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鹎
鹎科黑头鹎属的一种鸟类
黑头鹎(Brachypodius atriceps),雀形目鹎科鹎属,是一种黄绿色的中型鹎类。黑头鹎体长约17—19厘米,体重25—38克。头部黑色,上体黄橄榄色,两翼及尾偏黑色,具明显的黄色尾端,下体黄绿色,体色与黑冠黄鹎相似,但不具羽冠
黑头鹎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围、中南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栖息于常绿阔叶林中。单独活动。以野果等植物性食物为食。
形态特征
黑头鹎整个头、颈、颏、喉全为黑色具蓝紫色金属光泽。上体橄榄绿黄色,腰羽浅亮,其羽片中部黑色,羽基深灰色。尾上覆羽特别发达,延伸达尾长之半,鲜橄榄黄色,尾羽鲜橄榄黄色具黑色亚端斑的深黄色端斑,此端斑由中央尾羽向两侧尾羽逐渐帝宽。翅上小覆羽、中覆羽与背同色,翅上大覆羽和飞羽黑褐色,除外侧第二至三枚初级飞羽外,其余初级飞羽和大覆羽外确立具窄的橄榄绿黄色羽缘,到次级飞羽此橄榄黄色羽缘变宽,到三级飞羽外翈和内翈先端均为橄榄绿黄色。胸橄榄黄色,腹部深黄色,尾下覆羽较长,达尾羽一半以上,深黄色,翼缘橄榄绿黄色,翼下覆羽黄白色。虹膜浅蓝色,嘴黑色,脚暗褐色。
黑头鹎大小量度:雄鸟体重25-38克;体长170-190毫米;嘴峰13.5-15.5毫米;翅80-81毫米;尾76.5-78毫米;跗蹠15-15.5毫米。
分布范围
黑头鹎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围、中南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常绿阔叶林,也出没于次生阔叶林、溪流岸边、稀树灌丛和沟谷雨林
生活习性
黑头鹎为留鸟,不迁徙。常成对或聚小群活动,善鸣。树栖性,以果实为主食,常成群活动在高大乔木顶部,有时亦到小树和灌丛中活动。一般不远飞,多做短距离飞行,即使受到干扰,至多飞几米或10多米即停下,但在空旷地方亦飞得较快和较远。性较驯善,亦爱鸣叫。
黑头鹎主要以昆虫、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所吃食物有种子、野樱桃、核果、草莓、浆果和其他果实。兼吃昆虫,夏季育雏期间捕食大量昆虫。
生长繁殖
黑头鹎的繁殖期为1-9月,通常是3-6月。营巢于海拔茂密森林中,单独筑巢或松散成群筑巢。在树上编碗状巢,巢多置于林下竹丛和灌木丛中,距地高0.8-1.5米,隐蔽甚好。
巢为杯状,主要由细枝、草茎、草根等材料构成,有的还有苔藓、蛛网等材料,内垫有细草茎和草根。每窝产卵4-5枚;由双亲孵化,孵化期12-15天,雏期约15天。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黑头鹎的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黑头鹎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亚种分化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黑头鹎.物种2000.2024-08-17
黑头鹎.IUCN.2024-08-1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亚种分化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