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蒋先生》是由
干超、梁子联合执导的纪录电影,于2004年在爱尔兰科克电影节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幢老洋房里内心孤独的老人蒋先生与一个突然闯进来的女记者
梁子之间的故事,曾获2004年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年度纪录片评选
二等奖。
再过一个月,老宅就要被拆掉了。它曾经一次次地醒来,对他说再见;是他对它说再见的时候了,是永别的时候了。他,房子的主人,蒋先生,不住地说:他恨透了这幢拴住他一生的房子。
来自
北京市的女记者贸然闯进了老宅,她发现这里弥漫着她不能渗透的谜。她试图去解开蒋先生和老宅的秘密,却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一场奇怪的多幕剧中。她沮丧地发现自己只是个孤独的局外人。令她感到悲哀甚至绝望的是,历史已经悄悄地改变了很多东西。它使这些关于老宅的秘密越来越沉重,沉重地让蒋先生缄默而迷恋。
老宅见证了三十年代
上海市滩的十里洋场,记住了
上海战役的历史关头,铭刻下文革时期的暴风骤雨,注视着改革巨变的新上海。老宅因此不再是没有生命的器物,它将历史变革、家族盛衰、人情冷暖、梦境现实一古脑地交给蒋先生,去忍受,去承担。这一次轮回,是整整六十年。
女记者隐约感受到困扰蒋先生的精神漩涡源自老宅。他没有结过婚,那是因为他厌恶家庭;他没有太多的朋友,那是因为他信仰怀疑;他戒不了吃西餐、喝红茶、打英文信件的习惯,那是因为他依恋着旧时生活。可是,一切的一切,和老宅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一次,她的勇往直前在一位
上海市老人的心灵深处搁浅了。
窗前的那棵
白玉兰就要开花了,阳光斜照着蒋先生孤单的身影。屋外,打桩机在嚣叫,高耸入云的新建筑俯瞅着都市中心的这一片废墟;屋内,老唱机依然缓缓流淌着往日旋律,蒋先生独守着老洋房最后的日子。
六十年的坚守最终还是崩溃。拆迁前夜,蒋先生又唱又跳......
该片其中之一的导演
梁子原本是一位自由撰稿人,她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认识了蒋先生。和梁子初次见面的蒋先生西装革履的外表与老房子内的凌乱显得格格不入,巨大的反差不仅使梁子愿意住下来,更使她对这个人物产生了拍摄的兴趣,于是便有了纪录片《房东蒋先生》。在该片的拍摄过程中,
干超、梁子尝试了一种新的纪录片拍摄方法,他们让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同时出现在一个共同的故事中。
纪录片《房东蒋先生》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让人颇为感动。梁子和蒋先生两个年龄、性别相异的人物萍水相逢,在语言、性格、生活背景以及价值观念的冲撞中,展现了人性中最为细腻、独特、温情、无奈的一面。梁子的张扬与蒋先生的偏执既是鲜明的对比,也是两种不同人生之间激烈的碰撞,但最后都以浓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划上圆满的句号。《房东蒋先生》的开头很意外地出现了
梁子和蒋先生激烈的争吵,这在纪录片中并不多见。这种“二元性”纪录方式,对纪录片创作来说特别有启示意义。(
王莉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