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症(muscular dystrophies,MD),是一类常见的骨骼肌变性的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骨骼肌进行性萎缩和
肌无力,主要累及肢体的近端肌肉,极少数累及远端肌肉,腱反射消失、肌肉假性肥大。发病年龄可从新生儿至成年晚期。
肌营养不良症的致病基因定位在Xp21(X
染色体短臂2区1带),它编码的
蛋白抗肌萎缩蛋白缺失与该病有关。假性肥大型是最常见的类型,患者主要为男孩,多在儿童期发病,此型病初走路迟缓,步行易跌跤,登楼梯和蹲下后起立困难。双下肢无力,小腿腓肠肌发硬,行走时挺腹,骨盆及下肢摇摆状,似“鸭步”状。
该病根据临床表现和遗传方式,尤其基因及抗肌萎缩蛋白检测,配合肌电图、肌肉病理检查及血清CK测定,一般均能确诊。肌营养不良症应与少年近端型脊髓性肌萎缩、慢性多发性肌炎等疾病相鉴别。肌营养不良症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针灸治疗、物理疗法、作业治疗等,对已经挛缩和畸形者可予矫形手术。肌营养不良的发病率差异大。假性肥大型(DMD)是最多见类型,其发病率为1/3500活产男婴,1/3的病例为散发性新生突变。
分型
肌营养不良的类型主要包括:进行性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贝克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埃默里-德赖弗斯肌营养不良、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远端肌营养不良、眼咽型肌营养不良及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等。
病因
该病肌纤维膜存在形态学和生化方面缺陷,肌浆网对Ca2+再摄入能力较正常肌肉明显减低,以致Ca2+从
细胞外流入细胞内,从而使Ca2+激活中性
Caspase-3(CANP),最后导致肌结构蛋白变性,而发生肌萎缩。由于膜的渗透性异常而使血清酶从患者肌肉坏死纤维内逸出,反映在血液中各种骨骼肌酶活性增高。致病基因定位在Xp21(X
染色体短臂2区1带),它编码的
蛋白抗肌萎缩蛋白缺失与该病有关。该区的基因具有制备抗肌萎缩蛋白(Dys)的功能,这种
蛋白质位于
肌细胞内层,是一种肌细胞骨架蛋白,起支持和保护肌膜的稳定作用。在有基因缺陷的DMD患者中肌纤维缺乏Dys,因而引起肌细胞膜功能障碍,致使大量游离钙离子、高浓度的
细胞外液和补体成分进入肌纤维内,最终导致肌原纤维断裂、变性、坏死等一系列病变。
流行病学
肌营养不良的发病率差异大。DMD是最多见类型,其发病率为1/3500活产男婴,1/3的病例为散发性新生突变。BMD是次常见类型,发病率为1/3000活产男婴,其他类型MD少见。
病理生理学
镜下可见萎缩的肌纤维与肥大的肌纤维镶嵌存在,不呈集簇状态。肌膜核易向中央移位,由于肌纤维萎缩消失,肌膜核相对集中,在纵切面上可见链状核。肌纤维本身的改变包括各种变性、坏死改变,如肌横纹消失、玻璃样变性、絮状变性及吞噬现象等。亦可见嗜碱性染色,核呈清亮泡状的新生肌纤维,为肌纤维再生现象。随肌萎缩逐渐进展,肌肉膜及肌束膜的
胶原蛋白纤维增生,
脂肪细胞浸润。萎缩严重者肌纤维极度萎缩或消失,代之以大量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心肌也可有类似病变。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肌活检标本的
免疫组化染色,可见Dys大量缺失,对此病的诊断有特征性意义。
临床表现
假性肥大型(DMD)
此型最常见。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营养不良,患者主要为男孩。虽然出生时已有肌肉萎缩,但多在儿童期发病,预后甚差。进展较慢,发病较迟(15~25岁)的Becker良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预后较好。此型病初走路迟缓,步行易跌跤,登楼梯和蹲下后起立困难。仰卧起立时有特殊姿势:先翻转俯卧位,以双手支撑于床面,然后支扶踝、膝、骨盆带部方能缓慢起立,此征称为Gower现象。双下肢无力,小腿腓肠肌发硬,行走时挺腹,骨盆及下肢摇摆状,似“鸭步”状。
面-肩一肱型
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幼年或青春期起病,无性别差异,起病隐匿,面肌受累较早,闭眼不紧、吹气无力、苦笑面容,后逐步累及颈肌、肩胛带肌、肱肌,出现翼状肩胛、衣架样肩胛,两臂侧平举时,颈阔肌悬吊,呈现特殊的“
