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图说》是由
清代陶瓷艺术家
唐英编排的书籍,书中详细记录了清
乾隆官窑制瓷的全过程。这本书是
中原地区古文献中最早完整描述景德镇制瓷工艺的专著之一,尤其着重介绍了青花瓷的制作过程。
作品简介
《陶冶图说》是在清乾隆年间由宫廷画师
孙祜、
周鲲、
丁观鹏创作的陶冶图基础上形成的。这些画家以自己熟悉的山水为背景,融入景德镇地区的窑舍和工匠形象,共绘制了二十幅陶冶图。乾隆八年(1743年)闰四月,朝廷
造办处将这些图交给唐英,让他按照制瓷流程进行编排,并为每张图提供文字解释。同年五月,
唐英完成了《院本陶冶图册》,即《陶冶图说》。这部作品成为
中原地区古文献中首部系统记录景德镇制瓷工艺的专著,重点讲述了青花瓷的制作技艺。
作者介绍
个人履历
唐英(1682-1756年),字俊公,是一位多才多艺的
清代陶瓷艺术家。他在
沈阳市出生,隶属于汉军
正白旗。唐英不仅擅长文学艺术,还精通书法篆刻和制瓷技术。1728年起,他被任命为景德镇督陶官,任职近三十年,为
雍正和
乾隆两位皇帝烧制瓷器。唐英以其精湛的制瓷技术和对陶务的深入研究而闻名,他主持烧制的瓷器品质卓越,受到两朝皇帝的高度赞赏,因此乾隆年间的官窑被称为“唐窑”。在他监督下,乾隆时期的斗彩瓷器造型多样,装饰华美,色彩丰富,常见纹饰包括缠枝莲花、双鱼、
野生灵芝等吉祥图案,主要器型有碗、盘、瓶等。1756年,
唐英退休,此后不久,乾隆官窑的质量开始下滑。
生平成就
唐英在景德镇御窑厂担任督陶官期间,展现了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发展管理水平。他在
雍正和
乾隆两朝的制瓷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就,被誉为“唐窑”。唐英的职业生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雍正时期,他是陶务协理,推动了陶瓷产品的质量提升;乾隆时期,他晋升为督陶官,培养了一批得力助手,如老格和六十三。在雍正时期,唐英专注于制瓷业务,通过与工匠们的紧密合作,迅速掌握了陶冶技术,成为了制瓷领域的专家。他还撰写了《陶冶图说》,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到了乾隆时期,
唐英的工作重心转向税务,但仍兼顾制瓷业务,尽管如此,他依然能够保持高水平的制瓷成果。在唐英的带领下,
乾隆时期的制瓷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度,产生了众多新颖的瓷器设计,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制瓷工艺
采石制泥
制瓷过程中使用的
瓷石矿来自
祁门县的坪里、谷口等地,距离景德镇约二百里。当地的工人利用山间水流驱动
筒车,将瓷石舂碎成泥,制成质地细腻的砖状原料,称为“白不(dun)”。此外,景德镇地区还有其他品牌如高岭、玉红、箭滩等。乾隆官窑使用的是从祁门远道运输过来的瓷石。山路崎岖,工人负重前行,将瓷石运送到窑场。流水冲击着水轮,带动石臼敲击瓷石。
木板桥上,工人携带的正是用麻布包裹的砖状白不。
淘练泥土
制瓷所需的瓷泥需要经过淘洗
提纯。在工棚前,一名老人正在将瓷泥浸入水中搅拌,去除杂质。另一位中年人将泥浆倒入马尾细筛中过滤。过滤后的泥浆再次沉淀,形成稠厚的泥浆。在工棚内,赤脚的工人正在翻拌已经淘洗干净的泥土,准备下一步的加工。
炼灰配釉
配釉需要用到灰,御窑厂使用的灰来自
乐平市,由青白石和
井栏边草烧制而成。灰与瓷泥混合后,调制成浆水。细泥与灰的比例为10:1时,适用于高品质瓷器;7:3或8:2时,适用于中等品质瓷器;对半或泥少灰多时,适用于粗劣瓷器。图中所示的缸中漂浮的黑色器具是用来配比的“盆”。
