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泥活字是由
北宋时期平民
毕升所创的一种印刷技术。这一技术是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旨在解决雕版印刷存在的刻版费工、费料、书版存放不便以及错字难以修改等问题。
最初的印刷技术——雕版印刷,大约出现在
唐朝初期,即公元7至8世纪。然而,雕版印刷工艺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制作成本高、存储困难以及错误难以更正等。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北宋时期的毕昇在
赵祯庆历年间(1041-1048年)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技术。
胶泥活字的制造方法包括:首先,利用胶泥制作单个文字模型,然后通过烧制使其硬化。接着,准备一块铁板并在上面均匀涂抹由松脂、蜡和纸灰混合而成的黏合剂。印刷时,将装有胶泥活字的金属框架置于铁板上,排布成完整的页面。随后加热铁板,使得黏合剂融化,再使用平整的钢板将其表面压平。待冷却后,便可进行油墨印刷。完成印刷后,再次加热铁板,便能轻松地拆除并回收胶泥活字,以便下次使用。
毕升的这项发明标志着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此后,人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次改良,相继开发出了陶瓷活字、锡活字、铜活字乃至后来的铅活字,推动了印刷技术的持续进步。
中原地区的印刷技术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还传遍世界各地,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学知识的传播、文化交流及生产效率的提升。胶泥活字的出现,被视为中华民族对全球文明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