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类病是指在同一组句子中使用了相似的词语,导致整组句子缺乏变化和多样性。例如,“从风似飞絮,照日类繁英。拂岩如写镜,封林若耀琼。”这四句话中,“似”“类”“如”“若”的使用使得整个句子显得单调乏味。
不调病指的是在一个五字句中,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外,其他三个字都采用了相同的声调。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三个字都是平声,则不会被视为问题。然而,如果它们分别是上、去、入声,则被认为是严重的错误。例如,“晨风惊叠树,晓月落危峰”中,“月”和“落”都是入声,这就构成了不调病。
丛木病出现在诗歌中,当同一首诗中出现了多个以“木”结尾的词汇时,就会产生这种错误。例如,“庭梢桂林树,檐度苍梧云。棹唱喧难辨。樵歌近易闻。”中的“桂”、“梧”、“棹”、“樵”都是以“木”结尾的词汇,因此构成了丛木病。
形迹病是在诗句的意义上形成的,即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汇同时出现,容易引起误解。例如,
曹植的诗中提到“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其中的“佳山”和“佳城”虽然意思不同,但由于发音接近,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同一个地方,这就是形迹病的例子。
翻语病指原本是好的词汇,在反转后却产生了负面的效果。例如,
鲍照的诗中写道:“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这里的“伐鼓”如果反转成“腐骨”,就变成了一个消极的词汇,从而形成了翻语病。
相滥病是指在不同的句子中反复使用类似的词汇,造成了语言上的混乱。例如,如果前一句用了“山”,后一句又用了“河”,或者前一句有了“形”,后一句又加上了“体”,这样的重复使用就是相滥病的表现。
涉俗病是指在作品中使用了一些过于通俗化的词汇,降低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例如,诗中提到了“
渭滨区迎宰相”,其中的“宰相”一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它属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称呼,而非文学性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