制造匣钵
为了确保瓷坯在烧制时不沾染砂尘,需要将其放置在匣钵中。匣钵的原材料取自景德镇
东北地区的里淳乡和宝石山,无需淘洗,采用轮车和拉坯法制作。有些工匠还会用同样的方法制作日常使用的沙碗。
圆器修模
碗、盘、碟等圆器在烧制后会因高温而收缩,因此在制作之前需要先制作模型。模型需要多次修改和试烧,直到满意为止。模工需要熟悉窑火和泥性的特点,才能精确调整模型。景德镇只有少数几位模具师傅技艺超群。
圆器拉坯
圆器的制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拉制大型器物,另一种是拉制小型器物。在轮车上,工人将练好的泥放在盘子上,用手掌控制泥的方向和形状,使之符合模型的要求。这种方法需要极高的技能。
琢器做坯
瓶、尊等琢器的制作方法类似于圆器,首先拉坯,然后用水清洗表面,使其光滑。对于八方、六方等带有棱角的器物,需要用布包裹泥巴,切成块状,再用泥浆粘合。坯体从模具中取出后,还需要清洗、修补和打磨。一些复杂的工艺,如雕刻、镂空等,需要等到坯体干燥后再进行。
采取青料
青料是绘制青花和霁青釉的关键原料,主要来源于
绍兴市、
金华市两郡的山区。开采出来的青料在溪流中冲洗干净,大的、圆的青料是最好的,被称为“顶圆子”,会被带到烧瓷的地方,经过三天的煅烧后出售。
江西省、
广东省等地也有青料,但质量较差,只能用来制作粗瓷。
拣选青料
青料经过煅烧后,需要进行挑选。青料分为三个等级,最好的是黑色且具有光泽的,适合用于仿古瓷、霁青釉和青花瓷;稍差一点的是绿色较少的,适合用于普通瓷器;最差的是完全没有光泽的,不适合使用。青料可以直接在生坯上绘画,覆盖一层
釉水后烧制,呈现出青翠的颜色。如果釉水烧过了,就会出现扩散的现象。但是有一种叫做“韭菜边”的青料,不容易扩散,适合用于淡描青花。
印坯乳料
印坯是指将拉好的坯体套上模型,用手拍打,使其平整均匀。然后将模型取下,让坯体自然干燥,准备下一步的加工。乳料是指将颜料研磨成细粉末的过程。每个十两的颜料都需要单独研磨,至少一个月后才能使用。研磨颜料的工具是一根短棍,上面有一个洞,用来安装乳锤的手柄。工人坐在凳子上,握住乳锤进行研磨。这项工作的工资相对较低,但有一些残疾人以此为生。
圆器青花
在圆器上绘制青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包括勾线、渲染、绘制边缘装饰、花卉鸟类、人物画像和书写款识等多个步骤。这些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并且根据不同类型的房间进行分类。
制画琢器
琢器的形状有方形、圆形和带有棱角的多种类型。绘制的方式包括彩绘和镂雕等多种形式。无论是仿古还是创新,都需要遵循传统。瓷器的设计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繁荣景象。
蘸釉吹釉
上釉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刷釉,但不够均匀;另一种是蘸釉,但由于重量问题容易破裂。现代的小型圆器仍在缸中蘸釉,其他的则采用吹釉法。吹釉时,用一根一寸粗、七寸长的竹筒,一端蒙上细纱,蘸上釉水后吹在坯体上。吹釉的次数取决于坯体的大小和种类,一般在三到十八遍之间。
旋坯挖足
旋坯和挖足是两个不同的工序。旋坯是为了使圆器的尺寸和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旋坯车的构造与拉坯车相似,但在木盘中心有一根竖立的木桩,顶部用丝棉包裹保护坯体。工人将坯体放在木桩上,转动木盘,用刀削除多余的泥巴,使内外表面都变得光滑。挖足是指在拉坯时留下一段泥巴,方便后续的操作。当绘画和吹釉完成后,这段泥巴会被切除,露出底部,然后进行挖足和书写款识。图中显示的就是这两个工序同时进行的情况。
成坯入窑
