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EAI) 是完成在组织内、外的各种异构系统,应用和数据源之间共享和交换信息和协作的途径,方法学,标准和技术。企业应用集成所连接的应用包括各种电子商务系统,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仓库等。
定义
是企业内针对计算机应用的现代化、稳固化以及协调化的计划、方法和工具的商业计算术语。一个企业一般都有现有的传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当附加或移动到一个应用英特网、
电子商务、外联网以及其他新技术的新的应用程序时,企业希望能够继续使用这些传统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企业应用集成包括发展一个企业业务和它的应用程序的全新视图,观看现有的应用程序对新的视图适应的情况,然后想办法使在加入新的应用程序和数据时,已经存在的应用程序可以高效的重新使用。
结构特点
EAI的原则是集成多个系统并保证各个系统互不干扰。
企业应用集成主要分为用户界面集成,流程集成,应用集成,数据集成几个层面。
用户界面集成,用户交互的集成
流程集成,跨应用系统的业务流程的集成
应用集成,多应用系统间的交互
数据(信息)集成,保证多个系统中的信息保持一致
EAI方案
EAI的目标,决定其包括的内容很复杂。试想一下,要使各类IT应用彼此如意地沟通,EAI肯定要拥有与CRM、MIS这样的应用系统打交道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像为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提供翻译一样,中介者自身首先要能够与双方良好沟通。掌握外语不容易,拥有与已有系统沟通的能力也很困难——这些已有的系统可能分布在企业的不同地域;系统所使用的平台可能是
微软的产品,也可能是Novell的产品;系统的开发工具可能VC,也可能是早期的
COBOL——EAI,要涉及到信息系统的底层结构、硬件平台、软件内部甚至部分业务流程等方方面面的各个层次。因此,EAI的集成也分为若干层次。这里,列出了基于中间件的EAI解决方案的4个类型:
业务过程集成
对业务过程进行集成的时候,企业必须在各种业务系统中定义、授权和管理各种业务信息的交换,以便改进操作、减少成本、提高响应速度。业务过程集成,包括业务管理、进程模拟以及综合任务、流程、组织和进出信息的工作流,还包括业务处理中每一步都需要的工具。
应用集成
为两个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和程序提供接近实时的集成。在一些B2B集成中,它可以用来实现CRM系统与企业后端应用和Web的集成,构建充分利用多个业务系统资源的
电子商务网站。
数据集成
为了完成应用集成和业务过程集成,必须首先解决数据和数据库的集成问题。在集成之前,必须首先对数据进行标识并编成目录,另外还要确定元数据模型。这三步完成以后,数据才能在数据库系统中分布和共享。
平台集成
要实现系统的集成,底层的结构、软件、硬件以及异构网络的特殊需求都必须得到集成。平台集成处理一些过程和工具,以保证这些系统进行快速安全的通信。
云集成
基于云的数据集成在很多时候是有效的。但是基于云的应用集成(基于云的EAI)就有点新品上市的意味了。像SnapLogic和Boomi这样的厂商协助我们杀进基于云的数据集成领域,像
Informatica这样的重量级选手则协助其成为主流技术。第一个基于云的应用集成平台:iON是第一个功能完整的,为云应用集成构建的套件。
通过以上集成,EAI使得企业众多信息系统都与一个由中间件组成的底层基础平台相连接,各种“应用孤岛”、“
信息孤岛”通过各自的“适配器”(可以理解成一个转接口)连接到一个
总线上,然后再通过一个消息队列实现各个应用之间的交流。就像几个只会讲各自母语的人遇到了一个“万能翻译”一样,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终于可以流畅对话了。
这样,EAI使得企业内部的应用系统能够通信顺畅。系统之间借助EAI实现良好的沟通,可以极大地减少以往通过手工处理导致的资源消耗(打印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为企业创造了价值。在这基础上,它还可促进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的应用系统的整合,以实现企业同供应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之间更加紧密的协作关系。
主要技术
企业应用集成使用的主要技术包括J2EE连接器架构,Java消息服务,Web服务,
XML,面向服务的架构等。 J2EE连接器架构,J2EE平台中用于连接传统系统的资源适配器规范。
Java消息服务,Java中用于访问面向消息中间件的规范,用于在不同系统之间通过交换消息进行集成。
Web服务。
XML,用于表示数据和信息的格式标准。
面向服务的架构。
企业应用集成产品是指连接异构系统的中间件,产品在了解各种应用系统的数据模型和API的基础上,开发出各种应用系统的适配器,用于从应用系统提取和插入数据,并提供管道,
总线或类似的手段将不同适配器连接起来。
发展历史
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企业应用集成)是一种全新的战略企业解决方案,它利用通用的中间件(middle ware)融合了企业已有的应用软件、商业封装式应用软件以及新代码三方面的功能。一般意义上的EAI通过建立底层结构,来联系横贯整个企业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源等,完成在企业内部的ERP、CRM、SCM、数据库、数据仓库,以及其他重要的内部系统之间无缝地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
有了EAI,企业就可以将企业核心应用和新的Internet解决方案结合在一起。然而,要构建一个有效的
