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河是渤海莱州湾独流入海河河流,发源于中国
潍坊市昌乐县打擂山,流经昌乐、
潍城区、寒亭三个县区,于寒亭
央子镇入莱州湾,长127千米,
流域面积1237平方千米。白浪河原叫
白狼河,传说是上天为惩戒孟家不孝之子玉郎(白眼狼)而涌泉成河。
白浪河上游流经低山、
丘陵,下游地势平坦,西部高,东部低,海拔
高程在1~34.7米之间。白浪河
水系发育支流较多,流域已建白浪河、马宋、符山等大、中型水库,其中
白浪河水库最大坝高23米,控制流域面积353平方千米,最大库容量1.22亿立方米。
名称由来
白浪河原名白狼河,以源头
狼山、白狼庙而得名,后演称白浪河。旧《昌乐县志·山川》载:"白狼水,《
齐乘》云有二源,一出丹山,隋志作白狼山;一出小王庄,平地泉涌如轮,上源合此始大。“"
干流概况
白浪河,位于
潍坊市境内,流经
昌乐县、
潍城区、
寒亭区3县区,于寒亭
央子镇入北部与弥河汇流入渤海莱州湾,长127千米,
流域面积1237平方千米。白浪河潍城以下建有堤防,全长88.5千米。全河平均比降1/1200,其中
白浪河水库以下中游河段比降为1/580,下游入海口段比降为1/5500。自潍城区胶济铁路桥开始到入海口,两岸建堤防,全长88.54千米。
白浪河发源于昌乐县北
鄌郚镇打鼓山(亦称大姑山、丹山、白狼山)。在昌乐县境内,干流经北、鄌郚、北展、大宅科、
马宋镇、河头、崔家庄等乡(镇),曲折东流,入
潍城区。县内段长29千米,
流域面积301.5平方千米,下游河道宽200米左右。有较大支流6条。
白浪河北流,由军埠口乡张风潮村流入潍城区,境内流长17千米。由于河乡的西贾庄出境,入
寒亭区。解放前因缺乏治理经常泛滥成灾。因其源短流急,大量粗细砂砾沉积于河床及决口扇,在潍城区河段形成沿河地带的砂质或夹砂潮土。
白浪河自南向北贯穿寒亭埠头、郭家官庄、里、固堤、泊子、央子等乡镇,由
央子渔港以北汇入渤海莱州湾,区境内长42.5千米,
流域面积397平方千米,主河槽底宽50-100米,堤距200-1700米。
水文特征
白浪河是历史上多灾河道。1730年(清雍正八年)农历六月二十日,水涨与潍县城墙中部平,城墙倒塌400余米。1914年7月19日洪峰流量达2060立方米每秒,东堤决口7处,淹地10余万亩。1949年汛期,洪峰流量达996立方米每秒,河道决口53处,淹地30余万亩。
白浪河系常年性河流,水期50天左右。1990年代,由于上游厂矿排放大量
废水,河水污染严重。致使下游水不能灌溉农田,造成8个乡镇57个村庄3.68万人吃水困难,使白浪河北灌区被废弃,沿海水产资源遭到破坏。
主要支流
白浪河故道,有5条:河东4条,河西1条。①白浪河东侧,里疃乡范家庄子村西白浪河堤"北杨河圈"处,
北魏时曾由此处决口,东流夺
虞河入海。②在"北杨河圈"决口处,明、清时期又形成三条故道:一条是南起范家庄子村西,经宋家庄子村西,孙家杨孟与张金杨孟之间,枣林村与鲁家口之间,
河南省、圈里、高庄村西,大泊子村东,至前岭子村北,重归白浪河槽。1530年8月,(明嘉清八年七月),西横沟村刘璋(官居
太仓市副使)在高庄村西白浪河滩所建八角形砖井,至今尚存。第二条是鲁家口村西白浪河故道岸边,
大汶口遗址以北有一股经北寨里、东常寨村入河。第三条是牟家温庄村北有一股流向西北,经海庙、蔡家栏子、大湾口、神堂子村东,至前岭子村北归入河槽。1838年7月(
爱新觉罗·旻宁十八年六月),白浪河决口,沿故道
北流市,魏家温庄深受其害,故名"魏家口子"。③白浪河西侧一条故道,南起双杨店镇东南阳村东河堤沙坝,经华疃、后岭、
牟家院村夺小于河、大于河入白浪河槽,1866年(清同治五年)曾决口,沿故道北流。
大于河,源于
昌乐县方山及胶子山东麓,西南东北流向,入境后,经符山、于河乡镇,在
双杨店镇徐家村改道向东北流,在后岭村北入白浪河。该河原名"西虞河",明、清时称"大于河",民国时称"大圩河"。全长45千米,宽100米,