鱼翅”或“蝠翼”样隆起。后可缓慢累及骨盆带肌。部分患者病程顿挫。多不影响寿命。
肢带型
为一组性质不同的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疾病。可于儿童青春期或成年起病,两性发病机会
相等。临床上以肩胛带和骨盆带肌不同程度的无力或萎缩为特点,根据遗传方式分为1型(常染色体显性)和2型(常染色体隐性),每一型根据不同基因缺陷又分为许多亚型,已确认16个亚型,1型有6个(1A-1F),2型有10个(2A-2J)。
眼咽肌型
少见,30岁左右起病,主要表现为上脸下垂和眼外
肌无力早期可不对称,最终发展至双侧上脸下垂和眼球固定,部分患者出现头面部、咽喉部、颈部和肢体近端无力、萎缩。晚期出现消瘦,
吸入性肺炎是其严重并发症,但患者的寿命较少受到影响。
远端型
根据发病年龄分为2种亚型。晚发型(40岁以后起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Welander病。早发型(30岁之前起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Miyoshi病,临床上均以进行性远端肌无力、萎缩为主要表现,进展缓慢,不影响寿命。多数患者可并发心脏异常。
检查诊断
检查
肌酸代谢测定:尿肌酸排泄量增加,
肌酸酐减少;血清
肌酸磷酸激酶(CPK)、
丙酮酸激酶(PK)活性异常增加;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等也可增高。肌肉病变广泛时,尿肌酸排泄量增加,肌酐减少。
肌电图检查可见纤颤波、正锐波、多相波及强直样放电等典型的肌源性受损的表现;肌肉MR可发现肌肉组织中存在炎性水肿和(或)脂肪替代,同时明确骨骼肌受累的范围;肌肉活检可发现肌肉的坏死再生、间质脂肪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基因检测对DMD/BMD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基因检测有多种不同方法,疑诊DMD/BMD,一般先用多重连接探针
扩增技术(MLPA)检测DMD基因大片段缺失和重复,如果未发现此类拷贝数异常,再用高通量测序技术(NGS)检测微小突变。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遗传方式,尤其基因及抗肌萎缩蛋白检测,配合肌电图、肌肉病理检查及血清CK测定,一般均能确诊。
鉴别诊断
少年近端型脊髓性肌萎缩:为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青少年起病,主要表现四肢近端对称性肌萎缩,有肌束震颤;肌电图为神经源性损害,肌肉病理可见群组性萎缩,符合失神经支配;
基因检测显示
染色体5q11-13的AMN基因缺失、突变或移码等异常。
慢性多发性肌炎:无遗传史,病情进展较急性多发性肌炎缓慢;血清CK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肌肉病理符合肌炎改变;皮质类固醇疗效较好,可资鉴别。
治疗
一般治疗
鼓励患者多活动,支撑和步行困难者可采用支撑架辅助活动。有瘫痪时按瘫痪给予护理。
药物治疗
此症尚无特效疗法,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
加兰他敏2.5~5.0mg,每日1~2次,肌内注射,1个月为个疗程。主要不良反应为流涎、恶心、心动过缓。
胰岛素皮下注射,第1周每日4IU,第2周每日8IU,第3~4周每日12IU,第5周每日16IU。注射15分钟后口服葡萄糖50~100g,或于饭前15分钟注射,可免服葡萄糖。隔一段时间可重复。
肌生注射液
每支含
赤灵芝孢子粉400mg,每次1支,每日1次,肌内注射,1~3个月为一个疗程。
每日20~40mg,肌内注射,常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停药以后症状发展更加迅速。
为尿酸代谢竞争性药物。近年来认为,别嘌醇可延缓
营养不良的发展,但治疗效果不肯定。常用剂量为50~100mg,每日3次。主要不良反应有胃纳减退,偶有
白细胞数减少。
20~100mg,每日3次。
为钙拮抗剂。近年来用于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多数病例可以缓解
肌无力症状,常用剂量为15~30mg,每日3次。
地塞米松
适用于肌活检提示炎性改变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常用剂量为每片0.75mg,10片隔日顿服,1~3个月为一个疗程。
其他
三磷酸尿
核苷、
辅酶Q10、生长激素、
硫酸锌溶液等均可试用。
手术治疗
对已经挛缩和畸形者可予矫形手术。
康复治疗
