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上尉》,是由罗伯特·施文特克担任编剧并执导的战争、历史、剧情类题材电影,电影由麦克斯·胡巴赫、米兰·佩舍尔、弗雷德里克·劳、贝恩德·霍尔谢尔、瓦尔德马·科布斯等人主演。该影片在
德国萨克森州
格尔利茨拍摄,并于2017年9月7日在
多伦多电影节上映,次年3月15日在德国上映。影片的男主角原型为德国柏林一个名叫威廉·弗里德里希·福格特的鞋匠。
影片讲述了十九岁的德国逃兵威利·赫罗德,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两周里,他偶然间拾得的一套上尉军服,凭此军服他冒充了上尉,利用身份欺诈、滥权,骗食骗宿等。此外,他还将溃散的其他士兵聚集起来组成特别任务小组,一起在即将陷落的纳粹帝国大地作恶掠地,并假借元首特派员的名义掌握起了逮捕和生杀大权。
《冒牌上尉》获得了包括的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在内的23个奖项,以及包括2018年电影金奖的最佳故事片提名在内的19次提名的荣誉。此外,截至2024年,该片全球票房达到了1,197,218美元。
剧情简介
电影《冒牌上尉》(The Captain)是一部
德国二战题材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战争末期的荒诞却真实的故事。电影的主人公是一名19岁的德国普通国防兵威利·赫罗德(
麦克斯·胡巴赫 饰)。
赫罗德在一次撤退中与部队分离,成为逃兵,为了避免被
宪兵抓住,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某一天,赫罗德在一个废弃的车辆中发现了一套
德国空军上尉的制服和相关证件。赫罗德决定穿上这套制服,冒充一名上尉军官。他利用人们对军官的信任和敬畏,开始了一系列的欺诈行为。赫罗德首先在一个小村庄中骗取了食物和住宿,后意外地被其他逃兵误认为是上尉。于是赫罗德开始利用上尉的身份狐假虎威,骗取了弗莱塔格(
米兰·佩舍尔 饰)等逃兵的信任,并谎称自己是元首特使,有权调查战线后方的一切事宜。
赫罗德在之后与
宪兵相遇时,更是以元首的名义对其行为进行谴责,并成功唬住了宪兵队长,获得了前往临时营地的机会。赫罗德到达临时营地后,以元首的名义授予营地处决逃兵的司法权力,并得到了舒特队长(
贝恩德·霍尔谢尔 饰)的支持。此后,收到权力滋养的赫罗德开始残酷地处置逃兵,命令挖坑活埋、动用
高射炮直接射击等极端手段,杀害了大量逃兵。赫罗德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嚣张,他带着自己的下属前往城镇,自封为“赫罗德临时即决法庭”,利用虚假的身份在城市中骗财骗色,为所欲为。赫罗德的心态也逐渐扭曲起来,从最初的犹豫不决到后来的享受剥夺别人生命的快感,他变成了一个毫无感情的杀戮机器。然而,赫罗德的恶行最终还是引起了注意,但他被逮捕后并未立即受到应有的惩罚。而是由于战事混乱,他一度被错误释放。直到1946年,赫罗德因偷窃面包被
英国皇家海军再次逮捕并送上了军事法庭,但他被一个将军保下并打算送去前线,赫罗德借此机会在休庭期间逃跑了,最后消失在一片白骨的森林中。此外,在电影片尾的彩蛋中男主赫罗德不仅没有受到处罚,而且还穿着纳粹的军装在手下的簇拥下,在柏林街头吆五喝六。但在现实中该人物的原型并未逃脱处罚,还被判处了死刑。
角色介绍
电影制作
人物原型
1906年的德国柏林,一个名叫威廉·弗里德里希·福格特的鞋匠(时年57岁),东拼西凑出一套二手的普鲁士第一警卫团上尉制服。10月16日早上,他穿着这套军装招摇过市,来到
柏林西部普洛岑湖的军队泳池。他命令几个刚刚完成换岗的士兵与他同行。不明就里的士兵不敢违抗这个颐指气使的“长官”。于是,他们跟着福格特坐火车前往柏林附近的科佩尼克城。福格特对士兵们说,他在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他们抵达后迅速“占领”了该地的市政厅——当地没有驻军,只有一个很小的警察站。随后他以“德皇的名义”逮捕了当地的市长和财政局局长,并没收了3000多马克,居然还开了收据。福格特把剩下的士兵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押送“犯人”去
柏林接受调查,另外一组则受命继续留守在当地。“上尉”自己则换上常服,消失得无影无踪。10天后,福格特被警察抓获。法庭判处他需要服刑到2016年。然而,
威廉二世在1908年就赦免了他,理由是这件事说明
德国联邦国防军“纪律严明、忠于职守”。这个故事后来被叫作“科佩尼克的上尉”,也是冒牌上尉的人物原型。
现实中的威利·赫罗德和他的六名同伙于1946年11月14日在Wolfenbüttel监狱被送上断头台处决。他当时21岁,在被错误释放后,又由于他盗窃一条面包而被英国人逮捕,他最终被认定为战犯并被判刑。这部电影没有描述的是,
英国军队还判处赫罗德及其同伙在阿申多夫莫尔战俘营挖掘195具被埋葬的囚犯的尸体。他们被认定对总共125起处决事件负有责任。
幕后花絮
《冒牌上尉》电影中只有一个场景是上色的。
德国人在被
高射炮枪决前唱的歌叫做《威斯特瓦尔迪》,这是一首流行的德国民歌。
他后来穿上的上尉制服,左臂上有纳尔维克盾章和克里特袖章,左口袋上有一级铁十字勋章,还有
德国空军空降兵徽章、伤兵徽章和陆军总突击徽章。二级铁十字绶带也佩戴在左口袋的右侧。
纳尔维克盾章和克里特袖章表明了佩戴者分别参加了1941年在
挪威和1941年在
克里特岛的两次重要战役。
影片配乐
参考资料:
票房与发行
票房成绩
截止2024年, 该片全球票房为1,197,218美元。
上映信息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作品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冒牌上尉》通过真实历史事件,揭示了符号(如制服)赋予的权力魔力,使一个逃兵成为掌控生死的“上尉”,并引发周围人的道德沦丧,形成恶性群体行为,映射出历史上屡见不鲜的复杂权力游戏。(
澎湃新闻 评)
该片以二战为背景,深入德国内部,通过“制服”象征权力,探讨德国国民性,揭示希勒政权崛起根源。影片采用黑白色调,既增强悲剧感又忠实于历史。(看电影 评)
电影围绕冒牌上尉赫罗德的忽悠与心理转变过程展开,虽无过多暴力血腥,但黑白灰暗色调与冷峻风格深刻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电影中几乎没有一个正面角色,但每一个角色的形象又都是那么的真实而又讽刺,整体氛围令人不寒而栗,更像一部恐怖片。(Metime国外影视资讯 评)
负面评价
《冒牌上尉》这部影片的结局,无疑是观众乃至所有目睹其终结者心中,最为不堪、最令人作呕的恶作剧之一,其恶劣程度甚至超越了画面本身,包括滚动的片尾字幕。(纽约客杂志 评)
《冒牌上尉》的导演罗伯特·施文特克似乎在煞费苦心地保持动作的向前发展,清空了电影中角色可能以揭示他们的想法的方式说话而不推进情节的时刻。因此,该影片完全没有历史、
意识形态和背景。相反,它的结构就像一部
动作片,高潮是屠杀集中营囚犯的戏剧性序列。(纽约客杂志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