流域面积253平方千米。在上游符山西麓建有
符山水库(原称庙子水库)1座。库容2245万立方米。
大于河故道,原河道有三条:①自双杨店镇徐家村东,经庞家村、高里村,至冯家花园村东,已废弃。1950年开挖新河,从徐家村改道,至后岭村北入白浪河。②南起高里镇河南村西河堤"周家口子",经河套村、一空桥村。至西官亭。重归大于河。
金朝明昌三年(1192年)大刘家庄(一空桥村)在河上建一孔
石拱桥,至今尚存。③南起南孙乡小西王庄西。经台底、
禹王台村,至
邵吕店村东,因大于河从冯家花园村北决口而形成。
干河,位于县西北部,白浪河东岸,南起里疃乡西南角,流经固堤镇北寨里村南,折向北至泊子乡蔡家栏子村南,向东与魏家沟汇流,至前岭子村西入白浪河,系排水
干沟,无地下泉水。长22千米,宽30米,
流域面积76.8平方千米。
小于河,源于望留镇明宗山东麓,经于河乡,在双杨店镇辛正村西入于河改道。全长25千米,河宽约30-70米,属
季节河。
崔家河,源于
寿光市留吕、五台一带,流经本县南孙、
泊子乡,从萧家营乡韩家庙子村北入
丹河。1964年自台底村南开挖,经报住子村西北入1952年挖的黄荞洼沟,因开挖时借用崔家营村南一段"崔家营沟",故称崔家河。全长23千米,底宽12米,堤距50-500米,流域面积169.2平方千米,设计流量84立方米/秒。属季节性河流。主要支流有郭家营沟、斟灌沟、挑沟子、季家沟、营后沟等6条。
丹河故道,在崔家河以西丹河东侧,南起萧家营乡的横里路村南,经韩家庙子村东,与崔家河并行
北流市。
弥河故道,在崔家河以西丹河西侧,南起横里路村,北至韩家庙子村西。
桂河,源于
昌乐县方山和胶子山西麓,经
寿光市至本县
高里镇冯家花园村南,入
大于河故道(1950年大于河改道),至河北岭子村入白浪河。全长55千米,河床宽100-300米,
流域面积376平方千米,设计流量123立方米/秒,为
季节河。该河支流有白杨河、小河子、潘里沟等。
白杨河,源于杏埠乡远里庄南,流经杏埠、双杨店乡镇,至高里镇冯家花园村西南入桂河。全长13千米,河床宽约25米,流域面积72.5平方千米,属季节性河,下游有青龙沟、人庄沟。
丰收河,源于双杨店镇永宁官庄南部,流经双杨店、高里镇,在萧家营乡
邵吕店村东入桂河。该河原名"
七里河区",后称"小于河",1950年治理大于河时,小于河在双杨店镇永宁官庄东南被大于河改道截断,从断处起上游称小于河,下游改称小河子。1976年导治后又有"丰收河"之称。长18千米,宽30米,
流域面积96平方千米,流量23.5立方米/秒,属
季节河。
孝妇河,别名"孝义河",又名"
石沟河"。据清嘉庆版《
昌乐县志》记载:"孝义河源于上河头庄,迤北近王裒墓故名"。群众俗称"孝父河",后写为孝妇河(
王裒古为二十四孝子之一)。东北流经王裒村前、后张次村,流入本县埠头乡,在陈家庙子村西北入白浪河。全长143千米,境内长4.5千米,河床石底,宽35-80米。
治理开发
河道治理
干流治理。建国前,河槽狭窄,自然流向弯曲甚多,每到汛期,泛滥成灾,下游村庄一年中只收一季小麦,俗称"一麦田",生产低下,群众生活极为贫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对白浪河进行了数次较大规模的治理。1950年冬和次年春昌潍专署组织8县
民工20万人
疏浚下游河道43.2千米,培堤66.4千米,中游行洪流量达800立方米每秒,下游达1420立方米每秒。1964年3月对西岸则尔庄段两处险工护岸500米。1975年又加长则尔庄护岸457米。1976年2月牟家河屋以下疏浚河道13.6千米,筑堤28.2千米,使白浪河东堤与虞河堤相接,并于蔡家河口彻石护岸163米,浆砌石护岸450米,于偏凉子险工做
三合土护岸257米。1962年至1982年
潍城区共做干、浆砌石护岸3697米。1982冬天县在下游筑防潮堤2775米。白浪河上、中游
昌乐县境内,1976年2月在杨庄到王家河洼段筑堤1750米。1977年11月筑仓上到中明亭段堤防1500米,1980年又完成白浪河改道1000米,并筑韩集至宋家老庄堤2500米。