肌营养不良的自然病史呈进行性,起病年龄从儿童期至成人期,寿命差异大。管理目标依据起病年龄而不同,儿童期起病者,特别是生长期,
治疗目标是通过牵伸来积极预防髋和肩胛带的挛缩,通过运动提高肌力和耐力。运动治疗过程中,应休息监测肌红蛋白尿,
肌酸尿,CK等,避免出现
肌肉痉挛。
针灸治疗
取穴
首选穴:脾俞、肾俞、大椎、命门。备用穴:
合谷穴、
足三里穴、
曲池、肩髃、环跳、悬钟。
方法
首选穴与备用穴分成2组,轮流针刺,或用电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运动疗法
可加强肢体锻炼,防止肌肉挛缩导致功能障碍。
肌力和耐力调练
可以根据疾病进展情况采取主动的-辅助性和抗阻运动,提供血液
动力学稳定性,免因不运动和
心肌病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失代偿,保持和维持骨盆和肩胛带肌群的肌力。从而预防
脊柱过度前屈、骨盆旋前和屈曲/外展挛缩等矫形学变形的快速发生。严重Becker或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肌力训练配合需氧的抗重力调练有利于改善下肢肌力。
牵伸训练
针对受累肌群进行牵伸和扩大关节活动度的训练,防止关节周围软组织短缩和李缩。
姿势控制和平衡训练
通过自我姿势调整,保持关节良好对线,进行坐位和站立位平衡训练,或平衡仪治疗。
按摩
对脊柱和肢体挛缩肌肉采用按摩治疗。
理疗
电刺激疗法
选择股四头肌、臀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等。每块肌肉治疗5~10分钟,30次为1个疗程,可以延缓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功能。
超声波疗法
对易发生挛缩的髂胫束、股二头肌、腓肠肌,采用移动法,每次6~10分钟,每日1次,10-30次为1个疗程。治疗应避开骨骺部位。
预防与预后
预防
肌营养不良的预防有赖于对先证者进行详细的家系调查、血清CK测定和遗传学检测,及早发现携带者,做好婚姻、遗传和优生的宣传教育。检出携带者和产前诊断是预防肌营养不良(主要是DMD)的两个重要措施。
预后
DMD多在9~13岁不能独立行走。在15~25岁死亡,常死于呼吸和
心力衰竭,30%的患者死于心脏病。应用呼吸机可使寿命延长6~25年。BMD一般在16岁以后不能独立行走,病程可达25年以上,平均死亡年龄为45岁,50%的患者多死于心脏病。
有些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累及躯干和骨盆带肌肉,造成严重的脊椎前弯和无法步行。腹部
肌无力常出现在疾病的晚期。患者寿命一般不缩短。极个别患者发展迅速,在20岁即不能行走。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患者根据疾病不同的亚型其预后也有很大的差异,心肌,呼吸肌受累可能会影响寿命。LGMD2C型和LGMD2F型20岁前死亡。
研究发展
自1986年进行性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致病基因Dystrophin基因被
克隆以来,超过50种基因已被确定与各种肌营养不良相关,分子诊断的快速进步同时也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惑。同一致病基因可以导致不同的疾病类型,如Dysferlin编码
突变可导致LGMD2B及Miyoshi远端型肌病,而同一种临床类型疾病也可以存在多种不同致病基因,如埃默里-德赖弗斯肌营养不良可以有STA、LMNA、SYNE1、FHL1等多种致病基因。近年来研究还发现先天性肌病与肌营养不良也存在着一定的致病基因重叠,如MEGF10肌病可表现为肌营养不良及先天性肌病改变。总体而言,明确肌营养不良的致病基因对于研究发病机制、寻找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肌营养不良临床诊断需要完整的病史,肌肉力弱的累及肌群,发病年龄,家族史,疾病的特殊特征。体检需要记录肌肉无力和萎缩的分布区域(面,远端,近端或特定的肌肉群),是否存在关节挛缩、肌强直等。随着基因诊断技术发展,尤其目前二代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肌营养不良的基因诊断。但基因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特征及血清肌酸激酶,肌电图,肌肉病理等,以便于正确能解读测序结果。
虽然肌营养不良的治疗研究进展迅猛,外显子跳跃治疗、通读治疗及细胞治疗等,但均未进入临床应用。目前治疗仍以改善症状、延缓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主要目的。