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睢河(在这里小睢河之“睢”就不给它加上“氵”旁了)在
新中国成立之前,是没有关于它的任何文字记载的。小睢河始成于1952年,由人工开挖而成,是一条
人工河。
小睢河在县城区段河道弯曲形成两个“S”形,直线距离约2550米,曲线距离约2850米。因位居于
睢宁县县境中心地段,开挖者为它起名为小睢河,意思是属于睢宁的小河。小睢河起源于睢宁县北梁集西王瓦庄附近,曲曲折折向南流经刘场、邱洼、庙湾、县城西关,继续向南穿过
徐沙河,到汤集东八大家进入老龙河。全长23公里,流域面积约72平方公里。
庙湾是古睢水与小睢河之间的历史连接点,从这里连接上下各点,就可以串成一个光彩夺目的睢水“文化项链”,在睢城的胸前熠生辉。当初,古睢水从睢城庙湾处转弯经过,在这里形成了“庙湾古渡”。看庙湾附近现在的村庄名,就可以知道当年庙湾渡口的盛景。王旗杆庄、朱旗杆庄之所以叫旗杆庄,是因这里曾竖旗为睢水导过航,类似于灯塔。摆渡李庄是当年睢水的又一个小渡口,离庙湾古渡并不算远。庙湾古渡,处南北要冲,“南来北往,渡者纷然。”足见是相当繁荣的。庙湾古渡作为徐、邳、青、淮间的商品集散地,白天商贾鱼艄,白帆点点;夜晚杆影绰约,渔火点点。码头上摊位相连,人潮熙攘。明朝诗人黄廷勒为此赋诗曰:“古渡相传秋复春,行人何处问通津。往来多少英雄客,曾记当年郑惠人。”黄廷勒是明广东番禺(今广东
广州市南部)人,
举人出身。万历十四年(1586)年,任
睢宁县教谕,才学兼优,助县知事申其学
编修县志。他所说的郑惠人,指
春秋时
郑国的大夫公孙桥,他治郑多年,很有政绩,死后郑人悲之如亲戚。有人问
孔子关于他的事。孔子说:“惠人也。”为庙湾古渡赋诗的还有一位叫石之玖的人,清
进士出身。
康熙帝三年(1164)任睢宁
知事。任内开河道,修学宫,向上级请求免去百姓额外田赋,受人惠很大。在任十二年,深受睢人爱戴。他是这样写《庙湾古渡》的:“泡花浮影入虚无,柳剩残烟说旧湖。野庙凉风吹古道,板桥明月挂平芜。半明远水天边尽,一点寒蓑雨外孤。满地渔翁何处也,空塘漠漠问归。”可见庙湾古渡作为
睢宁县八景之一,是很有名气出处的。庙湾古渡早已成为历史不复存在了,但庙湾仍在。这里的老人指证说,现在的庙湾小桥,就是当年古渡口的地方!庙湾人说,在小睢河开挖之前,他们就曾在大水中收获过麦子,把割下的麦捆放在软床上,软床为船,用它从水里往麦场上拖麦子,真可谓是旱地行船沟里行舟了。可这河水为什么偏偏在古
睢水经过的庙湾形成“河沟”,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形成?要知道,睢水在这个地方流经了2300多年!它不可能在淤积之后马上不留下一点痕迹,不可立即
湮灭它走过后留下的所有蛛丝马迹。古睢水是“至
宿迁市南注入古代
泗河”的,古泗水在被
黄沟水(即
黄河)所夺。黄水决溢必然会冲击
睢宁县境内尚有痕迹的睢水水道,泥沙淤积,这就形成了睢城西北庙湾处的“河沟”。这处“河沟”,应该是古睢水故道。也许在小睢河开挖之初,没有人把它与古睢水——相当于小睢河的老祖宗联系起来,无意间就给这条
人工河起了个名字叫小睢河。这也恰恰说明了,古睢水在睢宁这块土地上留下的水文基因,潜意识里总会在某一个不经意间,在睢宁人的行为中显现出来。
小睢河开挖之初是沿“向西南方向的河沟”施工的。所经之地皆为农田,包括县城西国营西关农场、五一农场,目的是为了农田排灌,并没有考虑到城市的排水需要。随着社会推进和经济发展,县城规模不断扩大,新兴工业企业如纱厂、酒厂、轧花厂、造纸厂、
柠檬酸厂、皮革厂等,逐渐在小睢河两侧依次崛起,小睢河由城外河变为城
内河。1974年8月13日开始的连续暴雨,小睢河上游客水来势迅猛,造成睢城内积水严重,淹没县城,许多工厂停工、商家停业、学校停课。灾后上级领导和有关专业人员反思,小睢河如若仅局限于农业水利排灌是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于是政府着手调整小睢河水流走向,于县城北小睢河上游,依势渐次开挖14条东西走向的排水大沟,东接西
渭河,西连白塘河,使雨水分流,不向南排。至1994年睢城北大沟开挖竣工发挥效益,至此,14条排水大沟全部竣工。1998年夏县城再遭暴雨袭击,其雨量相当于1974年,但县城没有受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