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松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
张传松,男,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营养盐对赤潮的影响以及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教育背景
张传松于1991年至1995年间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化学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随后,他在同一所学校继续深造,于1995年至1998年期间完成了物理化学专业的硕士学业。2003年至2008年,他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专业取得博士学位。
职业生涯
自1998年起,张传松担任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讲师职位。
研究领域
张传松的主要研究领域涵盖营养盐对赤潮的驱动机制以及营养盐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角色。
学术贡献
张传松在其学术生涯中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包括:
1. 张传松,王修林,石晓勇等. 东海赤潮高发区COD、石油烃分布特征及其与赤潮发生关系的初步研究,发表于《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第14卷第7期,页码1093至1096。
2. 胡佶,张传松,王修林等. 东海春季赤潮前后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速率的研究,发表于《环境科学》,2007年第28卷第7期,页码1442至1448。
3. 张传松,王修林,朱德弟等。营养盐在东海春季大规模赤潮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发表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年第37卷第6期,页码1002至1006。
4. 张传松,王修林,石晓勇等. 东海赤潮高发区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赤潮的关系,发表于《环境科学》,2007年第28卷第11期,页码2416至2424。
5. 张传松,王江涛,朱德弟等. 2005年东海春夏季赤潮过程中营养盐作用初探,发表于《海洋学报》,2008年第30卷第2期,页码153至159。
6. 张传松,张婷,米铁柱,祝陈坚,石晓勇.2006年夏季北黄海海域氮的形态和分布,发表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9卷增刊,页码189至193。
7. 温婷婷,张传松,王丽莎,石晓勇。春、秋季北黄海生源要素的平面分布特征,发表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9卷第4期,页码789至798。
8. 方倩,张传松,王修林. 东海赤潮高发区COD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发表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第40卷增刊,页码173至177。
9. 张婷,张传松,石晓勇,吴家林,张姗姗. 2008年浒苔消亡末期35N断面颗粒有机物垂直分布情况,发表于《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第29卷第6期,页码804至814。
10. 张婷,石晓勇,张传松,田小亭. 2008年浒苔消亡末期有机碳分布情况的初步研究,发表于《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第30卷第3期,页码324至328。
参考资料
张传松.百度学术搜索.2024-08-23
张传松.中国海洋大学.2024-08-23
张传松讲师.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4-08-23
目录
概述
教育背景
职业生涯
研究领域
学术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