支流大于河治理。清
康熙,县令曾对支流白杨河
疏浚10余里,此后年久失修,致使下游淤积严重,泛滥成灾。1950年为了分割
水势,大于河上游自王固庄村(今属双杨店镇)北改道向东入白浪河。其下游仍为境内西部的主要排水河道。但排水不畅,急待整治。
大于河下游河段治理。1955年5月中旬,县政府动员2万
民工,进行了初步治理,完成
土方45.7万立方米,工日15万个,筑堤23千米,设计流量50秒立方米,1962年春,对三官庙村至西官亭村段主河槽疏浚挖深。1963年春又对三官庙村以南至冯家花园村段进行疏导,但1964年汛期仍决口6处。1965年4月,县政府动员17处公社,民工21681人,对大于河冯家花园以北按十年一遇标准再行治理。设计洪水流量,冯家花园以下105秒立方米,小河子汇入口123.5秒立米。治理长度冯家花园村至报庄子桥,主要工程内容是主河槽裁弯取直,加宽加深,移堤筑堤,展宽堤距,改建及新建桥涵8座,共投资41.6万元,施工长度为17千米。至5月下旬竣工,完成土方110.85万立方米。工日46.87万个。
大于河上游主要支流整治。1965年7月初,由
潍县、
寿光市分别施工。潍县为桂河一段及潘里沟,共长6.5千米,土方17.87万立方米,由高里、双杨店、杏埠三公社出
民工1万人,于16日正式开工,至9月上旬完成。
水库
白浪河中上游建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及小型水库29座。白浪河大型水库以下河道上建拦河闸坝9座。
白浪河水库,位于潍坊市南10千米白浪河中游。控制
流域面积353平方千米。总库容1.2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41亿立方米。1958年5月修建张友家水库(小型),1959年11月13日,在张友家小型水库的基础上扩建白浪河水库工程开工。于1960年6月10日基本竣工。1961年至1963年,进行
渗漏治理。1963年后续建,至1985年,全部竣工。水库主坝长550米,最大坝高23米,顶宽6米,为均质土坝。两副坝为均质土坝,总长6130米,最大坝高14.55米,顶宽6米。新老溢洪闸各一座,共3孔,设计泄量1655立方米每秒。有东、西两处输水洞,西输水洞最大流量9.8立方米每秒,东输水洞最大流量21.50立方米每秒。水库达到500年一遇防洪能力。年平均淤积量29.70万立方米(1973年测算)。1974年8月发生建库以来最大洪水时,削减洪峰46.6%。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6.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3万亩。并为
潍坊市电厂、
造纸厂、印染厂等提供用水。
符山水库,位于大于河上游符山角下,总
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原设计库容量239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量1407万立方米,1982年经省水利厅复核为兴利库容850万立方米,控制符山、杏埠、于河等3处乡镇的农田3.5万亩,实际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该库1959年11月动工兴建,至1961年
土方工程基本完成时,发现大坝质量低而停建。1970年重新清基复建,于1972年竣工。主要建筑物包括溢洪闸1座,放水洞2座,倒虹吸和坝前坡护砌等。建成后于1974年蓄水,8月14日排洪量达140个秒立方,排洪后闸底板出现裂缝,东闸墙倾斜,西副坝渗水,经省水利厅核定为病库,不再蓄水。
灌溉
白浪河水库灌区,以水库为水源,灌区分布于
潍坊市市区南部白浪河两岸,
大于河和