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必须使这些系统能够协调地工作。例如当用户通过Internet订购一个产品时,该产品需要被包装发运,用户需要付款,产品库存信息需要进行修改更新,原材料或新的备件需要被及时订购,这一系列的工作流都靠系统自动地推动。因此,电子商务并不是奇特的、抢眼的Web站点的问题,而是新的基于Web的系统和现有的在企业中运行的后台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问题。所以说,EAI的概念应当从基本的连接器扩展到工作流配置的层次。
EAI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坎坷历程,回顾EAI技术的发展过程, EAI技术的演变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产生了几代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EAI技术,为企业带来不断增长的商业价值。下面对EAI技术的演变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企业应用大多是用来替代重复性劳动的一些简单设计。当时并没有考虑到企业数据的集成,惟一的目标就是用
计算机代替一些孤立的、体力性质的工作环节。
20世纪80年代,企业规模开始扩大,企业业务和数据日趋复杂,一些公司开始意识到应用集成的价值和必要性,很多公司的技术人员试图在企业系统整体概念的指导下对已经存在的应用进行重新设计,以便将它们集成在一起。此时,点到点(Point-to-Point)的集成技术开始出现,在各个应用系统之间通过各自不同的接口进行点到点的简单连接,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共享。点到点的应用集成也被称为第0代EAI技术。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应用系统不断增加,简单的点到点连接已经很难满足不断增长的应用集成要求,企业迫切需要新的集成方法:可以少写代码,无须巨额花费,就可以将各种旧的应用系统和新的系统集成起来。第1代EAI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它采用CORBA/
DCOM、MOM(消息中间件)等技术,实现了对企业信息的集成,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企业业务的迅速发展以及与
电子商务的结合对应用集成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局限于信息集成的第1代EAI集成技术很难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自动处理、管理和监控,基于业务流程管理/集成(BPM/BPI)的第2代EAI集成技术成为更加合适的集成选择方案。第2代EAI集成技术通过实现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全面分析管理,可以满足企业与客户、合作伙伴之间的业务需求,实现端到端的业务流程,顺畅企业内外的数据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第2代EAI集成技术是当前集成技术发展的主流。
目前,EAI技术正向第3代集成技术演变:即根据不同行业集成技术的特点,推出基于行业的预建构集成包,预先解决行业共性的问题,从而缩短EAI项目开发周期。
三个层次
延展咨询专家
唐志明先生认为,企业的应用集成分为三个层次,而且每个层次的意义和目的不相同,如图所示:
企业搞集成的目的并不是简单追求管理手段和工具的先进性,而是出于管理的目标。比如通过“钢性”的信息系统将管理模式输出到多个同类型的制造或者经营部门,做到作业标准化、工作模式化,实现管理的简单复制。
业务集成通常会实现业务逻辑在多个信息系统之间的流转。技术实现并不是唯一有效的这手段,通过规范管理要素是更好的选择,即统一业务逻辑。
数据集成是解决信息系统底层的数据同步性、时效性问题,其目的是解决数据来源的唯一性,真实性、时点性(数据是动态的,不同时点的数据有不同的状态)。
数据集成是业务集成的技术基础,但对这种技术实现精度的要求可高可低,其衡量标准是紧急程度和代价的多少。
服务定位
延展咨询依托在管理咨询和信息化建设领域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广泛的合作伙伴、专家资源,聚焦于装备制造行业,开展流程管理及E化服务,具体涵盖以下内容:
管理评估、流程梳理、流程优化、流程落地、IT情景规划、软件选型、系统实施、专家服务等。
企业服务总线
在企业计算领域,企业服务总线是指由中间件基础设施产品技术实现的、通过事件驱动和基于
XML消息引擎,为更复杂的面向服务的架构提供的软件架构的构造物。企业服务总线通常在企业消息系统上提供一个抽象层,使得集成架构师能够不用编码而是利用消息的价值完成集成工作。
企业服务总线提供可靠消息传输,服务接入,协议转换,数据格式转换,基于内容的
路由等功能,屏蔽了服务的物理位置,协议和数据格式。
总线一词是对在一台电脑的不同设备间运输比特的物理总线的引申。ESB在更高抽象层次上提供类似的功能。在一个使用ESB的企业架构(en:enterprise architecture)中,应用将通过总线交互,而总线扮演着应用间的信息调度(message broker)的角色。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它减少了应用间交互所需的点对点连接的数量。这样,另一方面使得对主要软件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更简单更直观了。通过减少一个应用系统的连接点数量,对这个系统中的一个组件的改造过程变得简单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