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县谷前堡镇下辖村 水桶寺村东邻马圈1公里,西邻
沙屯堡村1公里,北距
水磨口村6公里,南至张同公路1公里,距县城5公里。水桶寺村人口3510人,895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334公顷,主导产业以猪、牛、羊、鸡为主,猪1540头,牛691头,羊429只,蛋鸡1800只。
水桶寺村位于天镇县城西北方向6.5公里处,总土面积18692亩。水桶寺村属环翠山六墩沟洪积缘倾斜平原区,海拔1023米至1044米间,东临六墩河,整个辖区北高南低。
水桶寺村到清末,村内有大庙、
真武庙、五道庙、南观音庙、北观音庙、乐楼、河神庙。北观音庙(明正统八年建)有钟楼、鼓楼各一间,照壁一处。村内还有,显化水通禅寺,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明正统八年(1443年)建、
成化十年(1474年)重修。清
乾隆,只存钟一口,重一千二百。水桶寺村名实为水通寺,本地人发音也为水通寺村。村东另有五雷庙一座。
水桶寺村在辽、金、元、明、清诸代,为
宣化区通大同的“官道”所·经村之一,曹弼本村人,
道光生。自筹资金修建了
天镇县现存最古老的“
便行桥”,桥有42根
石狮柱,以纪念42岁时修桥。又修到枳儿岭五里路,还购谷物赈灾,人称“曹百万”。村民乐善好施,耕余尚读,子弟大多本分做人做事。
水桶寺村最晚
北魏已立村,元朝属天成县辖域,
明朝属天成卫后所。明朝
正德《大同府志》称水桶寺堡属于天成卫。
乾隆十八年(1753年)《天镇县志》载有水桶寺,属后都。1937年后属伪南洋村。1945年10月后属共产党天镇县三区。1953年属水桶寺乡,1958年初属水桶寺公社,
天镇县、
阳高县合县后属阳高县天镇公社。1961年天镇、阳高分县后属天镇县谷前堡公社。1984年后属
谷前堡镇至今。
水桶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有61户,400余人,以曹、孔、李三姓为主。1949年有487户,1710人。1997年有846户,2938人。现有1500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334公顷,主导产业以猪、牛、羊、鸡为主,猪1540头,牛691头,羊1000只,蛋鸡1800只。主要农作物以玉米、高粱、谷、粟、
阳芋(马铃薯)、各种
豆类等为主,农作物主要靠地下水灌溉。
水桶寺村有一些养殖业、大棚
种植业等。还有著名的“南国水乡”天然温泉”,含有对人体有益的丰富矿物质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