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蚜科归
半翅目胸喙亚目蚜虫,世界已经知道43属215种,我国已经知道28属96种。本科种类全部是农林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严重危害
甘蔗与各类竹子等经济作物。
简介
扁蚜科 Hormaphididae;hormaphids;同翅目的一科。含3
亚科30属171种。主要分布于东洋界,波及全世界。中国已知 21 属53种。主要分布华东和华南、西南、
华中地区等
热带、
亚热带地界,波及到华北、东北。其中有二十二个中国特有种。头部和前胸相愈合,有些种类头和胸及第1~7腹节相愈合为前节,仅第8腹节独立。腹管环状,一种类周围有毛。尾片瘤状到半月形。尾板末端微凹至深裂为两片。表皮光滑到粗糙有网纹或颗瘤。寄主植物为
禾本科尤以竹类、
壳斗科、安息香料、
樟科、
金缕梅科、
菊科、
杨柳科、
棕榈科、
姜科、寄生科及桦科。大多裸露生活,部分种类在虫或畸形卷叶里生活。
甘蔗粉角蚜是甘蔗重要害虫。许多种类是竹类和林木及庭园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
详细解释
扁蚜科隶属于
半翅目胸喙亚目蚜虫,世界已知43属215种,中国已知28属96种。该科种类全部为农林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严重危害甘蔗和各类竹子等经济作物。其中居竹舞蚜Astegopteryx bambusifoliae(Takahashi, 1921)、甘蔗粉角蚜Ceratovacuna lanigera Zehntner, 1897、林栖粉角蚜C. silvestrii(Takanashi,1927)、
竹密角蚜Glyphinaphis bambusae
Van der Goot, 1917、居竹伪角蚜Pseudoregma bambusicola(Takahashi, 1921)等几种为害比较严重。因此,扁蚜科种类不仅是世界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林生产中一类重要害虫。开展扁蚜科的分类研究不仅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必需,也是
蚜虫系统演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
生物特征
同翅目的 1科。体前部多少愈合,翅平覆背上,触角次生感觉圈条状,腹管环状,身体多扁而有粉状被覆物的蚜虫。隶3
亚科30属171种。主要分布于东洋界,波及全界。中国已知 21属 53种。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
华中地区等
热带、
亚热带地界,波及华北、东北。其中有22个中国特有种。
体长1.4~2.0毫米,体扁或稍隆起,有蜡孔或蜡片分布于体背、体缘甚至周缘,可分泌蜡粉或蜡丝。部分种类有外形与
粉虱或相似的不活动型,称为粉虱型或蚧型。触角5节,少数 3或 4节,甚至2节,个别为钉状不分节。头部与前胸相愈合,有些种类头、胸及第1~7腹节相愈合为前节,仅第8腹节独立。眼由3
小眼𫚉面组成。部分种类跗节与爪退化。腹管环状,有些种类周围有毛。尾片瘤状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微凹到深裂为两片。表皮光滑至粗糙有网纹或颗瘤。有翅型触角5 节,罕见 4节,末节端部很短,次生感觉圈条状围绕触角。
前翅中脉分为2支或不分岔,后翅常有2,少数有 1或无斜脉。中胸前盾片狭窄,后端圆,盾片中部不分开,静止时翅平叠于背面。
雄性蚜体小形,无翅,有喙,可取食,
雌性蚜可产卵数粒。孤雌蚜
卵胎生。
本科
蚜虫大都营同寄主全周期或不全周期生活。寄主植物为
禾本科尤以竹类、山毛科、
安息香科、
樟科、
金缕梅科、
菊科、
杨柳科、
棕榈科、
姜科、檞寄生科及桦科。大都裸露生活,部分种类在虫瘿或畸形卷叶中生活。
甘蔗粉角蚜是甘蔗的重要害虫。许多种类是竹类、林木和庭园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
本科包括3个亚科:扁蚜亚科(Hormaphidinae)、日本扁蚜亚科(Nipponaphidinae)、坚蚜亚科。
本科蚜虫起源甚早,化石蚜虫中角扁石蚜属发现于
波罗的海附近地区的第三纪。
前翅两肘脉共柄的三叠蚜属化石则发现于
昆士兰州克罗斯比山地区的三叠纪
地层。
相关研究
利用系统演化理论和支序分类学方法,突破传统的11科分类系统,建立13科分类系统,澄清了国际上
蚜科间与
亚科间关系混乱的现象。利用分支系统学深入开展了扁蚜科、毛蚜科和斑蚜科内部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利用胚胎毛序特征和支序分析方法探讨了斑蚜科和扁蚜科胚胎及胚后毛序演化模式。
还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利用COI和EF-1α等分子标记开展了13科蚜虫系统演化关系和大蚜科、扁蚜科和瘿绵蚜科内部系统演化关系的研究;还分别探讨了普遍具有虫瘿的扁蚜科和瘿绵蚜科虫瘿演化。研究发现,瘿绵蚜科中形形色色的虫瘿着生性状具有一定的演化方向,即从叶片到叶脉、叶柄再到嫩枝。营养假说能很好解释这种演化趋势,即
蚜虫虫瘿的演化是向着能更好的截获营养物以提高其生殖成功率方向进行的。
农作物容易滋生此类蚜虫,一般天气若长时间干旱,农作物上容易快速滋生蚜虫!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