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服(sun protection clothing/sun protective clothing),又称防晒衣、户外防晒皮肤衣,是能阻隔或减弱
太阳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保护皮肤,防止皮肤变黑或
日照性皮炎的服装。其防晒原理为使用加入抗
紫外线整理剂的防晒布料,使衣服吸收紫外线或使紫外线在衣服表面发生折射、反射、散射,从而达到防晒作用。防晒服主要有彩色织物衣服、防紫外线助剂或高密纺织面料衣服及特殊面料衣服三种类型。具有质地轻薄、柔软舒适、透气性好的特点。
公元前5000年左右,
埃及人、
美洲原住民所制作的早期蔽体衣物,除了防寒保暖,就兼具了防晒护肤的功效。
先秦时代,古人会穿
葛衣过夏。纱出现后,因其质量小、轻薄,常制成夏衣。古人夏季穿着的的葛衣和纱,已与现代的防晒服相似。现代防晒服的灵感最早来自国外的
皮肤风衣和防风夹克。2007年,现代防晒服在美国首先开始流行,随后进入中国。随着中国消费者由对美白的需求的增加,防晒经济成长为快速发展的产业。
中原地区防晒服饰的市场规模在2016年为459亿元,2021年增至611亿元,2023年达到742亿元。2024年4月7日发布的《中国防晒衣行业标准白皮书》显示防晒服以超50%的市场占比成为防晒服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购防晒服时,需要注意查看吊牌、选择知名品牌产品、查看厚度和防晒指数标示等事项。防晒服性能会受到使用时长、使用环境温度、出汗浸湿情况、洗涤次数和日常穿着磨损等因素影响。
命名
防晒服因其能阻隔或减弱
太阳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保护皮肤,防止皮肤变黑或
日照性皮炎,所以被称为防晒服。2019年根据《户外防晒皮肤衣》行业标准防晒服的标准命名为户外防晒皮肤衣。
历史沿革
古代防晒服
公元前5000年左右,
埃及人、
美洲原住民用棉花、羊毛和
亚麻纤维等制成的早期蔽体衣物开始出现,这些衣物除了防寒保暖,还兼具防晒护肤的功效。先秦时代,古人会穿
葛衣过夏。
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所说的“夏则絺之中,足以轻而。”表明葛衣轻便且凉爽特点。纱出现后,因其质量小、轻薄,尤其适合制成夏衣。明代《
酌中志》曾记载“三月穿罗衣,四月穿纱衣。”古人夏季穿着的葛衣和纱,已与现代的防晒服相似。
现代防晒服
现代防晒服的灵感最早来自国外的
皮肤风衣和防风夹克。2007年,现代防晒服在美国首先开始流行,随后进入中国。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了《户外防晒皮肤衣》纺织行业标准(FZ/T 74007-2019),从安全性、尺寸外观、色牢度、透湿性、防紫外线性能等方面进行规范。截至2024年,针对防晒服行业,相关部门尚未推出专门统一的国家标准。中国消费者由对美白的需求,带动了相关企业发展和防晒产品出现,而防晒经济也逐渐成长为快速发展的一大产业。中国防晒服饰的市场规模在2016年为459亿元,2021年增至611亿元。2023年,中国防晒服饰的市场规模已达到742亿元。2024年4月7日发布的《中国防晒衣行业标准白皮书》显示,防晒服是防晒服配市场的重要类型,防晒服以超50%的市场占比成为防晒服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料材质
夏季衣物材质以
聚酯纤维、
冰丝面料等
化学纤维以及麻类、丝为主,这些材质的衣服都具有防晒功能。防紫外线的能力在化学纤维中,涤纶大于锦纶,锦纶大于人造棉、丝;在天然纤维中,
亚麻大于大麻,大麻大于棉丝。市场上销售的防晒服,具有质地轻薄、柔软舒适、透气性好的特点,这些防晒服面料主要是锦纶、
尼龙、
雪纺(仿丝类面料)。
类型
防晒服通常分为三种:一是彩色织物衣服,印染有青色、红色、蓝色、绿色等鲜艳色彩;二是使用防紫外线助剂整理的面料,以及一些高密的纺织面料制成的衣服;三是特殊面料衣服,如银色反光材料等。
防晒原理
防晒布料的原理为在布料当中加入防晒助剂,即抗
紫外线整理剂,它的防晒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让衣服吸收紫外线,达到防晒作用,所遵循的是吸收原理,即增强面料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将紫外线吸收后进行能量转化为
热能释放或者无害低能辐射,例如在面料染色时选择对紫外线吸收较好的
染料,或者对面料做抗
紫外线吸收剂涂层整理;另一种方式是使紫外线在衣服表面发生折射、反射、散射,从而减少紫外线对身体的伤害,所遵循的是屏蔽原理,即增强面料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例如在面料里层做屏蔽剂涂层整理,或者在面料的纤维中添加屏蔽剂。如有特殊需要可再将布料进行厚整理,所谓厚整理就是将布料织的密度加大。在面料中纤维的走向织法中,一般织法比较密实的织物防晒效果较好。
防紫外线性能
防晒服的防晒功能与其面料的防紫外线性能密切相关。按照国家标准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的规定,只有当服装面料的UPF大于40,UVA透过率小于5%时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其中,