虞河之间。1966年兴建,当年完成东、西干渠和安固拦河闸。1967年,兴建支渠配套建筑物,灌区骨干工程形成。全灌区分为东、南、北三个灌区。东灌区由东放水洞放水,设计流量12秒立方米,设有干渠一条,支渠4条,干渠设计流量3秒立方米,受益于
潍城区土地。南灌区由西放水洞放水,设计流量6秒立方米,设有总干渠1条,分干3条,总干设计流量3秒立方米,效益范围为
望留街道、于河乡。北灌区由溢洪闸放水。通过白浪河道输水至安固拦河闸,设有干渠2条,支渠6条,引水流量9秒立方米,受益范围有高里、南孙、泊子、央子等乡镇,并供给部分村庄人畜饮水。1966年开始灌水,1971年,东灌区实际效益0.77万亩,南灌区实际效益2.3万亩,北灌区实际效益2万亩。1974年,因北灌区分水闸及干渠冲毁,灌区撤销。1976年,东灌区沟西公社,发动群众,自力更生修建了跨越东虞河的石拱渡槽。1977年,东灌区开发干渠1500米,修暗道1250米,支渠2条,计划扩大灌溉面积1.7万亩,由于施工质量差,暗道塌未能发挥效益。1982年,经核实,白浪河灌区设计灌溉面积8.1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98万亩,干支控制面积3.98万亩,灌溉设施有总干2条14.14千米,干渠4条11.5千米。支渠13条28千米,干支建筑物487座,斗渠以下建筑物253座。1984年,白浪河南、东灌区,分属
潍城区和
坊子区。
符山灌区,1970年兴建。灌区分布于成章、杏埠、于河、望留四个公社,分东、西两个灌区。西灌区范围东至
大于河,西至白杨河,南至水库,北至
潍博公路;东灌区范围东至白浪河南灌区,西到大于河,南至符山脚下,北至
潍坊市至大于河公路,灌溉面积5万亩。1980年,兴利库容因闸门拆除减到83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为3.55万亩。1983年,灌区内工程设施有:总干渠2条,7.55千米;干渠2条,8.19千米;支渠4条,14.25千米;干渠建筑物248座,斗渠以下建筑物290座,共完成工程量42.26万立方米,工日24.86万个,国家投资27.65万元。1984年,该灌区移交
潍城区。
流域概况
建置
昌乐县,历史悠久,古称
李成。周初,
姬发"封邦建国",始封
姜子牙吕望于齐,都营丘,旧志载:"昌乐齐开国地也,以富强雄天下。"
南北朝时期,
北魏于境内始置
都昌县,初为
北海郡治所,属
青州市。
唐朝,境内属北海县。宋,取
昌邑市一邑,意为安乐,始置昌乐县,后改称
安仁县,寻复昌乐县,属
潍坊市。元,改为巡检司,并入北海县。明、清、民国置昌乐县。境内山丘和平原相依,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土地肥沃,水源富足,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齐故都营丘,是
齐国文化的发祥地,原方形内城里,宫阁林立,气势恢宏。
潍城区是
东夷古文化的发祥地,明清以迄民国是
潍县县城,为潍坊市政府驻地,成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尚书·禹贡》有"潍淄其道"的记载。夏有斟、寒、三寿三国,商属莱国,周为齐国属地,秦属
齐郡,汉属青州
北海郡(或国)
胶东国,晋改属齐郡。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于下密(今潍城西关)置
潍坊市,因境内有
潍河而得名。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于县置潍州,领北海、寒水、平寿、潍水四县。宋金称
北海县,隶潍州。1377年(明洪武十年)改潍州为潍县,属
莱州府。1948年4月27日潍城解放。
潍城区、
坊子区划分为潍坊特别市。1949年6月改称潍坊市。隶
