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1900年-1977年4月4日),字止安,又字止,
织金县人。他年幼时就读于私立贵阳达德学校,表现勤奋好学,掌握知识牢固,基础扎实,成绩突出,深受教师喜爱。小学毕业后,朱厚锟考入省城
贵阳市的省立师范学校学习,师从
尹笃生、
周步瑛、
严寅亮等名师。1920年毕业时,已是名列前茅,成绩拔尖。当年,
北京师范大学(即后之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在
贵州省招考,朱厚锟以优异成绩考取该校,为贵州争光,省长公署特发给旅费资助。
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受聘在湖南长沙岳云中学任教。从此,他踏入教坛,50多年矢志于教育事业。两年后,他恋乡心切,毅然回到贵阳,在母校贵师任教员兼任学监(即教务主任),此后15年间,主要是在贵阳各中学教
英语。民国21年(1932年)、民国25年(1936年)两度出任贵阳师范学校校长,民国27年(1938年)出任贵阳女中校长,在省立女师、达德中学等校也兼过课。民国31年(1942年),朱厚锟先生先后出任
贵州大学外文系讲师、副教授、先修班班主任,民国35年(1946年)至民国38年(1949年),任外文系教授。当时他又是
贵州师范大学外语系的兼课教师,还兼任
贵阳二十一中、
贵阳市清华中学的外语教师。他心无二志,一心扑在
贵州省的教育事业上,因教学功夫过硬,受到广大学子的尊重。
1949年11月贵阳解放后,朱厚锟先生完全步入大学教坛,主要是教中文,同时做些行政工作。先后任贵州大学文学院院长、中文系教授、副教务长。1951年院系调整后,调到贵阳师范学院任教务长。1958年恢复重建
贵州大学后,他又调到贵大中文系任教授。此外,他还担任过贵州省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主任,
贵阳市人民代表、市政协委员、省文联执行委员、省政协委员等多种社会职务。1957年被错划为
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又被加上“反动学术权威”的罪名被无情批斗。1977年4月4日,因患癌症逝世,享年77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拨乱反正,为广大知识分子落实政策,贵州大学为朱厚锟先生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为他平反昭雪,推倒一切不实之词,朱厚锟先生得以盖棺定论。
“业精于勤”,一个人能对某项专业孜孜以求,融会贯通,很不容易;如果要做到学贯中西,两项专业都有所建树,那就更不容易。朱厚锟先生英文、中文皆佳,真正做到了学贯中西,他是
贵州省著名的“两栖教授”。
他在
贵州大学不仅担任中文教学,在英语教学与研究上也独具专长,而且课堂教学技巧高,效果好。他担任过普通
英语、英语语法、英语小说选读、英语翻译等多种课程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朱厚锟先生不但教英语,还注重英语的实用和翻译。他翻译过两部长篇文学著作:《文苑外史》、《威尔·瓦伯顿》,另有《止盦译丛》4册,还写有10多万字的研究文章发表于各种刊物。他晚年转到贵州大学中文系任教,已是50多岁,仍刻苦钻研,富于进取,以他的天赋,温故知新,举一反三,一直在教学第一线言传身教。他先后讲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工具书介绍、汉语史等课程,由于他的知识
广博,传授知识的技巧高超,深受学生的爱戴。
古人说:“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朱厚锟在
贵州省教育界就是在山之玉,深渊之珠。他执教50多年,为祖国、为贵州培养了大批的有为人才,他的功绩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