紫外线防护系数(UPF)是指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UPF值越大时,纺织品的防紫外性能就越好,UPF值达到50就可达到较高的防紫外线性能,更高的UPF值对提高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有限。UVA是紫外线中波长最长的部分,有很强的
穿透力,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
弹性纤维和
胶原蛋白纤维,UVA透过率越小,纺织品的防紫外性能就越好。防晒服上紫外线防护系数的标注方式为:当UPF大于40,小于等于50时,标为UPF40+;当UPF大于50时,标为UPF50+。防晒服长期使用以及在拉伸或者潮湿的情况下,其所提供的
紫外线防护有可能减少。
影响性能因素
影响防晒服性能的主要因素有:使用时长、使用环境温度、出汗浸湿情况、洗涤次数和日常穿着磨损等因素。长期在太阳下暴晒、衣物穿着时反复折叠拉伸、汗热浸湿等条件作用会逐渐使面料和防紫外线
涂层受损,防紫外线性能减弱。洗涤过程会造成面料表面的防紫外线涂层出现脱落,导致面料的防紫外线性能降低。此外,防晒服的面料一般较薄,穿着时表面受到磨损会出现面料结构松散的现象,紫外线的透过率便会增高。有科学研究表明使用了3年时间的防晒服会100%失去防紫外线性能。
选购事项
查看吊牌厂名厂址
购买产品时,查看产品的吊牌或洗标中是否标有明确的厂名、厂址。标注明确的厂名和厂家地址,是对产品负责的基本表现。没有厂家相关信息的产品,其质量没有保障,不建议购买。
尽量购买知名品牌产品
在正规渠道购买知名品牌产品,比如商场、专卖店、知名
电子商务品牌
旗舰店等。检验结果显示,一般品牌知名度高的防晒服产品相对有保障。
看防晒指数标示
购买防晒服产品时,要看其产品吊牌是否标有UPF值,或者明示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标准、FZ/T74007-2019《户外防晒皮肤衣》。根据国家标准《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的规定,防紫外线产品应达到UPF值>40,且UVA透过率<5%。若既未标注UPF值,也未标注执行标准GB/T18830-2009或FZ/T74007-2019,则要谨慎购买,其产品质量风险较高。
看厚度
防晒服为夏季穿着产品,除了防晒功能要达到要求外,还要轻薄、柔软,满足人们夏季穿着的舒适性需求。若面料太厚,容易产生闷热感。
闻气味
选购时用鼻子闻一闻服装表面是否有异味,如果有较强刺鼻性气味,则不建议购买。
相关标准
《户外防晒皮肤衣》是防晒服的行业标准,标准号为FZ/T 74007-2019,于 2019年5月2日发布, 2019年11月1日实施。该标准由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运动服装分会、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起草单位有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
探路者集团、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起草人为周双喜、刘红万、邢志贵等。标准规定了户外防晒皮肤衣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等信息,适用于以轻薄的纺织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户外防晒皮肤衣,但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皮肤衣。
防晒服面料标准为《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标准号为GB/T 18830-2009,于2009年6月11日发布,2010年10月1日实施。该标准由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管且归口,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相关事件
部分产品质量抽检不合格
2022年7月,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功能性服装监督抽查情况显示,3批次产品防紫外线性能不合格。如某轻薄外套网站明示具有“户外防晒UPF40+级防晒”功能,但防紫外线性能-UPF值实测为17.10(标准值应>40),且防紫外线性能-T(UVA)AV实测为11.75%(标准值应<5%),与标准要求不符。2024年,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抽查了93批次功能性服装产品,其中4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4.3%,不合格项目为防紫外线性能,其中包括大型商超售卖的产品。
高价防晒服
2022年,有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防晒服价格随着科技面料、多功能性的增加,有些品牌的防晒衣已经卖到上千元一件,部分防晒衣的售价已超过千元。
销量逐年增高
2023年春夏,
天猫平台上的物理防晒装备新品规模是去年两倍,新增防晒品类的品牌也是2022年的1.5倍。电商“618”活动期间,服饰类防晒新品成交同比增长180%,单一消费者购买的防晒服饰的件数也是过去的2到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