莫里必须接受无法避免的命运,米老鼠亦然。
2、海上的浪花
莫里转述了一个故事,讲的是一朵小海浪看见跑在前面的层层海浪被击碎在海滩上,最终变得踪影皆无。小海浪的心中突然充满恐惧,因为他想到了自己,害怕也将“被击碎在沙滩上”。小海浪向同伴诉说了心中的绝望,后者安慰他说,他不会粉身碎骨,也不会灭亡,而是将回归大海,成为广阔海洋的一部分。小海浪象征着莫里,他的生命也即将消散在假想的海滩上,而海滩则是死亡的化身。同海浪一样,莫里也得到了宽慰,因为他知道自己死后将融入更广大的生命中去。莫里对这个寓寓言的热衷表明了他笃信着轮回,因为那是大自然生命轮回的固有部分。
3、莫里的床
莫里有句名言:“当你躺在床上时,你就是死人。”最终,一切都成为现实。在与ALS斗争的过程中,他从来不愿卧床休息,因为卧床对他而言无异于向病魔妥协,于是莫里只委身于书房的小沙发上。他宁愿将最后的日子过得尽可能充实些。他觉得,要是终日卧病在床,就等于向死亡低头,同时也失去了在书房中得到的小小乐趣。莫里的书房里到处是亲朋好友的照片,到处是穷其一生搜集来的书籍。就算因染病无法外出,他也可以眺望窗外,赞叹四季的美景,欣赏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病至垂危之日,莫里做好了迎死亡到来的准备,这时他才终于选择了躺在床上。
作品影响
1997年《相约星期二》出版后,连续44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并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31种文字,热销一千万册。 1999年,同名电影《相约星期二》上映,2000年9月10日,一举夺得第52届艾美奖的四大奖项。
作者简介
米奇·阿尔博姆(1959—),美国专栏作家,电台主持,电视评论员,慈善活动家。主要作品有《相约星期二》等。
米奇·阿尔博姆1958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并在费城度过了大部分青年时代。1979年,他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市的布兰迪斯大学,获得了文学学士。1995年,他开始为《相约星期二》一书收集资料,该书记录了每周的星期二他和莫里在莫里家里关于生命意义的种种讨论。进入21世纪后,先后出版《一日重生》、《时光守护者》等作品。
参考资料
相约星期二.豆瓣读书.2024-02-2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人物介绍
作品鉴赏
作品影响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