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SCAN是一种典型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该方法由两个参数确定,∈表示半径,MinPts表示点的数目阈值,通常参数使用一个二元组(∈,MinPts)表示。
DBSCAN方法和基于网格法十分相似。然而,和基于网格法不同的是,它使用数据点的密度特性来将数据点合并成簇。因此,DBSCAN方法在基于密度进行数据点分类后,需要将密集区域内的各个数据点作为基础模块。DBSCAN方法能够发现任意形状的簇且不要求将簇的数目作为一个输入参数;基于网格法很容易受局部簇密度变化的影响。
概念
DBSCAN中的几个定义:
Ε邻域:给定对象半径为Ε内的区域称为该对象的Ε邻域;
核心对象:如果给定对象Ε邻域内的样本点数大于等于MinPts,则称该对象为核心对象;
直接密度可达:对于样本集合D,如果样本点q在p的Ε邻域内,并且p为核心对象,那么对象q从对象p直接密度可达。
密度可达:对于样本集合D,给定一串样本点p,p….p,p= p,q= p,假如对象p从p直接密度可达,那么对象q从对象p密度可达。
密度相连:存在样本集合D中的一点o,如果对象o到对象p和对象q都是密度可达的,那么p和q密度相联。
可以发现,密度可达是直接密度可达的传递闭包,并且这种关系是非对称的。密度相连是
对称关系。DBSCAN目的是找到密度相连对象的最大集合。
Eg: 假设半径Ε=3,MinPts=3,点p的E邻域中有点{m,p,p1,p2,o}, 点m的E邻域中有点{m,q,p,m1,m2},点q的E邻域中有点{q,m},点o的E邻域中有点{o,p,s},点s的E邻域中有点{o,s,s1}.
那么核心对象有p,m,o,s(q不是核心对象,因为它对应的E邻域中点数量等于2,小于MinPts=3);
点m从点p直接密度可达,因为m在p的E邻域内,并且p为核心对象;
点q从点p密度可达,因为点q从点m直接密度可达,并且点m从点p直接密度可达;
点q到点s密度相连,因为点q从点p密度可达,并且s从点p密度可达。
描述
DBSCAN算法描述:
输入: 包含n个对象的数据库,半径e,最少数目MinPts;
输出:所有生成的簇,达到密度要求。
(1)Repeat
(2)从数据库中抽出一个未处理的点;
(3)IF抽出的点是核心点 THEN 找出所有从该点密度可达的对象,形成一个簇;
(4)ELSE 抽出的点是边缘点(非核心对象),跳出本次循环,寻找下一个点;
(5)UNTIL 所有的点都被处理。
DBSCAN对用户定义的参数很敏感,细微的不同都可能导致差别很大的结果,而参数的选择无规律可循,只能靠经验确定。
步骤
DBScan需要二个参数:扫描半径 (eps)和最小包含点数(minPts)。任选一个未被访问(unvisited)的点开始,找出与其距离在eps之内(包括eps)的所有附近点。
如果 附近点的数量 ≥ minPts,则当前点与其附近点形成一个簇,并且出发点被标记为已访问(visited)。然后递归,以相同的方法处理该簇内所有未被标记为已访问(visited)的点,从而对簇进行扩展。
如果 附近点的数量 < minPts,则该点暂时被标记作为噪声点。
如果簇充分地被扩展,即簇内的所有点被标记为已访问,然后用同样的算法去处理未被访问的点。
伪码
具体算法描述如下:
(1)检测数据库中尚未检查过的对象 p,如果 p未被处理(归为某个簇或者标记为噪声),则检查其邻域,若包含的对象数不小于minPts,建立新簇 C,将其中的所有点加入候选集 N;
(2)对候选集 N 中所有尚未被处理的对象 q,检查其邻域,若至少包含minPts个对象,则将这些对象加入N;如果 q 未归入任何一个簇,则将 q 加入 C;
(3)重复步骤2),继续检查 N 中未处理的对象,当前候选集 N为空;
(4)重复步骤1)~3),直到所有对象都归入了某个簇或标记为噪声。
其伪代码描述如下:
输入:数据对象集合 D,半径Eps,密度阈值MinPts
输出:聚类C
DBSCAN(D, Eps, MinPts)
Begin
init C=0; //初始化簇的个数为0
for each unvisited point p in D
mark p as visited; //将p标记为已访问
N = getNeighbours (p, Eps);
if sizeOf(N) < MinPts then
mark p as Noise; //如果满足sizeOf(N) < MinPts,则将p标记为噪声
else
C= next cluster; //建立新簇 C
ExpandCluster (p, N, C, Eps, MinPts);
end if
end for
End
其中ExpandCluster算法伪码如下:
ExpandCluster(p, N, C, Eps, MinPts)
add p to cluster C; //首先将核心点加入 C
for each point p’ in N
mark p' as visited;
N’ = getNeighbours (p’, Eps); //对N邻域内的所有点在进行半径检查
if sizeOf(N’) >= MinPts then
N = N+N’; //如果大于MinPts,就扩展N的数目
end if
if p’ is not member of any cluster
add p’ to cluster C; //将p' 加入簇 C
end if
end for
End ExpandCluster
好处
1. 与K-means方法相比,DBSCAN不需要事先知道要形成的簇类的数量。
2. 与K-means方法相比,DBSCAN可以发现任意形状的簇类。
3. 同时,DBSCAN能够识别出噪声点。
4.DBSCAN对于数据库中样本的顺序不敏感,即Pattern的输入顺序对结果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处于簇类之间边界样本,可能会根据哪个簇类优先被探测到而其归属有所摆动。
缺点
1. DBScan不能很好反映高维数据。
2. DBScan不能很好反映数据集以变化的密度。
3.如果样本集的密度不均匀、聚类间距差相差很大时,聚类质量较差。
参考
“一种基于密度的算法为在大空间数据库发现群以噪声”。第2次国际会议记录关于KDD的AAAI Press。检索2007-10-15,“实验在平行成群与DBSCAN”。
欧洲同水准2001年:并行处理:第7国际欧洲同水准会议
曼彻斯特,
英国2001年8月28-31,行动Springer
柏林。检索200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