山东省。1951年潍坊市隶属昌潍专区。1983年10月,潍坊市组建省辖地专级市后,设潍城区。
寒亭区区,属潍坊市辖县级区,寒亭,古为寒国。
原始社会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历经沧桑,至秦属
齐郡,汉称平寿,隋、唐、宋、元属
潍坊市。1377年(明洪武十年)降州为县,1983年
潍县撤销,其大部
辖域组成寒亭区。
地理
昌乐县,属东部暖温带季风型
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2.4℃,年均降水量648.9毫米,无霜期190天,光照充足,雨热同期,适宜于多种动、植物繁衍生长。境内地势总趋势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
高程大都在海拔40米至150米之间,中西南部北鄌郚乡车罗顶为县境最高点,海拔381米;东北部
朱刘镇北庄西侧为县境最低点,海拔25.6米。
潍城区,在
泰沂山脉尾闾北侧,大部为洪积扇延伸地形,境内有明宗山、符山(
浮烟山)、五党山、
黑山县等,海拔100-192米之间。气候属北温带季风区
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40℃。全年
日照市总时数2728.4小时,日照率62%。无霜期年平均198.4天,生长期年平均240.2天。全年平均降水量647毫米。极端降水量1298.5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秋次之。冬季雨雪少,故有春旱夏涝晚期又旱的气候特点。
寒亭区,属
鲁西北泛滥平原和鲁中南中低山
丘陵洪积扇地貌,地势
南高北村低,南部丘陵,中部平原,北部
洼地。
历史文化
白浪河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
潍县(寒亭区原行政区)城西南关的两间小茅草棚里,住着一个年过半百、身体多病的老太太和她的两个儿子。母慈儿孝。这年大旱,黄豆特贵。做豆腐本是小本买卖,哪有许多钱买黄豆?儿子愁,娘更愁。老太太病倒了。老太太死后,兄弟二人悲痛之余,想起娘说得死后,用铁
滚子链抬上她,围着城转圈,铁链子什么时候断,就在所断的地方挖坑埋坟的话,急忙借来铁链子,用门板抬上娘。围着城转起来,就在精疲力尽的时候,铁链子"嘎叭"一声断了。二人急忙跪在地上用手挖坟,挖着挖着,出现一块又大又硬的石板,再也挖不动了,待要换地方,想起这是娘临死的嘱咐,又不忍心换地方。老大借来铁锤和铁,二人打呀打,凿呀凿,终于打出一个大洞,"呼"的一声,洞内突然跳出一只大
北极狼,四条腿一蹬,向
东北地区方向跑去。接着一股又粗又清的泉水喷出,雪白雪白的浪花飞溅,泉水向着白狼跑去的方向跑去。白狼愈跑愈远,泉水也愈流愈长,转眼之间,流成了一条大河。这条河正好从
潍县城中流过,一片
黄土的潍县城,从此有了一道清亮的河水,原来无光无彩的小城,也立时变得生机勃勃了,人们感激白狼,就将这条河取名叫白狼河。人们得到了河水之利,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了。白狼渐渐地谐音成白浪河。
参考资料
潍城区历史沿革.www.weicheng.gov.cn.2022-06-23
潍城区历史沿革.www.weicheng.gov.cn.2022-06-23
潍城区历史沿革.www.weicheng.gov.cn.2022-06-23
潍城区历史沿革.www.weicheng.gov.cn.2022-06-23
建置沿革.www.weicheng.gov.cn.2022-06-23
建置沿革.www.weicheng.gov.cn.2022-06-20
潍城区历史沿革.www.weicheng.gov.cn.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