窑炉呈长圆形,像一个倒置的瓮,高达一丈左右,上方覆盖着瓦屋顶,称为窑棚。窑棚后面设有烟囱,高约二丈。烧窑的工作由专业的窑户负责。瓷坯制作完成后,装入匣钵中,送往窑户。入窑时,匣钵沿着两侧排列,中间留有空间,以便空气流通。窑火分为前火、中火和后火,火焰的强度不同,坯体的位置也需要相应调整。窑炉装满后,点燃窑火,封闭窑门,仅留一个小孔,投入松柴,不间断燃烧,直至匣钵变成银白色。整个过程需要一晚的时间。
烧坯开窑
烧制瓷器的过程中,窑炉的作用至关重要。从入窑到开窑大约需要三天时间,第四天早晨开窑。窑炉中的匣钵仍然是紫色的,需要戴上特制的手套和湿布包裹头部和肩膀,才能进入窑炉搬运瓷器。刚刚出炉的瓷器需要趁热放入新的坯体中,以免冷却后发生裂缝。图中远处有人运送柴火,左侧两人分别向窑炉中投放柴火和抱着柴火等待,靠近的桌子上摆放的是刚出窑的瓷器。
圆琢洋彩
在圆器和琢器上模仿西方的技法绘制彩色图案,称为洋彩。选择熟练的画匠,将颜料调细,先在瓷片上试验烧制,以了解颜料的特点,然后再逐步提高精度。画匠需要眼睛明亮、心思细腻。粉彩瓷所用的颜料与珐琅色相同。颜料的调色方法有
芸香油、胶水和清水三种。油色易于渲染,胶水调制的颜料易于涂抹,而清水调制的颜料则易于堆积。图中的画匠有不同的姿势,这是因为器物的大小不同,需要适应不同的绘画方式。
明炉暗炉
制作釉上彩瓷时,需要先在窑炉中烧制出白色的瓷器,然后在其上绘制图案,再在低温炉——明炉和暗炉中
烘焙,以固定颜色。小件物品使用明炉,图中上方工棚内的炉子就是明炉。明炉类似于烧珐琅的炉子,炉门向外开启,周围有炭火,炉内有一个铁轮,下面支撑着一块铁板。将瓷器放入炉内,用铁钩拨动铁轮,使火候均匀,烘烤时间以画料发光为准。大件物品使用暗炉,图中左侧棚内的炉子就是暗炉。暗炉高约三尺,直径约为二尺六、七寸,周围有多层储藏炭火的空间,下面留有通风口。将瓷器放入炉膛内,用黄泥密封炉顶,工人手持圆板遮挡火气,烧制时间为一昼夜。浇注黄色、紫色、绿色等单色釉液也是用这种方法。
束草装桶
瓷器烧制完成后,根据品质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上色、二色、三色和脚货。后两级在当地销售。上色的圆器和琢器用纸包装,二色的圆器每十个一组,用草捆扎,然后装入桶中,由专业人员装桶,以便运输。各省使用的粗瓷不需要纸包装,而是用茭草和竹篾捆绑,数量在三十到六十个之间。
祀神酬愿
景德镇方圆十余里,山环水绕,中央地带是一座岛屿。由于这里是产瓷之地,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数百座民窑,全年都能看到窑火。工匠人数超过十万,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与窑火息息相关,因此非常重视祈求窑火的仪式。明朝时期,据说皇帝下令烧制龙缸,但多年未能成功。朝廷官员严厉督促窑工,导致民众疲惫不堪。当地有一位名叫董的“神”跳进了窑炉中,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最终成功烧制出了龙缸。主管人对此感到同情和惊奇,于是就在御窑厂内建立了一个
聂氏宗祠来纪念这位“风火仙”,至今仍有灵验。窑工们每天都会祭拜风火仙,并经常邀请艺人表演戏剧来感谢神灵。值得注意的是,祀神酬愿并不是一项制瓷工艺,但它被视为制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映了窑工们对火的崇敬、对人造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窑业兴隆的期盼。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国文化中,也是世界各地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